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67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46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89篇
  1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不同时期患者诱导痰上清液及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 MP-1)浓度,分析其与COPD病情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COPD缓解期组、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组和正常对照组各20例,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受试者诱导痰上清液及血清中MMP-9、TI MP-1的浓度。结果AECOPD组和COPD缓解期组诱导痰上清液及血清MMP-9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诱导痰上清液MMP-9(612.2±58.9)μg/L、(401.5±45.7)μg/L vs(186.2±77.4)μg/L(P〈0.01),血清MMP-9(221.7±30.4)μg/L、(203.0±33.5)μg/Lvs(131.4±44.5)μg/L(P〈0.01);AECOPD组诱导痰上清液及血清MMP-9浓度均高于COPD缓解期组(P〈0.01)。AECOPD组和COPD缓解期组诱导痰上清液及血清TI MP-1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诱导痰上清液TI MP-1(859.3±101.0)μg/L、(356.4±92.1)μg/L vs(97.1±54.2)μg/L(P〈0.01),血清TI MP-1(213.2±27.2)μg/L、(149.9±20.1)μg/L vs(84.1±14.0)μg/L(P〈0.01);AECOPD组血清TI MP-1浓度均高于COPD缓解期组(P〈0.01)。AECOPD组和COPD缓解期组诱导痰上清液及血清MMP-9/TI MP-1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AECOPD组血清MMP-9/TI MP-1比值低于COPD缓解期组(P〈0.01)。结论COPD不同时期诱导痰及血清中MMP-9、TI MP-1含量不同,提示存在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机制。  相似文献   
92.
马剑雄 《中国病案》2011,12(7):57-57
目的对2005年-2009年医院医疗质量进行综合分析,为医院管理者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综合指数法,对医院医疗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评价结果显示近5年该院医疗质量指数逐步提高,医疗质量最优的是2008年,医疗质量最劣的是2005年。结论运用综合指数法评价医院医疗质量,数据直观,具有科学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93.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有效方法,但是有关其疗效的文献所涉及的病例数较少。目的:进一步验证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局麻下对62例老年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共87个椎体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2.5~7.1mL。随访均超过3个月,进行各项指标观察。结果与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后随访时伤椎前中柱椎体高度、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较成形前显著改善(P<0.01)。患者均无椎体后凸成形中、成形后死亡和脊髓神经脏器损伤情况发生。椎体前纵韧带后方渗漏2例,椎弓根内渗漏1例,于椎间隙渗漏1例;无感染、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椎体的高度平均恢复75%以上,所有患者椎体后凸成形后疼痛明显缓解,2例稍有腰痛,口服止痛药有效。末次随访椎体高度经X射线片检查与椎体后凸成形后比较无改变。证实局麻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是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
花霞  李曦  杜利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10):1487-1489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进行随访先天性心脏病封堵介入治疗后的并发症,对其重点分析,进一步提高封堵介入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免造成严重后果。方法:经胸超声对先心病封堵介入治疗后出现的常见并发症进行术后24h,术后1月、3月、6月、12月的随诊,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随诊的结果进行回顾。结果:封堵介入术中检出的常见并发症包括:封堵器的脱落、残余分流、瓣膜的影响、假性动脉瘤形成等,经相应的对症治疗,均可治愈,无1例死亡。结论:超声心动图是检测先心病封堵介入后并发症的重要手段,他具有直观性,反复性。先心病封堵介入治疗术后应作严格的超声随访,及时发现封堵介入后的一切并发症的出现,为临床防治提供早期的诊断。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股动脉血管弹性及下肢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cho-tracking,ET)技术,采集30例正常人和5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股动脉的二维超声图像,测量双侧股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应用脉冲多普勒技术(PW)测量股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应用ET技术检测弹性指标β。结果按照IMT是否〈1.0mm分组后显示:糖尿病IMT〈1.0mm组及糖尿病IMT≥1.0mm组的股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RI、PI及弹性指标β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IMT≥1.0mm组的股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RI、PI及弹性指标β较糖尿病IMT〈1.0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态学改变出现之前,血管壁弹性功能已降低,且影响血流动力学,有可能造成外周组织血液供应不良。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MIPPO)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05例,依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MIPPO组(n=55)和传统切开复位组(n=50),MIPPO组患者行微创锁定钢板改良内固定治疗,传统切开复位组患者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治疗效果、治疗前后VAS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MIPPO组患者手术时间[(69.1±16.4)min vs.(101.4±30.5)min]、术中出血量[(85.3±24.5)m L vs.(163.5±40.8)m L)]、术后引流量[(18.3±4.6)m L vs.(23.4±5.3)m L]、住院时间[(2.8±0.9)d vs.(4.5±1.0)d],骨折愈合时间[(11.6±2.3)周vs.(16.8±3.5)周],可负重时间[(8.1±2.1)周vs.(9.6±2.0)周]均短(少)于传统切开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PO组、传统切开复位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55%、80.00%,MIPPO组优于传统切开复位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MIPPO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传统切开复位组(P<0.05)。传统切开复位组患者术后3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2例发生外展受限;MIPPO组患者术后1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1例发生外展受限;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3.64%,χ^2=1.538,P=0.173)。结论微创锁定钢板改良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效果显著,不增加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观察热炎宁合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感冒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144例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2例,研究中剔除4例患儿,最终试验组、对照组纳入分析的病例数分别为71例、69例。试验组给予热炎宁合剂与双黄连颗粒模拟剂,对照组给予双黄连颗粒与热炎宁合剂模拟剂。疗程5 d。观察两组主要症状(发热、咽红肿痛)消失时间、完全退热时间、中医证候疗效等。[结果]热炎宁合剂在主要症状(发热、咽红肿痛)消失时间、完全退热时间、中医证候及中医单项症状改善方面,与双黄连颗粒疗效相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数据显示,在中医证候愈显率,以及中医单项症状咽喉肿痛、流浊涕、喷嚏、小便赤黄、大便干结总有效率方面,热炎宁合剂高于双黄连颗粒。[结论]热炎宁合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使用安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胃癌(GC)组织中骨桥蛋白(OPN)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研究。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入选17个研究,共1 965例患者。OPN在GC表达率较对照组升高。有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患者OPN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患者。OPN表达随GC的浸润深度、进展程度、分化程度、TNM分期的升高而升高。结论  OPN可以作为GC临床诊断和评价生物学特性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热炎宁合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感冒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144例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2例,研究中剔除4例患儿,最终试验组、对照组纳入分析的病例数分别为71例、69例。试验组给予热炎宁合剂与双黄连颗粒模拟剂,对照组给予双黄连颗粒与热炎宁合剂模拟剂。疗程5 d。观察两组主要症状(发热、咽红肿痛)消失时间、完全退热时间、中医证候疗效等。[结果]热炎宁合剂在主要症状(发热、咽红肿痛)消失时间、完全退热时间、中医证候及中医单项症状改善方面,与双黄连颗粒疗效相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数据显示,在中医证候愈显率,以及中医单项症状咽喉肿痛、流浊涕、喷嚏、小便赤黄、大便干结总有效率方面,热炎宁合剂高于双黄连颗粒。[结论]热炎宁合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使用安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