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6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19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657篇
内科学   220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77篇
特种医学   90篇
外科学   280篇
综合类   857篇
预防医学   178篇
眼科学   76篇
药学   524篇
  7篇
中国医学   219篇
肿瘤学   104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及抗核抗体谱(ANAs)自身抗体表达对新诊断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符合初治ITP条件的116例患者,均经ANA及ANAs筛查,根据自身抗体表达分组,阴性为对照组,阳性为试验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对比分析,并且分析患者3年的死亡及疾病转归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8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分别为27.2%和1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单药有效率分别为72.7%和7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联合用药有效率分别为26.9%和2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死率及疾病转化率分别为14.5%及34.5%,均高于对照组1.6%及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NA及ANAs表达对ITP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无明显影响,但是对ITP患者的长期预后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垂体腺瘤形成中的作用,以及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垂体腺瘤临床特征之间关系。方法 分别提取64例垂体腺瘤患者(垂体瘤组)和32例非垂体瘤患者(对照组)外周静脉血的P16基因,用亚硫酸修饰、PCR扩增、基因克隆及平板克隆测序等技术检测P16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比例。同时对两组患者的P16基因甲基化比例,以及对垂体瘤组中不同肿瘤大小、内分泌功能、复发、瘤卒中、侵袭性、年龄及性别临床特征患者的P16基因的甲基化比例进行比较。结果 (1)垂体瘤组甲基化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2)巨腺瘤组甲基化比例明显高于大腺瘤组和微腺瘤组(均P 0. 05),大腺瘤组与微腺瘤组的甲基化比例差异无统计意义(P 0. 05);(3)无功能组甲基化比例明显高于激素分泌组(P 0. 05);(4)侵袭组甲基化比例明显高于非侵袭组(P 0. 05);(5)≥41岁组甲基化比例明显高于30~35岁组和36~40岁组(均P 0. 05),30~35岁组与36~40岁组的甲基化比例差异无统计意义(P 0. 05);(6)复发组甲基化比例明显高于初发组(P 0. 05);(7)伴瘤卒中组与无瘤卒中组的甲基化比例差异无统计意义(P 0. 05);(8)男性组与女性组的甲基化比例差异无统计意义(P 0. 05)。结论 P16基因甲基化与垂体腺瘤的形成、大小、内分泌功能、侵袭性、是否复发以及患者年龄密切相关,而与是否伴有瘤卒中及患者性别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通过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5%)较对照组(18.6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7天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较对照组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减少并发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进而促进患者功能有效康复。  相似文献   
5.
6.
资料与方法2002年1月1日~2005年1月1日3年间我院分娩新生儿共3438例(除外畸形儿),采用Apgar氏评分法评分,发生新生儿窒息286例,发生率为8.32%。结果新生儿窒息与孕周见表1。表1新生儿窒息与孕周分布孕周同期新生儿数新生儿窒息轻度重度窒息率%<37147251325.8537~41 63139189317  相似文献   
7.
“方证相关”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是方剂学中一个重要的逻辑命题,已成为临床防治疾病的最基本技术规范。方药与病证一脉相承,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或针对性。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rve disease,MND)是神经科的疑难病症,属于中医“痿证”范畴。我们基于中医学“方证相关”的内涵,即“方证相关”是在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基础上探求与患者疾病及其病变状态高度契合“最佳匹配方”,并趋向兼合具体定量、微观精确的临床思想体系来治疗运动神经元病。  相似文献   
8.
对Miles直肠癌根治术病人的家庭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大肠癌的60%~75%,其中低位直肠癌特别是距齿线5cm以下的直肠癌,多采用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Miles),即在左下腹永久性结肠造(人造肛门)。如何指导病人及家属进行结肠造口的护理,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使病人融入社会,如平常人一样工作、生活,是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性,10岁,主诉头痛伴恶心,呕吐1d住院。患儿1d前无任何诱因出现头痛、恶心伴非喷射性呕吐,曾于当地行头颅CT检查无异常。患儿系足月顺产第2胎,否认颅脑损伤及抽搐病史。体查:T:36.5℃,P:88次/分,自动体位,颈软无抵抗。心肺肝脾阴性,四肢活动正常,Hoffmann氏征阴性,右侧Oppheim氏征阳性,余未见明显异常。根据病人散发,体温不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胃肠压力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从胃肠道压力变化的角度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对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 30例 (男 6例 ,女 2 4例 ,4 7± 4岁 ) ,开腹胆囊切除 30例 (男 9例 ,女 2 1例 ,4 7± 7岁 ) ,分别于手术前 1d行胃电图描记 ,记录术后 3、2 4、4 8、72h胃电图及监测胃窦、十二指肠和空肠压力 (移行性运动复合波 ,MMCⅢ )。结果 :(1)手术前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患者胃电频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2 )腹腔镜胆囊切除组术后 3、2 4h正常波所占百分比低于术前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术后 4 8h恢复正常 ;(3)开腹胆囊切除组术后起 3h正常波所占百分比明显低于术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术后 2 4、4 8h正常波的百分比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 ,术后 72h恢复正常 ;(4) 2组患者术后胃窦、十二指肠及空肠压力低于健康人群 (P<0 .0 5 ) ;(5 ) 2组胃窦部收缩压力及收缩曲线下面积术后第 1、2、3d较术后 3h明显升高 (P <0 .0 5 ) ,且随时间延长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腹腔镜组术后 72h恢复正常 ,十二指肠及空肠术后 3d内无明显变化 ;(6 ) 2组间胃电频率 ,胃窦部、十二指肠及空肠压力变化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显示有差别。结论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均可引起胃电频率及胃肠压力变化 ,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