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7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25篇
内科学   5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321篇
预防医学   145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355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探讨加味消渴康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 MAPK)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加链脲佐菌素诱导的DN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予加味消渴康灌胃,西药组予氯沙坦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每日灌服等量蒸馏水,共灌胃12周.各组大鼠于第12周末处死取出肾脏,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P38MAPK和TGF-β1的表达.结果:加味消渴康对DN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并能降低肾组织P38MAPK及TGF-β1的表达.结论:加味消渴康对DN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健脾益气合剂对抗生素脱污染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调节作用及其对肠道细菌易位的抑制作用。方法:将40只清洁级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生理盐水组(b组)、模型丽珠肠乐组(c组)、模型健脾益气合剂组(d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3组均予氨苄青霉素造成肠道菌群失调模型,然后分别给予无菌生理盐水、健脾益气合剂和丽珠肠乐无菌生理盐水稀释液灌胃,每天2次。分别观察各造模组与正常组小鼠粪便变化及体质量变化情况及盲肠、肝脏、肾脏、心脏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各组造模成功。治疗后(第11天),b组小鼠仍有60%出现中、重度腹泻,而c,d组小鼠已无中、重度腹泻。b组盲肠组织无明显充血、水肿,仍见炎性细胞浸润,肝实质扩张充血减轻,肝小叶结构欠佳,肝细胞排列拥挤,界限不清,胞浆疏松,未见空泡;而c,d组盲肠组织表面光滑,溃疡面恢复较好,仅见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肝脏未见明显病理学改变。结论:健脾益气合剂对抗生素脱污染小鼠肠道菌群失调有着和丽珠肠乐类似的调节作用,能促进肠黏膜损伤的恢复,抑制肠道细菌易位,使肠道微生态失衡得到调整恢复。  相似文献   
93.
目的评价经皮股动脉穿刺技术的效果,以利于进一步提高股动脉前壁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股动脉穿刺的安全性。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总结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患者1 325例的穿刺效果。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的Seldinger式穿刺介入手术方案(直接用穿刺针行股动脉前壁穿刺)。结果 Seldinger式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手术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3%,其中,穿刺处局部出血或血肿18例,患者均未发生假性动脉瘤、动脉夹层及盆腔血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股动脉前壁穿刺插管是安全、便捷的有效途径,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各项并发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4.
杨新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2,(22):140-141,143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铂类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8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患者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铂类方案化疗治疗.而对照组39例患者仅接受铂类方案化疗。治疗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1.03%,高于对照组的17.95%(χ2=4.994,P=0.025);观察组患者临床获益率为84.62%,高于对照组的64.10%(χ2=4.303,P=0.038)。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与对照组相似(χ2=2.776,P=0.096)。两组毒副反应相似,且均可耐受。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铂类方案化疗治疗晚期NSCLC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5.
吕明阳  杨会琴  刘喜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9):110-111,114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居家口服降压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物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其影响因素为:各种原因忘记口服降压药;对高血压的危害认识不足;害怕长期服药形成依赖性;害怕药物的毒副作用;经济条件能力不足等。结论高血压患者居家口服降压药物的依从性是由多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经济的药物,提高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采取行为治疗措施,可提高其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96.
李俊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1):66-67,70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联合改良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52例初治MM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采用康艾注射液联合改良VAD方案治疗;而对照组23例仅接受改良VAD方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肺部感染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联合改良VAD方案治疗MM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的因素。方法将我院2010年1~12月40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观察组给予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乳汁充足占87%,纯母乳喂养率为91%;对照组乳汁充足占55%,纯母乳喂养率为63%。两组母乳法充足及纯母乳喂养情况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地提高产妇的乳汁分泌量,同时也提高了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98.
目的对比研究氯沙坦和福辛普利对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心室肥厚、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高尿酸血症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氯沙坦组44例,福辛普利组42例。分别应用氯沙坦钾片和福辛普利钠片治疗2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和左心室肥厚指标均有明显下降(P<0.01);氯沙坦组血尿酸水平下降(P<0.05)。结论福辛普利和氯沙坦均能在很好控制血压的同时逆转左心室肥厚,氯沙坦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对于同时伴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是更理想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99.
李俊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2):1880+1911
目的探讨利血生联合辅酶A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一五二医院2008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68例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利血生治疗,20 mg/次,3次/d,连续服用4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辅酶A给予治疗,200 U溶于50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治疗4周。结果观察组的显效及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0.01),观察组治疗后2周及治疗4周后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利血生联合辅酶A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PgP和p16蛋白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MaxVisionTM免疫组化的方法对71例直肠癌及癌旁组织进行PgP和p16蛋白检测。结果 PgP的总阳性率为84.51%(60/71)。PgP的阳性表达与直肠癌的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关,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与伴不伴有神经浸润无关。其中低分化腺癌(93.33%,28/30)高于高分化腺癌(82.61%,19/23)、中分化腺癌(72.22%,13/18,P>0.05)。淋巴结无转移组93.48%(43/46)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组68%(17/25,P<0.05)。伴有神经浸润组85.71%(24/28)与不伴有神经浸润组(83.72%,36/43,P>0.05)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癌组织浸润到浆膜外脂肪组织(87.5%,21/24)高于浸润到肠壁全层(84.21%,32/38),高于浸润到肠壁肌层(77.78%,7/9,P>0.05)。p16蛋白的总阳性率为(64.79%,46/71)。p1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有无转移及组织的分化程度无关,与伴不伴有神经浸润及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有关。其中其低分化腺癌(73.33%,22/30)高于高分化腺癌(60.87%,14/23)和中分化腺癌(55.56%,10/18,P>0.05)。淋巴结转移组(17/25,68%)与淋巴结无转移组(29/46,63.04%)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伴有神经浸润组(79.07%,34/43)明显高于伴有神经浸润组(42.86%,12/28,P<0.05)。癌组织浸润到肌层(88.89%8/9)高于浸润到全层(71.05%,27/38),明显高于癌组织浸润到浆膜外脂肪组织(45.83%,11/24,P<0.05)。结论 PgP和p1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直肠癌的某些临床病理指标相关,可作为对判断直肠癌的恶性程度,预测肿瘤侵袭转移,评估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