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8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原发性输卵管癌(PFTC)是恶性程度很高的妇科肿瘤,具有症状隐匿、发病率低、诊断符合率低等特点。文章总结了当前应用于PFTC术前诊断的影像学特征及分子标记物等方法,并探讨了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明确学龄期脑瘫青少年的步行能力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康复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53名脑瘫学生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6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12.2±2.7)岁,范围7.0~17.9岁;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Ⅰ级15例,Ⅱ级38例。采用10 m跑时间(10 m run test,10 mRT)和1 min步行距离(1-minute walk test,1MWT)评价步行速度,6min步行距离(6-minute walk test,6MWT)评价步行耐力,物理消耗指数(physical cost index,PCI)评价步行能量消耗。所有纳入本研究的脑瘫学生均在至少3个月以后再次接受了上述测试。比较首次测试时GMFCSⅠ级和Ⅱ级脑瘫学生各项测试结果之间的差异,同时分析脑瘫学生前后两次各项测试结果的差异。结果 首次测试时GMFCSⅠ级学生的步行速度明显快于GMFCSⅡ级学生(P<0.01),步行耐力也好于GMFCSⅡ级学生(P<0.001),两者PC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脑瘫学生在平均(4.8±1.3)个月后接受了第二次测试,前后两次测试各项测试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学龄期脑瘫青少年中GMFCSⅠ级青少年的步行速度、距离明显好于GMFCSⅡ级青少年,但是步行能量消耗无明显差异,短期间隔后各项步行能力测试指标均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中药升清胶囊通过干预CXCL12-CXCR4信号通路对脂代谢异常的调节及其对乳腺癌肝转移的影响。方法(1)选用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分为对照组(Con)、空白血清组(Black)、表阿霉素组(Epirubicin)以及升清胶囊血清低浓度组(SQ-L)、高浓度组(SQ-H)。采用MTT法检测药物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用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其对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同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与其特异性受体CXCR4以及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B淋巴白血病-淋巴瘤-2基因(Bcl-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2)建立脂代谢异常乳腺癌肝转移动物裸鼠模型,用升清胶囊0.25 g·kg~(-1),或表阿霉素5μg·g~(-1)干预治疗,检测血浆游离脂肪酸(FFA)、三酰甘油(TG)水平变化及对乳腺癌肝转移的影响。结果 (1)MTT结果表明,升清胶囊和表阿霉素药物血清干预后,MDA-MB-231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持续降低(P0.05)。Transwell和划痕愈合实验结果表明,升清胶囊药物血清能够显著抑制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升清胶囊药物可降低趋化因子CXCL12以及受体CXCR4蛋白表达水平(P0.05),同时下调MMP-9和Bcl-2蛋白表达,且p-AKT水平降低(P0.05)。(2)动物实验表明,升清胶囊可以显著降低脂代谢异常裸鼠TG、FFA水平(P0.05),抑制乳腺癌肝转移。结论升清胶囊能够通过抑制趋化因子CXCL12-CXCR4和相关信号通路活性,下调血脂水平,抑制乳腺癌转移。  相似文献   
54.
