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45篇
  免费   1797篇
  国内免费   1021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118篇
妇产科学   125篇
基础医学   1131篇
口腔科学   164篇
临床医学   1904篇
内科学   1418篇
皮肤病学   75篇
神经病学   478篇
特种医学   3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770篇
综合类   370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529篇
眼科学   540篇
药学   3142篇
  7篇
中国医学   3392篇
肿瘤学   757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392篇
  2022年   714篇
  2021年   1082篇
  2020年   934篇
  2019年   653篇
  2018年   588篇
  2017年   420篇
  2016年   542篇
  2015年   841篇
  2014年   2055篇
  2013年   1787篇
  2012年   1930篇
  2011年   1929篇
  2010年   1112篇
  2009年   876篇
  2008年   647篇
  2007年   576篇
  2006年   497篇
  2005年   360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建立番石榴叶中桑黄素来苏糖苷和桑黄素阿拉伯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Diamon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35∶6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55nm。结果:桑黄素来苏糖苷在0.06132~0.1430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桑黄素阿拉伯糖苷在0.05844~0.1363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和100.7%,RSD分别为1.0%和1.7%。结论:本方法对番石榴叶质量标准的制定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2.
复合吸收促进剂对葛根素肠吸收及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正根  赖珺  梁新丽  赵国巍  张萍 《中草药》2009,40(7):1099-1103
目的 考察吸收促进剂配伍对葛根素肠吸收的影响,并进一步观察复合吸收促进剂对肠黏膜的毒性.方法 运用外翻肠囊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考察各吸收促进剂的协同作用,确定较理想复合吸收促进剂;运用显微形态学观察复合吸收促进剂对肠黏膜的毒性.结果 复合吸收促进剂:1%壳聚糖、0.02%白芷挥发油、0.06%冰片配伍具有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葛根素的肠吸收;复合吸收促进剂无肠黏膜毒性.结论 1%壳聚糖、0.02%白芷挥发油、0.06%冰片配伍可安全有效地促进葛根素的肠吸收.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观察纳豆冻干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以80mg/kg、160mg/kg、320mg/kg三个剂量纳豆冻干粉灌胃喂养小鼠,并设蒸馏水对照组;30d后,检测小鼠体质量、胸腺和脾脏指数、NK细胞活性、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等。结果纳豆冻干粉对小鼠体质量无明显影响;中、高剂量组小鼠NK细胞活性、巨噬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纳豆冻干粉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冬凌草甲素对肿瘤转移相关酶(乙酰肝素酶,MMP-2,MMP-9)的影响.方法 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乳腺癌MDA-MB-231细胞乙酰肝素酶基因的表达变化,用明胶酶谱检测冬凌草甲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MMP-2、MMP-9活性的影响.结果 冬凌草甲素可下调乙酰肝素酶在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并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活性.结论 冬凌草甲素可通过下调乙酰肝素酶基因表达、抑制MMP-2和MMP-9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75.
番石榴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番石榴Psidium guajav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硅胶和M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番石榴叶中分离得到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乌苏酸(ursolic acid,1),2α-羟基乌苏酸(2α-hydroxyursolic acid,2),2α-羟基齐墩果酸(2α-hydroxyoleanolic acid,3),番石榴苷(morin-3-O-α-L-arabopyranoside,4),槲皮素(quercetin,5),金丝桃苷(hyperin,6),杨梅素-3-O-β-D-葡萄糖(myricetin-3-O-β-D-glucopyranosid,7),quercetin-3-O-β-D-glucuronopyranoside(8),1-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1-O-galloyl-β-D-glucose,9).结论:化合物3,7~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6.
张锐  徐彭  吴燕红 《中草药》2009,40(12):1856-1858
目的 研究竹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色谱方法 分离化学成分,根据波谱数据及理化常数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3-(p-羟基苯)-(2,3)环氧-1-丙酸(Ⅰ),2,3-二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丙酮(Ⅱ)、(+)-鹅掌揪树脂醇B(Ⅲ)、原儿茶醛(Ⅳ)、原儿茶酸(Ⅴ)、荭草苷(Ⅵ)、牡荆苷(Ⅶ)、异荭草苷(Ⅷ)、异牡荆苷(Ⅸ).结论 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环氧香豆酸(epoxy coumaric acid).  相似文献   
77.
吴志华 《辽宁中医杂志》2009,(12):2171-2172
王振邦教授从事中医教学及临床工作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对经方的应用有独到之处,学生有幸随其数载,获益匪浅,今介绍王老小柴胡汤验案四则,指出运用小柴胡汤方,不必拘泥于典型的往来寒热之症,只要抓住"邪犯少阳,枢机不利"这一病机,凡病位在少阳出现一部分少阳主症即可施用。  相似文献   
78.
本文报道五例肿瘤患者在用抗癌药的治疗过程中,出现对心脏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并就有关几种抗癌药物的毒性作用机理及防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9.
本文收集了我省十年(1974—1983)来诊断为恶性淋巴瘤的病例,按免疫功能分类复查了全部切片,最后确诊为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NHL)528例,进行了分析。本组NHL在首发部位、类型分布等方面与国内外有所不同。本组NHL首发于淋巴结外的占64.02%,明显高于国内其它省、市,而滤泡型淋巴瘤则低于国内多数地区。T细胞淋巴瘤占14.84%,较国内、外均低。并提出提高制片质量和广泛开展及应用免疫学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0.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s have treated 30 cases of acute lumbar sprain by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point medicinal injection at Tianzhu (BL 10), and obtained quite good therapeutic results, as is reported in the follow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