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2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1篇
综合类   16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1篇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江  李亦梅 《新疆医学》2006,36(2):105-106
近年来输血传播疾病的威胁及血液保护的概念已被普遍接受,使控制性降压减少失血量在临床上显得尤为重要。50年代早期推介的硬膜外麻醉,今天仍被认为是控制性低血压有效的办法之一。我们从2001年应用至今,为下腹、盆腔及下肢手术240例患者行硬膜外控制性降压麻醉,全部病人安全渡过围手术期,使病人真正得到受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两种局麻药术后镇痛效果及副作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比较0.2%罗哌卡因和0.15%布比卡因两种同麻药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中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方法:选用0.2%罗哌卡因和0.15%布比卡因两种同麻药用于PCEA中.对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0.2%罗哌卡因、0.15%布比卡因分别与0.1mg芬太尼联合用于PCEA中,镇痛效果确切.毒副作用轻微,并发症少。结论:将0.2%罗哌卡因替代0.15%布比卡因与0.1mg芬太尼合用后.病人术后行走能力的早期恢复可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包虫病是人畜共患的地方性寄生虫病,好发于肝脏、肺脏及其他器官组织。心脏及心包包虫病罕见,仅占总发病率的0.5%~2.0%[1]。心脏包虫若同时合并其他脏器包虫,则麻醉的危险性增加,对麻醉的处理要求更高。现将我院1978~2005年收治的16例心脏包虫病手术治疗的麻醉处理经验总结如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臂丛神经阻滞时神经刺激器诱发患者不同运动反应与桡神经阻滞效果的关系.方法 择期拟行手、腕或前臂手术患者120例,性别不限,ASA I或Ⅱ级,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2组(n=60),三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周围神经刺激器引导下,采用1%利多卡因与0.33%罗哌卡因混合液注射于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分别为5、10 ml,I组和Ⅱ组分别诱发前臂外展或腕及手指外展时,采用上述混合液20 ml注射于桡神经周围,于注射完毕后5、10、15、20、25和30 min时采用针刺法评价肌皮神经、正中神经的感觉阻滞情况,桡神经近端和远端的感觉及运动阻滞情况.记录神经阻滞操作时间,记录桡神经定位次数,评价桡神经定位的难易程度.结果 与I组相比,Ⅱ组感觉完全阻滞成功率高,桡神经远端感觉及运动阻滞成功率高,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长,桡神经定位困难程度高(P<0.05或0.01).结论 臂丛神经阻滞时,当神经刺激器诱发患者腕及手指外展较诱发前臂外展应用1%利多卡因与0.33%罗哌卡因混合液20 ml阻滞桡神经的效果更完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丙泊酚靶控浓度与脑电双频指数变化的关系。方法 :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都选择气管插管丙泊酚靶控麻醉,治疗组的靶浓度从0.5μg/m L开始逐级递增,递增梯度为0.5μg/m L;对照组靶浓度从2.0μg/m L开始逐级递增,递增梯度为1.0μg/m L。两组患者都记录了清醒状态时、意识消失时、插管前、插管后1min、插管后3min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观察与记录两组患者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与意识消失时丙泊酚诱导总量。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分别为3.14±0.12μg/m L和3.14±0.15μg/m L。治疗组的丙泊酚诱导总量分别为224.84±70.84mg,对照组为248.54±62.01mg,治疗组的丙泊酚诱导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麻醉期间两组的MAP与HR值都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不过治疗组插管不同时间点MAP与HR值都高于对照组。两组清醒状态时的BIS值都明显高于其他监测点,而对照组由于丙泊酚用量的增加,BIS下降的幅度更大,组间对比差异都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IS可准确地反应丙泊酚的镇静深度,低剂量丙泊酚靶控输注能有有效保持BIS值稳定与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丙泊酚诱导总量,保障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临床麻醉实习是麻醉学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面临诸多复杂因素的情况下,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带教水平,确保实习生的实习效果是需要探索和改进的教学内容,本研究结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实习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策略,对实习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8.
蠕虫感染在我国广泛流行,现阶段感染率有上升的趋势。蠕虫感染通过各种抗原及分泌物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Th17细胞是新发现的CD4+T细胞的亚群,其主要分泌IL-17。IL-17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介导多种炎症因子及激活免疫反应。在蠕虫感染中,Th17及IL-17对宿主清除寄生虫及介导免疫病理反应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Th17及IL-17的调节机制及在常见蠕虫感染中Th17及IL-17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评价普瑞巴林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术后镇痛药物的选择提供证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ENTRAL,2015年第5期)、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Medicine Disc,CBM)、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数据库,查找有关普瑞巴林对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评价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s,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5月.由2名研究者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相互交叉核对结果.数据提取完毕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24项研究,共计1 71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普瑞巴林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主要表现在静止状态下/活动状态下术后24 h疼痛评分的降低[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 mean difference,SMD)=-0.5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67,-0.33),P<0.01],术后24 h阿片类药物使用量的减少[SMD=-1.08,95%CI(-1.62,-0.55),P<0.01]. 结论 普瑞巴林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本研究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