胎盘植入临床分析——附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龚蔚 《生殖与避孕》2011,31(4):279-282,259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病例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03-2009.04收治11例胎盘植入病例资料。结果:3例早期妊娠胎盘植入均有剖宫产手术史,停经后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史;其中1例早期妊娠胎盘植入虽经超声提示孕囊位于子宫下段但仍误诊行人工流产及清宫手术时大出血;3例晚期妊娠分娩人工剥离胎盘时表明胎盘与子宫壁无间隙,经手术后病理证实胎盘植入;4例中期妊娠清宫时牵拉组织物有阻力,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诊断;1例中期妊娠剖宫取胎时示胎盘与子宫壁无间隙,经手术后病理证实胎盘植入;3例早期妊娠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早期处理的2例均手术切除子宫,近5年的9例行保守性手术和/或药物保守治疗成功保留患者生育功能。结论:对有剖宫产手术史患者停经后阴道流血就诊时,有必要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胎盘植入;保守性手术和保守治疗可有效地避免子宫切除;严格剖宫产指征及重视避孕可预防胎盘植入的发生。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病毒核酸的方法学性能验证程序。方法参考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颁布的相关文件对实验室开展PCR检测病毒核酸进行方法学性能验证;通过稀释标本直至低于检测下限进行定量检出限验证实验。结果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检测的批内精密度(CV批内)分别为4.28%和2.08%;总精密度(CV总)为4.14%和2.69%;与比对方法回归方程为y=1.1082x-0.5225;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6,回归方程为y=0.9771x-0.0062,线性范围为1.08E3~1.05E8;定量检出限为500IU/mL。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检测的CV批内分别为4.11%和2.63%;CV总为5.15%和3.41%;与比对方法回归方程为y=1.0075x-0.0662;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4,回归方程为y=1.0479x-0.2594,线性范围为1.50E3~2.53E7;定量检出限为1000IU/mL。结论实验室开展PCR检测项目前有必要进行方法学验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实验方案和统计方法可减少人力和财力。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评价不同国际标准及生物学变异要求提供的允许总误差(TEa)对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分析性能量化的差异,并根据六西格玛(6σ)参数选择和优化质量控制规则。方法应用6σ方法计算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糖抗原(CA)199、CA125、CA153项目的σ水平,σ=[TEa-偏倚]/变异系数(CV)。CV由2009年6至12月份室内质量控制结果计算,偏倚以参加室间质评的平均偏倚计算。TEa分别引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法案修正案(CLIA′88)、德国Rilibak质控指南及澳大利亚皇家病理学会(RCPA)质量要求和生物学变异数据合成的TEa要求。结果在罗氏E601化学发光分析系统上,AFP、CEA、PSA、CA199、CA125、CA153的σ水平从0.71~9.82不等,在不同TEa要求下分析性能表现不同,可以参照项目的σ水平选择不同室内质量控制规则。结论 TEa计算的σ水平评价实验室肿瘤标志物的分析性能,采用不同的质量控制规则,可经济、合理的开展室内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急诊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2001年3月—2008年3月对40例原发性肝癌急诊破裂出血患者,急诊行TACE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止血率及肿瘤的切除率,并比较急诊TACE治疗后肝切除组与非切除组的疗效。结果: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急诊TACE止血率为82.5%(33/40)。患者TACE治疗后的肿瘤切除率为30%(12/40)。按是否接受肝切除手术分成手术组及非手术组,随访两组患者1、3年生存率分别为75.0%、42.9%及50.1%、0.0%,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诊TACE是控制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有效手段。部分患者能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并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上海市2008~2009年度糖化血红蛋白(HbA1c)项目室间质评结果,为提高HbA1c检测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09年参加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HbA1c室间质评医院的4次调查结果,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09年上海市开展糖化血红蛋白室间质评的医院数从2008年122家增加至2009年178家,合格率从2008年96.7%增加到2009年98.9%。部分的调查结果离散度〉10%[2008年第1次的低压液相(LPLC)1号样本(10.8%)、免疫比浊法2份人新鲜全血样本(15.4%和15.9%);2008年第2次的免疫比浊法2号样本(10.5%);2009年第1次的微粒色谱法2号样本(10.3%);2009年第2次的微粒色谱法2号样本(11.0%)和免疫比浊法1号样本(10.0%)]。经过质控管理,至2009年第2次调查,整体的平均变异系数(CV)有明显改进,人新鲜全血样本各检测系统的结果无明显差异,除微粒色谱法外,符合率达到100%。结论通过加强质控管理,开展HbA1c标准化工作,推动HbA1c检测结果的准确、可比,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60.
《检验医学》2004至2007年载文被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检验医学》2004至2007年载文被引情况,以评价期刊的学术水平和载文质量。方法利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检索《检验医学》2004至2007年所载的论文,采用文献计量学和引文分析法对载文量、被引频次、作者群分布和关联期刊等进行分析。结果2004至2007年共载文1062篇,其中487篇论文被引用1292次,单篇平均被引次数为2.7次,单篇被引最高频次为32次,单篇被引用5次以上者76篇;载文被引≥10次的作者共21位,其33篇论文共被引用301次;载文引证期刊352种,平均每种期刊引用3.2次。结论《检验医学》是我国检验医学领域中质量较高的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