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hen LY  Duan ZP  Zhou L  Yan BZ  Bi MR  Ma Y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10):798-800
肝功能衰竭(hepatic failure,HF)在临床研究中,因为病情复杂、影响因素多、缺乏对照,往往难以确切的判断疗效.建立理想的HF模型,是进行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前后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cinomar, HCC)患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亲和吸附及电化学发光的方法检测30例肝癌患者TACE治疗前后血清中AFP及AFP-L3的量,以AFP-L3%>10%为阳性判断标准.结果 TACE治疗前后AFP-L3的阳性率由76.67%降至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FP-L3是较AFP更准确的评价肝癌治疗效果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凯西莱治疗药物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药物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降酶、退黄、降低血清谷氨酰转肽酶以及治疗有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凯西莱治疗药物性肝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HIV-1总DNA和RNA定量检测结果对感染细胞内病毒的转录活性进行区分。方法采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感染科就诊的HIV-1感染者血液样本,分离PBMCs细胞,采用PCR荧光探针法对PBMCs细胞内HIV-1总DNA和RNA进行定量检测,并计算两者比值(Ratio)。根据Ratio值筛选出HIV-1转录活跃组样本和相对非活跃组样本,另外选择健康人PBMCs样本作为对照组。对3组样本进行基因转录组表达谱检测以及人口特征差异性检验,并对基因表达谱检测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以验证对3组样本病毒转录活性区分的准确性。结果从60例感染HIV-1患者的PBMCs样本中筛选出HIV-1转录活跃组样本(10例)和相对非活跃组样本(11例),另外选择6例健康人PBMCs样本作为对照组。其中转录活跃组样本Ratio值为165.2~738.93,平均为(339.27±189.68);相对非活跃组Ratio值为4.67~42.39,平均为(17.65±11.78)。转录活跃组和相对非活跃组样本间的CD4+T细胞计数(P=0.049)和Ratio值(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组样本年龄(P=0.989)和性别(P=0.650)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3组样本的PBMCs基因表达谱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与HIV-1感染者(包括转录活跃组和相对非活跃组)间区分明显。转录活跃组和相对非活跃组间有部分样本重合,同时结果也显示当HIV-1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健康人无显著差异时,其细胞内的基因表达与健康人接近。结论基于HIV-1总DNA和RNA定量检测结果及两者间比值可以较好地区分PBMCs内病毒转录活性。HIV-1感染细胞内部病毒的不同转录激活状况可导致其基因表达谱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丹酚酸B(Sal B)抑制肝纤维化-肝癌(HCC)小鼠进展的信号通路。方法 KM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al B组,二乙基亚硝胺灌胃诱导肝纤维化-肝癌模型,于造模当天开始,Sal B组给予每日20 mL/kg Sal B灌胃,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持续灌胃至16周末。于肝纤维化期(12周末)、肝癌癌前病变期(16周末)分批处死小鼠,解剖摘取肝脏,观察肝脏形态,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pSmad3C、p21、pS-mad3L、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肝纤维化期,模型组pSmad3C蛋白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p21、pSmad3L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al B组pSmad3C、p2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Sal B组pSmad3L、PAI-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肝癌癌前病变期,模型组pSmad3C、pSmad3L、p21、PAI-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al B组pSmad3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Sal B组pSmad3L、PAI-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Sal