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37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273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83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343篇
口腔科学   62篇
临床医学   880篇
内科学   342篇
皮肤病学   82篇
神经病学   175篇
特种医学   144篇
外科学   758篇
综合类   3511篇
预防医学   522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814篇
  1篇
中国医学   190篇
肿瘤学   27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464篇
  2012年   535篇
  2011年   715篇
  2010年   609篇
  2009年   569篇
  2008年   487篇
  2007年   609篇
  2006年   482篇
  2005年   481篇
  2004年   455篇
  2003年   482篇
  2002年   395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腹部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在腹部手术后患者中应用的时机及其作用。方法 将2001年6月到2003年6月收治的88例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n=48)和肠外营养组(n=40),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体重、白蛋白、前白蛋白、肝功酶谱、并发症、营养支持费用情况,了解肠内营养实施时机。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营养均可较好维持,肠内营养组对肝功能无影响,较肠外营养组并发症明显减少,且费用明显降低。结论 肠内营养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营养支持有益且可尽早实施于上腹部手术后患者。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评价应用蓝染料示踪剂识别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可行性和SLN预测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转移的准确性。方法 应用专利蓝对42例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进行SLN定位和活检术。结果 37例找到SLN,SLN检出率88.1%,SLN的成功定位与患者的年龄有关。SLN预测ALN状态的准确率为93.8%,假阴性2例。结论 蓝染料示踪法定位乳腺癌SLN是成功率较高的方法,且操作简单,花费少,SLN活检能够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在将来治疗腋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中,这一技术可以免除患者接受不必要的腋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83.
单纯有限减压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采用单纯有限减压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治疗效果。方法对82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保留关节突的全椎板黄韧带切除术36例,椎板间隙相邻椎板部分切除及黄韧带切除16例,部分关节突切除神经根管扩大术30例。减压术后不做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结果82例随访18—62个月,优70例(85%),良10例(12%),差2例(3%)。有2例症状加重接受内固定及融合术。结论在严格手术指征的前提下,根据腰椎管狭窄症的病因学分析选择单纯有限减压术式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4.
氯胺酮的镇痛作用与脊髓NMDA受体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氯胺酮的镇痛作用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的关系,为提高氯胺酮的临床麻醉质量提供依据。方法160只小鼠随机分成扭体法和热板法两大组。每大组再分为两中组:空白组和氯胺酮组。每中组再分为4小组,每组10只。空白组直接分别鞘内注射人工脑脊液或不同浓度的NMDA;氯胺酮组均腹腔注射氯胺酮20mg·kg^-1,5min后分别鞘内注射人工脑脊液或不同浓度的NMDA,在热板、扭体实验中,观察NMDA对氯胺酮热板法痛阈及扭体次数的影响。结果单用NMDA对小鼠热板法痛阈及扭体次数无明显影响。但NMDA可增加氯胺酮小鼠的扭体次数(P〈0.05),缩短其热板法的痛阈(P〈0.01)。结论NMDA鞘内注射能拮抗氯胺酮的镇痛作用,提示脊髓NMDA受体可能参与氯胺酮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对喉淀粉样变性病的发病机制、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本组全部病例根据症状、间接喉镜和(或)纤维喉镜检查进行诊断和手术治疗,术后标本均作病理检查,8例进行电镜检查;复习文献相关资料。结果上呼吸道器官特别是喉部的慢性炎症可能是引起喉淀粉样变性病的直接原因;临床工作中以Symmer分类法较为实用;本病术前诊断常难以确诊,术后病理检查尤其是电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喉显微手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它对声带功能的保护是极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86.
心磷脂(CL)是维持线粒体能量代谢所必需的一种磷脂,参与了众多重要生理过程。此文对CL的结构、合成和转化;在维持线粒体正常功能中的作用;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改变以及和线粒体功能的关系等作了逐一阐述,说明CL与I/R损伤导致的细胞死亡关系密切,CL量或性质的改变在细胞凋亡中处于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87.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导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人们对SAH后CVS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认为红细胞分解产物、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以及分子机制在其发病起关键作用.目前对脑血管痉挛的治疗尚无确切治疗方法,近年来人们尝试应用低温治疗脑血管痉挛,现就SAH后CVS的病理生理机制和低温对于CVS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观察表达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的条件增殖腺病毒在肾癌Ketr-3细胞中的生物活性及其对Ketr-3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条件增殖腺病毒(ZD55-EGFP)在肾癌Ketr-3细胞中的感染和增殖情况.分别将表达IL-18的条件增殖腺病毒(ZD55-IL-18)及表达IL-18的普通腺病毒(Ad-IL-18)感染人肾癌Ketr-3细胞系,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病毒E1A和IL-18蛋白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IL-18抗原表达;TUNEL法检测Ketr-3细胞的凋亡情况;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Ketr-3细胞存活情况.结果 ZD55-EGFP能有效感染肾癌Ketr-3细胞并在其中大量增殖.Westem blot检测结果 发现ZD55-IL-18能在肿瘤细胞内表达E1 A并有效介导IL-18表达,在病毒感染Ketr-3细胞48 h后,ZD55-IL-18、Ad-IL-18处理组的IL-18蛋白表达量分别为255.6±3.1、118.7±2.9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ZD55-IL-18、Ad-IL-18处理组的IL-18抗原阳性率分别为(82.4±3.2)%和(23.4±1.9)%.TNUEL检测结果 显示ZD55-IL-18、Ad-IL-18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2.2±3.5)%和(25.5±1.9)%.病毒感染4 d后,MTT检测结果 显示ZD55-IL-18、Ad-IL-18处理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32.6±2.3)%和(73.3±2.5)%,表明ZD55-IL-18对Ketr-3细胞有显著的杀伤作用.结论 ZD55-IL-18能在Kerr-3细胞中高效特异性表达IL-18基因并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89.
武丽丽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3):1006-1006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替代疗法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的肾病患者生命得以延续,血液透析人群亦呈逐年递增之势,值得注意的是,受疾病本身及透析合并症的影响,患者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如焦虑、忧郁、沮丧甚至绝望,不良的情绪可引发免疫力的下降,不仅不利于配合治疗,还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经过分析研究,对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0.
目的:为研究人类新月体抗肾炎的发病机制,建立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BGM)肾炎的动物模型,方法:提取S-D大鼠GBM抗原,将此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抗血清,再将此抗血清从尾静脉一次性注射给S-D大鼠。实验分2组:肾炎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定期于第4天、第14天第第21天检测大鼠24h尿蛋白,血肌酐及血尿素的含量和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大鼠肾炎模型组:大鼠注射抗血清后于第4天出现大量蛋白尿,第14天血肌酐,血尿素显著升高,并持续上升,肾组织病理表现为肾小球内细胞数明显增加,大量新月体形成及蛋白管型,GBM呈不规则增厚,足突融合,内皮细胞脱落,坏死,免疫荧光检查见IgG、鼠IgG沿GBM线形分布,大鼠正常对照组以上指标均无明显改变。结论:通过动态观察大鼠抗GBM肾炎的病变变化,证实该模型病变与人类新月体性肾炎的病变较为一致,该模型可用于探讨人类新月体体肾炎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