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90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233篇
预防医学   72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114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王亚飞  洪名云 《安徽医学》2022,43(5):539-544
目的 探讨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中扳机日血清孕酮水平对胚胎质量、妊娠结局的影响,探索导致扳机日血清孕酮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511例行卵泡期长效长方案降调节促排卵方案助孕周期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扳机日血清孕酮1.5 ng/mL为界值分为A组(孕酮 ≥ 1.5 ng/mL)与B组(孕酮<1.5 ng/mL),比较A、B组获卵数及胚胎质量的差异;再将511例周期资料中所有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根据孕酮水平分为A1组(孕酮 ≥ 1.5 ng/mL)与B1组(孕酮<1.5 ng/mL),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差异;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扳机日血清孕酮升高的相关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 A、B组间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获卵数(14.11±5.47)枚、成熟卵子数(11.77±4.79)枚、正常卵子受精数[(9.35±4.70)个]高于B组获卵数(9.46±4.31)枚、成熟卵子数(7.81±3.94)枚、正常卵子受精数[(6.28±3.4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胚胎着床率(21.21%)、临床妊娠率(31.25%)均低于B1组胚胎着床率(42.00%)、临床妊娠率(5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体质量指数(OR=0.873,95%CI:0.808~0.942)和获卵数(OR=1.226,95%CI:1.169~1.286)均是扳机日血清孕酮升高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身体质量指数可用于诊断扳机日血清孕酮水平升高,其曲线下面积为0.606(95%CI:0.557~0.656),约登指数最大值所对应的身体质量指数值为21.38 kg/m2,该值的敏感度为58.9%,特异度为58.5%。结论 扳机日血清孕酮升高会降低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但不影响胚胎质量。身体质量指数和获卵数是扳机日血清孕酮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巴士球联合虚拟现实(VR)体感游戏在脑瘫(CP)患儿康复中的效果及其对粗大运动、平衡功能及三维步态时空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CP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巴士球+VR体感游戏,均干预3个月。比较2组患儿干预前和干预1、3个月后粗大运动、平衡功能(轨迹长、单位面积轨迹长、外周面积)、三维步态时空指标(步幅、步长、双支撑相)、被动活动及屈伸最大等长收缩状态下腓肠肌表面肌电参数[肌电积分值(iEMG)、中值频率(MF)]、日常生活能力(ADL),并比较2组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D区、E区粗大运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1、3个月后,观察组患儿单位面积轨迹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 < 0.01);轨迹长和外周面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步幅、步长均大于对照组(P < 0.05~P < 0.01),双支撑相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 < 0.01);被动活动状态下iEM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屈伸最大等长收缩状态下iEMG、MF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巴士球联合VR体感游戏可改善CP患儿粗大运动、平衡功能,降低被动状态下肌张力,提高步长,减少患儿双足支撑相时间,对提高CP患儿日常活动能力及家属满意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的蛋白质能量消耗(PEW)情况对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行MHD治疗的终末期肾病(ESRD)病人150例,根据PEW情况分为PEW组(n=33)和非PEW组(n=117)。采用KDQOLTM-36量表对比分析2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满足至少3个PEW诊断指标的有33例,患病率为22.0%;PEW组病人的透析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上臂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臀围、握力、白蛋白、肌酐值均低于非PEW组(P < 0.05);PEW组透析时间长于非PEW组,体质量指数低于非PEW组(P < 0.05);生活质量评分中,PEW组活力、社会功能、社会情感、症状影响、肾病影响、总分值方面均低于非PEW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PEW是接受MHD的终末期肾病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应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非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肿瘤医院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5例非胃MALT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在一线接受放疗或(和)化疗的15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100.00%。局限期(Ⅰ~Ⅱ期)患者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进展期(Ⅲ~Ⅳ期)患者(P<0.05),原发部位在头颈部患者总生存(OS)率、无疾病进展生存(PFS)率优于原发于肺及小肠患者(P<0.05)。14例化疗患者中,使用利妥昔单抗患者的OS率、PFS率与未使用患者相比,无明显优势。局限期患者OS率、PFS率优于进展期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胃MALT淋巴瘤疾病进展缓慢,预后良好,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病变范围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当治疗。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开放肾造瘘管的必要性,为PCNL术后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0日因PCNL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肾造瘘管夹闭组(30例)与肾造瘘管开放组(30例),收集两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4 h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饱和度(SpO_2)、血清乳酸(Lac)、每小时尿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开放组患者治疗24 h后HR、MAP、SpO_2、Lac、每小时尿量与夹闭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3 d后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开放组患者治疗3 d后血清PCT、CRP均低于夹闭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愈好转率均为100.00%,开放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夹闭组,总住院费用少于夹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CNL术后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在常规留置双J管的基础上开放肾造瘘管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孕期增重与婴幼儿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 选择按期体检与分娩的孕妇及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孕妇一般情况及分娩情况将由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受检对象共980例,按孕前BMI分组,孕前消瘦者占19.0%,孕前体重正常者占71.0%,孕前超重肥胖者占10.0%。孕期增重按美国国家科学院(institute of medicine,IOM)标准分组,孕期增重低于IOM推荐标准者占27.8%,符合IOM推荐标准者占31.4%,高于IOM推荐标准者占40.8%。贫血发生率为49.7%。单因素分析中孕前BMI、孕期增重对贫血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同时多因素分析显示,孕前消瘦者(OR=2.027,95%CI:1.433~2.867),孕期增重不足者(OR=2.499,95%CI:1.772~3.523)是婴幼儿贫血的危险因素。结论 孕前BMI、孕期增重情况可能是婴幼儿贫血的危险因素,控制孕前BMI、孕期增重情况可以有效降低贫血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7.
