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09篇
  免费   725篇
  国内免费   677篇
耳鼻咽喉   165篇
儿科学   112篇
妇产科学   177篇
基础医学   622篇
口腔科学   390篇
临床医学   1520篇
内科学   825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508篇
特种医学   3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873篇
综合类   1977篇
预防医学   435篇
眼科学   410篇
药学   544篇
  7篇
中国医学   142篇
肿瘤学   61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256篇
  2022年   511篇
  2021年   501篇
  2020年   538篇
  2019年   281篇
  2018年   255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246篇
  2015年   377篇
  2014年   702篇
  2013年   648篇
  2012年   951篇
  2011年   1009篇
  2010年   683篇
  2009年   402篇
  2008年   434篇
  2007年   466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对氟康唑注射液临床流向进行调查以确定其用药的合理性;对二重感染病例的抗生素应用情况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减少用药的盲目性。方法采用时间段内大面积调查方法,对2003年9月至12月所用全部氟康唑注射液的临床流向进行全面调查,对确认的62例真菌二重感染病例的原发疾病、致病菌及其耐药性、抗生素使用的详细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639瓶氟康唑注射液流向12个科室,84例患者,其中二重感染病例62例,占患者总数的74%;62例二重感染病例多存在免疫力低下,病情严重及耐药菌株感染的特定情况,10d之内抗生素应用品种达24种,单品种累计换算限定日剂量数(DDDs)达982。抗生素用药档次高、联用多、用时长。结论控制真菌二重感染已成为氟康唑注射液临床用药的主要目的;广谱、高效抗生素的过度使用是诱导二重感染的重要原因,滥用抗生素会导致院内感染失控,二重感染增多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卵巢癌发 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端粒酶活性与临 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端粒 重复序列扩增技术(TRAP)检测45例卵 巢上皮性肿瘤及9例正常卵巢组织端粒 酶活性。结果:端粒酶阳性检出率在恶 性和交界性卵巢肿瘤组中分别为 83.33%(25/30)和5/7,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5963;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及 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未检测到端粒酶活 性,与前两组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端粒酶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 素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端粒酶在卵巢 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 用,并有望作为卵巢上皮性癌基因治疗 的靶点。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研究缝隙连接蛋白基因 4 3(connexin4 3,Cx4 3)和E 钙黏附素 (E cadherin ,E cad)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探讨喉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icTureTM二步法 ,检测有 5年以上随访资料的 6 0例喉癌组织和 10例癌周正常喉组织中Cx4 3和E cad的表达 ,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Cx4 3和E cad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膜上 ,10例癌周正常喉黏膜组织均呈阳性表达。 6 0例喉癌患者中 ,70 0 % (4 2 / 6 0例 )的喉癌Cx4 3呈阳性表达 ,按喉癌的临床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喉癌复发情况分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5 11、6 4 1、3 86 ,P值均 <0 0 5 ) ,与喉癌的组织学分级差异有极显著性 (χ2 =15 0 9,P <0 0 1) ,与喉癌患者的生存期无统计学意义 (χ2 =2 6 5 ,P >0 0 5 ) ;4 1 7% (2 5 / 6 0例 )的喉癌组织中E cad表达减低 ,按喉癌的临床分期、喉癌复发情况分组及生存期分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6 0 9、5 35、5 14 ,P值均 <0 0 5 ) ,与喉癌的组织学分级、颈部淋巴结转移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χ2 =15 0 7、6 6 5 ,P均值 <0 0 1)。同一标本中Cx4 3和E cad基因表达有显著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r=0 6 3,P <0 0 0 0 1)。结论 喉癌存在Cx4 3和E cad基因的失活及蛋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喉硬结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1年 5月~ 2 0 0 2年12月收治的 4 3例经病理证实的喉硬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结果  4 3例中声嘶 4 3例次、呼吸困难 19例次。喉部病变以萎缩期为主 2例 ,肉芽肿期为主 35例 ,瘢痕期为主 6例。主要病变局限于声门区 13例 ,局限于声门下区 1例 ;累及声门上区和声门区 18例 ,累及声门区和声门下区 8例 ,声门上区、声门区和声门下区均受累 3例。采用抗生素治疗 2 4例 ,手术治疗 7例 ,放射治疗 2例。采用抗生素治疗 2 4例中 ,18例治愈 ,另 2例复发后再进行抗生素治疗治愈 ;2 4例中 4例伴 2度或 3度喉阻塞者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 1例伴 2度喉阻塞的肉芽肿期患者采用手术和抗生素结合的方法治愈。 6例伴喉狭窄的瘢痕期患者通过手术成形治愈。 1例采用放射治疗后 4年复发 ,1例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者采用放射治疗与抗生素结合的方法治愈。结论 硬结病可侵犯喉部导致发声困难和喉阻塞 ,抗生素治疗对多数喉硬结病患者有效 ,治疗后有必要进行长期随访。对喉硬结病导致瘢痕性喉狭窄的患者需手术成形。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去势雄兔干眼病模型角膜上皮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与组织损伤的关系。方法 制作 6只去势雄兔干眼病模型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模型兔及 6只对照兔角膜上皮细胞中的凋亡细胞及Fas、FasL、Bax和bcl 2等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干眼病模型兔角膜上皮细胞凋亡数为 ( 5 2 3± 2 67)个 /高倍视野 ;对照兔为 ( 0 5 8± 0 13 )个 /高倍视野 (P <0 0 1)。