B组p21蛋白较模型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丹酚酸B可通过增强pSmad3C/p21介导的抑癌信号,减弱pSmad3L/PAI-1介导的促癌信号,阻碍小鼠肝纤维化-肝癌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对住院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应对方式、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住院CHB患者5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以应对方式问卷(CSQ)、焦虑、抑郁评分量表(SAS、SDS)比较2组应对方式及心理状态,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慢性肝病问卷(CLDQ)、护理满意度评分表评估2组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同时比较2组护患纠纷、护理投诉、护理风险事件、并发症及再入院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CSQ评分(0.83±0.0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AS评分(23.1±1.9)分、SDS评分(25.5±1.4)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MMAS-8、CLDQ评分[(7.54±0.11)分、(45.34±0.23)分]较对照组及同组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总分(84.4±1.5)分及各分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6.9%明显低于对照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CHB患者应对方式、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提高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同时减少不良事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黑龙江省流行的HIV-1毒株的蛋白酶基因及反转录酶基因进行基因型耐药分析,为开展大规模临床抗病毒治疗提供本底数据.方法 采用套式-PCR法扩增黑龙江省内49例HIV-1感染者及AI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前病毒cDNA的部分蛋白酶和反转录酶基因,分析基因序列,与国际耐药数据库比对,分析耐药变异.结果 49例患者HIV毒株亚型分析为B'亚型.在扩增出蛋白酶基因的47份标本中,未发现对蛋白酶抑制剂的原发突变,但发现大量对蛋白酶抑制剂的次要突变,V771占91.5%、L63P占76.6%、I93L占74.5%、E35D占61.7%、R57K占19.1%、R41K占10.6%、A71V占8.5%、M36I占8.5%、L10I占6.4%、D60E占6.4%、L89M占4.2%和G16E占2.1%.在扩增出反转录酶基因的44份标本中,1份有反转录酶抑制剂的原发突变M184I,占2.3%,均有反转录酶抑制剂的次要突变,I135L/T/R/V占81.8%、V106I占22.7%、V179D/E占11.4%、R211K占9.1%、L214F占4.5%、V189I占4.5%和V108I占2.3%.结论 目前在黑龙江省未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患者中未发现对蛋白酶抑制剂耐药的原发突变,耐药突变处于低水平,但应及时进行耐药突变检测,防止多重耐药和交叉耐药的出现和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人肝再生增强因子(ALR)对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1启动子(CDK1p)转录调节的作用,探讨ALR的生物学作用机制。方法根据GenBank中CDK1p序列的分析设计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人CDK1基因启动子基因序列,并克隆至真核报告载体pCAT3-Basic中,构建CDK1启动子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CAT3-CDK1p,以该质粒转染HepG2细胞系,并同时与pcDNA3.1(-)-ALR共转染HepG2细胞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报告基因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结果 pCAT3-CDK1p组CAT表达活性明显高于pCAT3-basi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AT3-CDK1p与pcDNA3.1(-)-ALR共转染组的CAT表达活性明显低于pCAT3-CDK1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DK1启动子有顺式激活下游基因的活性,ALR对CDK1基因有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构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刺激的大鼠HSC上调基因的cDNA消减文库,从分子生物学角度阐明PDGF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PDGF-BB刺激的HSC作为实验组,以未用PDGF-BB刺激的HSC作为对照组,分别收获细胞提取总mRNA,并逆转录为cDNA。经RsaⅠ酶切后将实验组cDNA分成两组,分别与两种不同的接头衔接,再与对照组cDNA进行两次消减杂交及两次抑制性PCR扩增。将产物与pGEM-Teasy载体连接,构建cDNA消减文库,并转化大肠杆菌进行文库扩增,随机挑选克隆经PCR扩增后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PDGF-BB刺激HSC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消减文库。文库扩增后得到102个阳性克隆,经菌落PCR分析,得到93个200~1000 bp的插入片段。挑取含有插入片段的31个克隆进行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13种已知基因序列,主要包括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热休克蛋白质47、Ras家族基因RAN等蛋白质基因。结论PDGF- BB作为最有效的促有丝分裂原在激活HSC过程中上调某些与细胞生长相关的蛋白质、参与细胞内代谢的蛋白质及分子伴侣蛋白质等基因的表达,这将为进一步阐明PDGF-BB刺激HSC介导肝纤维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腹腔感染是肝硬化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及时而有效的抗菌治疗是影响肝硬化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我院自2001年始对肝硬化腹腔感染患者给予腹腔穿刺放液及头孢曲松钠腹腔注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