2015年安徽省精神卫生资源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2015年安徽省精神卫生资源状况,为本省精神卫生服务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8 ~9月安徽省各地市精神卫生工作项目承担单位资源调查员填写的《2015年全国精神卫生资源调查表》(调查表数据截至2015年12月31日)。对调查表中全省精神卫生机构数、精神科执业医师数、精神科编制床位数等数据进行总结并做描述性分析。结果 截至2015年12月31日批复成立的精神卫生机构全省共有58家,编制床位数7 957张。全省精神科床位密度平均为1.31张/万人,铜陵最高为4.47张/万人,亳州最低仅为0.16张/万人。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891名,全省精神科医师密度平均为1.46名/10万人,铜陵最高为6.37名/10万人,滁州最低为0.45名/10万人。全省精神科患者平均住院日为(68.48±56.90)d。结论 安徽省精神卫生资源分布不均,精神卫生机构建设不足,精神科执业医师紧缺。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评估奥马珠单抗治疗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 (immunoglobulin E,IgE)>1 500 IU/mL的中重度过敏性哮喘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0年12月—2022年5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呼吸内科诊治的中重度过敏性哮喘儿童9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总IgE水平及是否使用奥马珠单抗治疗分为对照组(总IgE>1 500 IU/mL,未使用奥马珠单抗治疗)、正常治疗组(总IgE水平在30~1 500 IU/mL之间,使用奥马珠单抗治疗)及超高IgE治疗组(总IgE>1 500 IU/mL,使用奥马珠单抗治疗)。分析3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前后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hildhood Asthma Control Test,C-ACT)评分、急性发作患儿比例、IgE水平、肺功能指标、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浓度的差异。结果 治疗第8周时,正常治疗组、超高IgE治疗组C-ACT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茵栀黄颗粒口服联合蓝光治疗对新生儿黄疸肝功能、胆红素水平及脑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蓝光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肝功能、胆红素水平、炎症反应水平及治疗后脑功能损伤情况和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脑功能正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患儿通过茵栀黄颗粒口服联合蓝光治疗对改善肝功能、调节胆红素水平和炎症反应、改善脑功能有积极意义,整体疗效较理想。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重建联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成人 Crowe Ⅳ 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15 年 5 月—2018 年 3 月,采用股骨近端重建技术联合 THA 治疗 29 例(33 髋)Crowe Ⅳ 型 DDH 患者,其中男 6 例(7 髋),女 23 例(26 髋);年龄 24~74 岁,平均 44.9 岁。术前髋关节 Harris 评分为(44.0±12.0)分;33 髋均有步态异常,Trendelenburg 征阳性;双下肢不等长,相差(3.8±1.6)cm。术前 X 线片及 CT 提示患髋呈完全脱位状态且大粗隆严重上移,股骨颈发育异常,前倾角及颈干角异常,股骨近端髓腔发育异常。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于 X 线片上采用 Gruen 和 DeLee-Charnley 分区方法评估假体无菌性松动情况;采用 Harris 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计算双下肢长度差,并与术前比较。结果患者手术时间 80~240 min,平均 124.8 min;术中出血量 165~1 300 mL,平均 568.4 mL;17 例(51.5%)给予输血治疗。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发生。29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9~53 个月,平均 33 个月。1 例术后 4 周坠床后患髋后脱位,给予手法复位外展支具固定 4 周,随访 12 个月未再次脱位。2 例患者术后出现患肢坐骨神经麻痹,给予甲钴胺治疗,12 周后完全康复。术后 3 例 Trendelenburg 征阳性,4 例轻度跛行。X 线片示术后 3~6 个月截骨区均骨性愈合,随访期间无钢丝断裂发生。末次随访时,髋关节 Harris 评分为(89.8±2.8)分,双下肢长度差为(0.6±0.4)cm,均较术前显著改善(t=−22.917,P=0.000;t=11.958,P=0.000)。2 例患者股骨假体周围 Gruen 1、7 区呈局限性骨溶解,但未见松动下沉征象。股骨及髋臼假体均无明显松动移位表现,均获良好骨长入。 结论使用股骨近端重建技术联合 THA 治疗 Crowe Ⅳ 型 DDH,术后早期疗效满意。股骨近端重建技术能有效恢复接近标准的股骨近端解剖结构,是处理股骨近端畸形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