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4篇
眼科学   3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了解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 NVG)患者房水及玻璃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含量以及对虹膜新生血管发生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 nosorbent assay, ELISA)分别对11例NVG患者行内眼手术时抽取的房水、玻璃体22个标本以及同期6例黄斑裂孔手术患者(对照组)房水、玻璃体12个标本进行VEGF检测。结果NVG患者房水、玻璃体中VEGF含量分别为(1.451±0.247)、(1.610±0.125) ng/ml,较对照组房水、玻璃体中的 VEGF含量(0.189±0.038)、(0.201±0.055) ng/ml明显增高, 两组间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12.007,P<0.001;t=26.057,P<0.001)。结论NVG患者房水、玻璃体中VEGF浓度显著增高,提示VEGF在NVG患者虹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305-306)  相似文献   
52.
谷氨酸对视网膜内层神经细胞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谷氨酸对视网膜内层神经细胞(inner stratum retinal neurons, ISRN)的影响及其毒性作用的量效关系。方法将30只新生小鼠神经层视网膜组织块均匀接种于2块24孔培养板(48孔),将其 分成正常对照组、谷氨酸作用24 h组和正常培养18 h后,谷氨酸继续作用6 h组。培养24 h 后, 将视网膜组织块常规进行切片,HE染色,油镜下观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retinal ganglion cells, RGCs)和内核层(inner nuclear layer, INL)的细胞形态,并分别计算细胞形态正常的RGCs数和INL细胞数 。结果视网膜组织正常培养24 h后,ISRN(RGCs和INL细胞)中可见少数细胞胞核固缩和坏死。谷氨酸作用24 h组:当谷氨酸浓度为2、4 mmol时,ISRN的细胞形态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谷氨酸浓度≥6 mmol,视网膜内层形态正常的神经细胞数量明显较对照组减少(P<0.05),且随着谷氨酸浓度的增加,其数量逐渐减少。谷氨酸后6 h作用组:谷氨酸浓度为6 mmol时,INL中形态正常的细胞数量明显较对照组减少(P <0.05),而RGCs层中形态正常的细胞数量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P>0.0 5); 谷氨酸浓度≥8 mmol时,RGCs层和INL中形态正常的细胞数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 05)。 结论谷氨酸对离体视网膜内层神经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其毒性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311-314)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索人眼视神经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建立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视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提供充足的细胞来源。方法用组织块培养法、0.25%胰蛋白酶和0.06%EDTA混合消化液取材培养法,对婴儿眼视神经星形胶质细胞进行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特性,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结果采用组织块培养的细胞,生长较缓慢。用混合消化 液培养的细胞,贴壁早、生长快,约7 d细胞基本融合。培养的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S-100蛋白及 Vimentin 染色阳性,CD34染色阴性。结论用混合消化液培养法可成功培养出人眼视神经星形胶质细胞。(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144-146)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谷氨酸与-γ-氨基丁酸(γ- aminobutyric acid,GABA)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 方法 用定量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5例PDR患者27只眼玻璃体VEGF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玻璃体氨基酸含量,并与14例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14只眼中玻璃体VEGF、谷氨酸和GABA的含量相比较。分析玻璃体VEGF含量与氨基酸含量的相关关系。 结果 PDR组患者玻璃体VEGF含量(中位数0.41 ng/ml,四分位间距0.54 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中位数0.017 ng/ml,四分位间距0.01 ng/ml)(P<0.001)。PDR组患者玻璃体谷氨酸含量[(11.7±3.0) μmol/L]和GABA含量[(7.2±3.9)μmol/L]亦显著高于对照组谷氨酸含量[(5.8±0.7)μmol/L]和GABA含量[(3.3±2.9)μmol/L](P<0.05)。 相关分析表明,谷氨酸、GABA均与VEGF含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结论 PDR患者玻璃体谷氨酸、GABA含量增高表明有视网膜缺血,它们与VEGF含量的正相关关系为视网膜缺血诱导新生血管产生提供了生物化学依据,也为PDR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中华眼底病杂志,2000,16:162-1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