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95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215篇
预防医学   95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477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埋伏牙、易位牙再植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埋伏或易位的上前牙18颗,微创拔出错位牙,修整牙槽窝,立即植入牙槽窝内,结扎固定.术后1、2、3、4、5、6、12个月复查再植牙的松动度、牙髓活力、X线片.结果 18颗牙再植术后6个月各项指标正常,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埋伏牙或易位牙可通过拔牙再植的方法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和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蒙诺联合醛固酮受体阻滞剂螺内酯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2年3月~2013年5月到本院住院治疗的心功能衰竭患者156例,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之外联用蒙诺与醛固酮受体阻滞剂螺内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心功能进行评价,于治疗前后对血压等指标进行测量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治疗后血压、心率等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诺与醛固酮受体阻滞剂联用在改善心功能方面比常规治疗方法更加有效,能够获得较高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75岁及以上老年前列腺癌患者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后的长期认知障碍风险,并分析ADT应用和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1996-2003年在美国国立癌症数据库(SEER)中75岁及以上老年前列腺癌患者,根据是否行ADT分为ADT组(82514例)和对照组(121856例).比较两组的基线临床资料,随访观察认知、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的认知障碍(痴呆症和阿尔兹海默病)发生率.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评估ADT治疗和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204370例患者,平均(79.2±4.6)岁.与对照组比较,ADT组的年龄更大,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更高,肿瘤分化不良比例更高,并发症更多,放疗比例更高(均为P<0.05).平均随访(12.1±3.3)年,随访中共诊断41661例痴呆症,其中ADT组13634例,对照组28027例;诊断28945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其中ADT组9372例,对照组19573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ADT组的痴呆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χ2=8.10,P=0.004),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χ2=5.06,P=0.024).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无ADT治疗相比,ADT治疗显著增加痴呆症(HR=1.71,95%CI:1.14~2.57,P=0.01)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风险(HR=1.63,95%CI:1.08~2.46,P=0.02).结论75岁及以上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去势治疗后,增加出现痴呆症和阿尔兹海默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常规MRI、DWI和动态增强扫描临床特征及其与病理对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32例,术前进行常规MRI、DWI、DCEMRI扫描,评估不同成像方法临床影像特征以及子宫内膜肌层浸润和术前分期情况,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检查结果与病理分级关系。结果 DWI诊断病灶浸润深度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灵敏度与特异度高于常规MRI与DCE-MRI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MRI诊断ⅠA期36例(66.66%)、ⅠB期28例(73.68%)、Ⅱ期17例(60.71%)、Ⅲ期7例(58.33%),与病理一致性检验结果Kappa值=0.691,P=0.000;DWI诊断ⅠA期45例(83.33%)、ⅠB期34例(89.47%)、Ⅱ期24例(85.71%)、Ⅲ期12例(100.00%),与病理结果一致性检验结果K a p p a值=0.825,P=0.000;DCE-MRI诊断ⅠA期41例(75.92%)、ⅠB期32例(84.21%)、Ⅱ期20例(71.42%)、Ⅲ期10例(83.33%),与病理结果一致性检验结果Kappa值=0.777,P=0.000。结论 DWI较常规MRI与DCE-MRI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浸润状态及分期判断效能更高,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阴虚内热证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阴虚内热证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0.5 g,口服,2次/d。治疗组联合六味地黄丸制成的汤剂治疗,水煎400 ml,分早晚各200 ml服用,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中医证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FPG、2hPG、HbA1c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FINS、HOMA-IR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O升高、ET-1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O高于对照组,ET-1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减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有效率为9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5,P=0.034)。治疗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7%,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19,P=0.113)。结论采用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阴虚内热证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内皮功能,从而缓解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金水宝胶囊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7年4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6例。