模型兔角膜上皮细胞中 ,Fas、FasL及Bax阳性表达的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与凋亡细胞数呈正相关 (r=0 78,0 82 ,0 76,P <0 0 5 ) ;bcl 2阳性表达的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与凋亡细胞数呈负相关 (r =-0 72 ,P <0 0 5 )。结论 去势雄兔角膜组织中上皮细胞凋亡可能是导致角膜变薄、干燥 ,进而功能丧失的原因之一 ;Fas、FasL及Bax的增加及bcl 2的减少均与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无菌性发热新生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肠道病毒 (EV)基因表达情况和临床表现特点。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原位杂交和病毒分离技术检测了 2 9例发热待查组和 18例中枢感染组新生儿PBMC、脑脊液及血清中EVRNA ,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发热待查组EV感染 14例 (48 3% ) ,9例PBMC中EVRNA阳性者 ,血清中全部阳性 ,其中 4例脑脊液中同时阳性 ;中枢感染组EV感染 11例 (6 1 1% ) ,5例外周血PBMC中EVRNA阳性者 ,血清和脑脊液中也全部阳性。两组比较 ,只有RT PCR法检测中枢感染组脑脊液中EVRNA阳性数高于发热组 ,而不同方法检测PBMC和血清中EVRNA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EV感染的主要症状有喂养困难 (71% )、易激惹 (6 4 % )、腹泻 (6 1% )、嗜睡 (5 4 % )、肝脏肿大 (46 % )及皮疹(36 % )等。结论 EV可感染新生儿的PBMC ;新生儿感染后EV易在全身播散 ;临床表现不典型 ,早期、快速病原诊断可缩短住院天数和减少抗生素的应用 ,有较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 (HSP)患儿急性期血浆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变化及其在HS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 0 0 1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2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 38例急性期HSP患儿、16名正常健康儿童血浆TGF β1和VEGF水平 ,并检测其中 2 0例HSP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培养上清液TGF β1水平。结果  ( 1)HSP患儿急性期血浆TGF β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HSP患儿和对照组血浆TGF β1水平与PBMC体外诱生TGF β1水平均呈正相关 ( r=0 6 5 ,0 5 7;P <0 0 1,P <0 0 5 )。 ( 2 )HSP患儿急性期血浆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有胃肠道症状患儿血浆VEGF水平明显高于无胃肠道症状患儿 (P <0 0 5 )。 ( 3)HSP急性期血浆TGF β1和VEGF水平呈正相关 (r =0 5 1,P <0 0 5 )。结论 HSP患儿急性期血浆TGF β1和VEGF水平明显升高 ,二者参与了HSP免疫与血管炎症反应过程 ,均为体内保护性反应。  相似文献   
98.
产时羊水粪染新生儿脐动脉乳酸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产时羊水粪染(meconium—staind amniotic fluid,MSAF)新生儿脐动脉血乳酸水平的变化及与血气分析新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2005年2月至2006年3月245例足月妊娠、单胎、头位,无产科、内科合并症产妇,根据产时羊水有无MSAF分为两组,MSAF组(n=50),清亮组(n=195),检测脐动脉血乳酸、血气分析,以及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dogioal assessment,NBNA)。结果 MSAF组与清亮组脐动脉血乳酸水平、pH值及碱剩余(BE)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脐血乳酸水平在MSAF程度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脐血乳酸与pH值、BE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64,r=-0.63,P<0.01)。MSAF组合并产时异常胎心监护图形、酸中毒者,其脐动脉血乳酸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新生儿NBNA评分,两组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脐动脉血乳酸水平与pH值、BE有较好的相关性,产时单纯MSAF与提示急性窒息的指标乳酸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9.
肌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GAP-43 mRNA表达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肌苷对脑缺血再灌注后中枢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再随机分为缺血1.5 h再灌注2 h、12 h、1 d、2 d、3 d、7 d1、4 d组(n=4),另取4只作假手术组。应用BEDERSON等神经功能评分法评定神经功能,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各时间点脑组织生长相关蛋白基因(GAP-43 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于再灌注2 h~7 d、治疗组于再灌注12 h~7 d,GAP-43 mRNA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增多(t=2.70~29.84,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GAP-43mRNA表达于再灌注2 h一过性下降,12 h和7 d明显增高(t=1.97~7.41,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恢复于再灌注7 d有显著性差异(t=2.31,P<0.05)。结论肌苷可促进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与神经轴突再生有关的GAP-43 mRNA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比较金属丝结扎法、牙弓夹板法和钢丝-釉质粘合剂法3种松牙固定方法在外伤严重松动或脱位牙固定中的疗效,探索一种更有效而实用的松动牙或脱位牙固定方法.方法选择口腔科门诊因外伤导致牙齿Ⅱ~Ⅲ度松动或牙完全脱位的病人87例共计101颗患牙,随机采用金属丝结扎法、牙弓夹板法及钢丝-釉质粘合剂法进行固定,观察疗效.结果在使用钢丝-釉质粘合剂法进行固定的患牙中,治疗结果良好率为83%,有效率达到94%,与其他两组间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12.57、16.99,P〈0.01).结论钢丝-釉质粘合剂固定法是一种无牙周刺激性,更清洁美观,更高效的松动牙或脱位牙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