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8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43篇
内科学   63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535篇
预防医学   24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97篇
  1篇
中国医学   136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41.
目的:研究吸烟与不吸烟Graves病(GD)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针对性有效降低GD药物治疗复发率。方法选取187例2013年01月至2015年06月于某院内分泌科就诊复查的GD患者,其中未复发者105人,复发者82人,按吸烟与否分为吸烟组及非吸烟组,分别比较吸烟组及非吸烟组中复发与非复发GD患者的年龄、性别、有无家族史、甲状腺大小、有无突眼、有无精神因素、疗程、FT3、FT4、TG‐Ab、TPO‐Ab、TRAb等一般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的差异;并分别对吸烟组及非吸烟组GD患者相关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吸烟组中GD复发患者组的甲状腺大小、伴突眼、疗程、TG‐Ab、TPO‐Ab、TRAb较未复发组增高(P均<0.01),且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为本组GD复发的危险因素。在非吸烟组中GD复发患者组的性别、年龄、甲状腺大小、有精神因素、疗程、TRAb较未复发组增高(P均<0.01),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为本组GD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吸烟组GD患者药物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有甲状腺大小、伴突眼、疗程、TG‐Ab、TPO‐Ab、TRAb ,非吸烟组GD患者药物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甲状腺大小、有精神因素、疗程、T RA b ,提示在GD患者中根据吸烟与不吸烟患者对相应危险因素进行针对预防,将有助于降低GD药物治疗复发率。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RF-TKI)治疗老年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70例Ⅳ期EGFR突变肺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给予DC-CIK细胞治疗联合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靶向治疗;对照组35例,给予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靶向治疗。 结果 治疗组的疾病控制率(DCR)为88.6%,高于对照组的68.6%(P=0.041),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率为71.4%,高于对照组的45.7%(P=0.0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的1年、2年和3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62.9% vs 57.1%、37.1% vs 31.4%和8.6% vs 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7)。治疗组和对照组的1年、2年和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57.1% vs 31.4%、20.0% vs 5.7%和2.9% vs 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腺癌(HR=0.178,95%CI:0.061~0.523)及高分化(HR=0.058,95%CI:0.015~0.228)患者OS更长,腺癌(HR=0.271,95%CI:0.094~0.777)及高分化(HR=0.089,95%CI:0.029~0.272)患者PFS也更长。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DC-CIK细胞联合EGRF-TKI可以提高晚期老年EGFR突变肺癌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和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PFS。  相似文献   
43.
钱莹 《中国基层医药》2014,(10):1472-147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用于减轻小儿七氟烷麻醉术后急性躁动的有效剂量。方法将105例ASAⅠ~Ⅱ级行手术的患儿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5例,患儿吸入3%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患儿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 mL,观察1组患儿注射右美托咪啶0.15μg/kg,观察2组患儿注射右旋美托咪啶0.30μg/kg,然后放置口咽通气道辅助通气,行骶管阻滞。麻醉维持使用1.2%七氟烷,维持其自主通气。记录患儿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的改变。在麻醉结束时记录睁眼的时间( TEO )。结果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TEO分别为(8.45±4.02)min、(9.23±5.03)min、(10.81±4.06)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1组的躁动发生率(20.00%)显著低于对照组(42.86%)(χ^2=31.42,P<0.05),观察2组(8.57%)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观察1组(χ^2=24.37、7.53,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可有效预防小儿七氟烷麻醉术后急性躁动,0.30μg/kg剂量既有效又安全。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分析血管外肺水( EVLW)、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E-选择素、血管抑制因子-2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相关性,探讨EVLW、TNF-α、E-选择素、血管抑制因子-2在ARDS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中的参考价值。方法选择36例ARDS患者进行PiCCO监测,根据PiCCO监测指标血管外肺水指数( EVLWI)的高低分为两组,EVLWI≥14 mL/kg组和EVLWI<14 mL/kg组,监测记录患者EVLWI、PVPI、CI、ITBV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患者血气分析结果,记录氧合指数、计算APACHEⅡ评分,应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TNF-α、E-选择素、血管抑制因子-2水平。