对照组口服依帕司他片,5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金水宝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糖、肾功能指标、24 h尿微量蛋白定量、血清氧化指标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6%、9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24 h尿微量蛋白定量、尿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活性氧(ROS)、脂质过氧化氢(LHP)和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S)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氧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维生素E(VitE)、维生素C(VitC)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抗氧化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水宝胶囊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肾功能,增强抗氧化能力,降低氧化反应,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结构紊乱(internal derangement,ID)患者关节液中纤维蛋白的含量,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08年6月期间收治的TMJ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在初步诊断为结构紊乱后进行MRI检查,以获取评价关节盘情况的影像学依据,并按照Wilkes-Bronstein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将处于Ⅱ~Ⅴ期的患者纳入治疗范围,进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手术,在关节镜手术前采集关节液1m L,-40℃或-70℃冰箱低温保存.采用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半定量测定纤维蛋白的含量.按照ID分期、不同年龄段、男女分组及左右侧关节分组,应用SPSS 16.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比较不同组别之间关节液的平均荧光强度的差异.结果:所有125侧关节液的免疫荧光强度平均为4.43±3.67(0~31.68).ID各期关节液的平均荧光强度Ⅱ期为2.38±1.17,Ⅲ期为4.68±3.98,Ⅳ期为4.80±2.80,Ⅴ期为3.58±2.64,其中Ⅱ期与Ⅲ期(P=0.0065<0.05)、Ⅳ期(P=0.0207<0.05)之间有显著差异.男性患者关节液的荧光强度平均为4.05±2.70,女性患者关节液的荧光强度平均为5.57±4.71,男女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左侧TMJ关节液的平均荧光强度为4.37+3.04,右侧平均为5.97±5.20,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10~19岁为4.55±2.45,20~29岁为4.56±3.39,30~39岁为2.60±1.12,40岁以上为5.68±6.71,其中第1和第3组,第2和第3组及第3和第4组年龄段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关节液的平均荧光强度随着ID分期增高,呈现升高趋势,为IA形成假说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开放性骨盆骨折合并会阴撕裂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8例开放性骨盆骨折合并会阴撕裂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32例接受外固定支架联合VSD技术治疗的患者作为VSD组,36例接受传统换药与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VSD组患者体温高于正常的时间、创面愈合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t =6.000、6.769,P <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276,P >0.05);VSD组患者治疗1周后WBC、N%、ALT、AST和Ccr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 =8.239、5.474、2.679、3.092、4.697,P <0.05);VSD组与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后Majee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0.524,P >0.05)。结论在开放性骨盆骨折合并会阴撕裂感染治疗中,使用外固定支架固定联合VSD技术能够使得患者的感染得到有效的控制,创面与骨折部较好地愈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颈动脉超声(US)、能谱CT和MR高分辨率管壁成像(HR-VWI)3种不同诊断方式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诊断效能。  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0年6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行US、能谱CT和MR HR-VWI检查,以斑块病理分析结果为金标准,判断US、能谱CT、MR HR-VWI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  结果  42例患者术后共取得53块斑块。US检查共检出43块斑块; 能谱CT检查共检出49块斑块,不同成分的斑块能谱曲线斜率及有效原子序数由高到低依次为:钙化斑块、内部出血斑块、纤维斑块以及脂质斑块,不同成分的斑块能谱曲线斜率及有效原子序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R HR-VWI检查共检出51块斑块。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能谱CT与MR HR-VWI检出率、准确度、特异度和灵敏度均高于US(均P<0.05)。能谱CT和MR HR-VWI诊断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曲线下面积为0.819(95% CI:0.698~0.941)和0.859(95% CI:0.750~0.967),均高于US(0.669,95% CI:0.517~0.821)。  结论  能谱CT、MR HR-VWI对颈动脉斑块成分分析以及斑块稳定性的诊断效能均优于US,可为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TACE联合卡培他滨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57例,分为TACE联合卡培他滨组和TACE组:TACE联合组28例,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卡培他滨治疗;TACE组29例,单纯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 TACE联合组RR为32.1%,TACE组RR为10.3%,两组R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0.0个月,1年生存率37.9%,TACE联合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6.3个月,1年生存率60.7%,均优于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卡培他滨可显著提高肝癌患者的疗效,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