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0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62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78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157篇
内科学   74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6篇
综合类   201篇
预防医学   221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133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医院门诊是面向社会的主要窗口,门诊工作的优劣、质量的高低,反映了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和管理成效。"院长代表门诊常设制"是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提升医院门诊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管理创新举措,2014年获亚洲医院管理奖。笔者结合医院门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院长代表门诊常设制"项目的背景、意义入手,介绍项目的主要做法和取得好成效,并就前置医院管理重心、架设患者与院长沟通桥梁、发挥院长代表现场解决作用、提高管理人员现场处置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42.
目的比较不同容量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混合液用于超声引导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分别应用0.3%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20ml和30ml实施超声引导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阻滞完成后每隔5min测定臂丛各分支的感觉阻滞效果,30min后测定臂丛各分支的运动阻滞程度。记录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外科麻醉成功率、并发症及麻醉维持时间。结果A、B组的外科麻醉成功率[93.3%(28/30)比96.7%(29/30),P〉0.05]、感觉阻滞起效时间[10(5)min比5(5)min,P〉0.05]、运动阻滞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麻醉维持时间比B组短(P〈0.05)。结论0.3%罗哌卡因与1%利多卡因混合液20ml及30ml用于超声引导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具有相似的麻醉成功率和起效时间。  相似文献   
43.
孔子珍  刘俊  朱丹 《安徽医药》2019,23(3):550-553
目的 探讨胎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超声诊断特征,提高产前诊断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于无锡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发现并部分经产后超声心动图或引产后尸检随访证实的12例TAPVC胎儿的声像图特点及临床指导意义。 结果 超声诊断11例TAPVC胎儿中,心上型5例,心下型2例,心内型3例,混合型1例。产前超声漏诊1例,产后诊断为心内型TAPVC。4例为单纯性TAPVC,8例合并复杂性先心病或心外其他畸形。典型二维超声表现为:胎儿四腔心观右房稍大于左房,左房后壁光滑,无肺静脉开口,左房与降主动脉间距离增大,于左房后方见共同肺静脉干,追踪共同肺静脉干走形可显示垂直静脉及引流途径。  相似文献   
44.
AIM: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re-miR- 146a C/G polymorphism and gastric cancer risk. METHODS:We performed a hospital-based,case-control study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method in 608 individuals(304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and 304 age and sex matched cancer-free controls).RESULTS:The frequencies of pre-miR-146a C/G genotypes in the cas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s(P=0.037).Compared with CC genotype carriers,s...  相似文献   
45.
徐庆  张立红  吴国荣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1):1730-1731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联合检测对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分别检测147例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CysC、RBP以及BUN、SCr的含量。结果高血压组患者血清CysC、RB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BUN、SC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CysC和RBP联合应用的测出率高达53.06%。结论血清CysC和RBP可作为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 比较Galectin-3(Gal-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其早期病变和甲状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差异,明确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329例甲状腺手术标本中Gal-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Gal-3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微癌及甲状腺乳头状非典型增生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3.3%、77.8%,显著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30.9%)、腺瘤(43.7%)及甲状腺炎(16.1%)。结论 甲状腺Gal-3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微癌及非典型增生组织中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Gal-3检测使甲状腺乳头状癌早期病变易于发现。  相似文献   
48.
2型糖尿病患者T细胞亚群、TNF-α及IL-10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分析46例初诊2型糖尿病(DM组)患者和39例正常对照者(NC组)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IL-10的水平.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GHbA1c).结果DM组CD4 、CD4 /CD8份别为(48.89±5.50)%,2.64±0.57明显高于NC组的(34.52±3.04)%、1.52±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 则明显低于NC组[(20.16±1.65)%vs(28.28±3.27)%,P<0.05];DM组和NC组的血清TNF-o水平[(12.71±5.37)ng/L vs(8.17±2.8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血清IL-10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1±1.20)ng/L vs(4.36±0.84)ng/L,P>0.05].结论机体免疫功能异常与促炎因子的启动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对体内血脂、雌二醇(E2)和脂酶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在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的同时,分组给予蛇床子素10~40mg.kg-1,3wk后测定肝素化后血浆LPL和HL活性及血浆TC、TG和HDL-C水平。分组给予正常小鼠蛇床子素10~40mg.kg-1,1wk后用ELISA方法观测血清E2水平的变化。建立去卵巢大鼠模型,给予蛇床子素10mg.kg-1,12wk后测定血清E2、TC和TG水平。结果给予蛇床子素10~20mg.kg-1后,能升高高脂血症小鼠肝素化后血浆LPL、HL活性和正常小鼠血清E2水平(P<0.05或P<0.01),也可使高脂血症小鼠血浆TC、TG和LDL-C降低(P<0.05或P<0.01),升高HDL-C(P<0.01)。蛇床子素剂量增至40mg.kg-1时,虽能升高正常小鼠血清E2水平(P<0.01),但高脂血症小鼠的血浆LPL、HL活性反而降低,对降低血浆TC、TG、LDL-C和升高HDL-C水平的幅度也不如低剂量的蛇床子素。去卵巢大鼠给予蛇床子素10mg.kg-1后,能增加血清E2水平(P<0.05),也能降低血清TG水平(P<0.05),TC的水平也有一定的降低。结论较低剂量的蛇床子素可通过增加血中E2水平,提高LPL和HL活性而降低血脂水平,较高剂量的蛇床子素虽可进一步增加血中E2水平,但LPL和HL活性反而降低,导致调脂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50.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MMP-1和TIMP-1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44例EM患者(Ⅰ期8例、Ⅱ期2例、Ⅲ期20例、Ⅳ期14例)和30例对照组患者腹腔液中MMP-1、TIMP-1水平.结果 EM患者腹腔液中MMP-1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IMP-1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Ⅰ~Ⅱ期腹腔液TIMP-1水平高于Ⅲ~Ⅳ期(P<0.05);对照组腹腔液MMP-1水平与TIMP-1水平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AFS分期与腹腔液TIMP-1水平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腹腔液中MMP-1和TIMP-1可能参与了EM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