结果 EVLWI≥14 mL/kg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为(23.93±4.44)分、28 d病死率为61.1%、ICU住院时间为(19.05±4.0) d,均较 EVLWI <14 mL/kg组[APACHEⅡ评分为(18.58±3.66)分、28 d病死率为27.8%、ICU住院时间为(14.35±3.39)d]高(t=3.941,χ2=4.050,t=3.797,均P<0.01);同时血清TNF-α为(85.28±18.25)μg/L、E-选择素为(74.07±14.57)μg/L,也较EVLWI<14 mL/kg组[TNF-α为(63.27±20.28)μg/L、E-选择素为(40.99±16.35)μg/L]高(t=3.422、5.847,均P<0.01);EVLWI≥14 mL/kg组氧合指数为(122.86±25.45),较EVLWI<14 mL/kg组的(156.77±37.58)低(t=-3.170,P<0.01)。两组中28 d内仍存活的20例患者(存活组),在入组后经72 h积极治疗后EVLWI明显下降(Z=-0.392,P<0.01),氧合指数较前升高(Z=-3.845,P<0.01),且TNF-α、E-选择素水平均较前下降(t=7.194、4.025,均P<0.01);而死亡组16例患者经72 h积极治疗后EVLWI、TNF-α、E-选择素水平较前无下降,氧合指数较前无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EVLWI 与PVPI、EVLWI 与TNF-α、EVLWI与E-选择素均呈显著正相关(r=0.605、0.649、0.549,均P<0.01)?  相似文献   
45.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由于异物的置入,激活了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机制,容易在人造瓣膜周围形成血栓,临床上常规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但在术后早期(〈1个月,尤其是术后0~5天)由于华法林抗凝起效慢,更易形成血栓。有观点认为,术后在华法林起效前,加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对确保远期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另有观点认为,在术后早期由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影响,患者凝血、抗凝、纤溶及血小板等系统尚不稳定,患者处于低凝状态,加用低分子肝素过渡抗凝会增加患者出血的风险。本文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低分子肝素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早期过渡抗凝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VC)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 SD 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建立 VC 模型,对照组不缩窄精索静脉。造模后12周,检测两组睾丸组织内雄激素结合蛋白、抑制素 B 和睾酮浓度。结果两组睾丸组织雄激素结合蛋白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抑制素 B 及睾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VC 可使睾丸支持细胞抑制素 B 和睾酮分泌减少,影响精子发育、成熟,导致男性不育。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立体定位梯度减压术在重度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重度脑出血患者129例,按收治时间将其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3例)。治疗组采用梯度减压法手术;对照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所有患者均在CT引导立体定位下确定手术路径,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OS)预后评分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的GOS评分结果。结果:两组相比治疗组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7,P<0.05);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8,P<0.05);手术并发症,治疗组脑膨出、迟发性血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1,4.01;P<0.05)。结论:CT引导立体定位梯度减压术能有效提高重度脑出血患者的手术疗效,且可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8.
[摘要]目的:利用正交试验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难溶抗菌药物的残留量。方法:选定溶媒类型、溶媒体积和溶药针类型三个因素,每个因素确定两个水平,即溶媒类型为0.9%氯化钠注射液和灭菌注射用水,溶媒体积为5 mL和8 mL,溶药针类型为直孔溶药针和侧孔溶药针,进行三因素两水平的正交试验,考察各个因素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难溶抗菌药物残留体积和残留量的影响。结果:影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难溶抗菌药物残留体积的主次因素为溶药针类型最大,溶媒体积次之,溶媒类型最小;影响残留量的主次因素为溶媒体积最大,溶药针类型次之,溶媒类型最小。结论:选择适宜溶媒类型、溶媒体积和溶药针类型调配难溶性抗菌药物,可降低西林瓶内的残留量,提高成品输液质量。  相似文献   
49.
输尿管结石为泌尿外科常见疾病,随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为最常见的手术方式,但复杂性输尿管结石在常规的手术操作中比较困难,笔者近日在软镜输送鞘辅助下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取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肾性高血压患者136例,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单独采用缬沙坦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情况、治疗前后肾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2)两组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BUN及C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Scr水平明显升高,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更明显(P<0.05)。(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肾性高血压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