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心肺耐力是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标志。6 min步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 6MWT)是新兴的用来评估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的方法,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应用。本研究旨在综述6MWT在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评估中的应用,分析6MWT的应用前景、注意事项,为6MWT在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评估中的应用和推广普及,以及相关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分级与其出生体质量、分娩孕龄的关系。 方法采用中文版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于2013年3~4月对成都市20个区、市、县残疾人联合会登记在册的333例2~12岁脑瘫患儿进行评定,并对粗大运动功能分级与脑瘫患儿出生体质量、分娩孕龄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 结果本组333例脑瘫患儿中,轻度脑瘫(GMFCSⅠ~Ⅱ级)、中度脑瘫(GMFCS Ⅲ)及重度脑瘫(GMFCS Ⅳ~Ⅴ级)各为149例、82例、102例。各年龄段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06,P>0.50)。其中,185例(55%)孕龄<36孕周的早产脑瘫患儿中,轻度脑瘫(GMFCSⅠ~Ⅱ级)为74例,中、重度脑瘫(GMFCS Ⅲ~Ⅴ级)为111例;150例(46%)低出生体质量(<2 500 g)脑瘫患儿中,轻度脑瘫(GMFCSⅠ~Ⅱ级)为58例,中、重度脑瘫(GMFCS Ⅲ~Ⅴ级)为92例。本组患儿中,分娩孕龄越短,出生体质量越轻,越倾向于发展成GMFCS Ⅲ~Ⅳ级脑瘫(χ2=13.833,16.276;P=0.032,<0.05)。 结论分娩孕龄越短,出生体质量越轻,越倾向于发展成GMFCS Ⅲ~Ⅳ级脑瘫。由孕龄和出生体质量可初步预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脑瘫儿童以进食功能分级系统(EDACS)进行评估,研究EDACS与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的相关性,分析EDACS级别对营养不良检出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2021年1—4月就诊于安徽省儿童医院康复科的81例脑瘫儿童分别采取EDACS及GMFCS进行评估,并采用儿童生长发育Z评分进行营养评估,使用Kendall系数分析EDACS与GMFCS级别相关性,并用χ2检验分析EDACS级别对营养不良状况的影响。结果 EDACS分级结果为:Ⅰ级37例(45.7%)、Ⅱ级26例(32.1%)、Ⅲ级16例(19.8%)、Ⅳ级2例(2.5%)、Ⅴ级0例(0.0%);GMFCS分级结果为(由于有9例拒检,合计72例):Ⅰ级26例(36.1%)、Ⅱ级17例(23.6%)、Ⅲ级11例(15.3%)、Ⅳ级9例(12.5%)、Ⅴ级9例(12.5%)。EDACS与GMFCS的Kendall相关系数为Kτ=0.345,具有弱正相关性P(双尾)=0.001。采用EDACS分类的进食正常和进食困难的脑瘫儿童,其营养不良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9,P<0.05)。结论 对于脑瘫儿童,EDACS分级与GMFCS分级具有弱正相关性,同时EDACS级别对于营养不良也有影响,因此可将EDACS作为GMFCS的有益补充,有助于脑瘫儿童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全面评估。  相似文献   

4.
林红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9,27(12):1384-1387
目的 分析悬吊运动训练系统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康复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2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运用悬吊运动训练系统,连续康复治疗3个月。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评价两组患儿平衡及粗大运动功能,记录步长、步宽以及10 m最大步行速度(MWS)评价步行能力,并比较不同年龄、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级对步行能力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GMFM 评分、BB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增加,且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67、3.543,P<0.01);两组治疗前步行能力相关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步宽显著降低,步长、MWS显著增加,且治疗后观察组步长、MWS显著高于对照组,步宽显著低于对照组(t=4.767、3.985、4.221,P<0.001);治疗后不同年龄及GMFCS分级患儿步宽、步长、MW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t=3.986、2.8782.986,P<0.001;GMFCS分级:t=4.043、4.173、3.875,P<0.001)。结论 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悬吊运动训练系统能提升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及平衡能力,降低步行宽度,提升步速及步长,也能显著提升其康复效果,同时患儿年龄及GMFCS分级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于Ⅰ、Ⅱ期和部分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方案。肺功能检测为肺癌患者手术前常规评定方法。本研究旨在总结目前临床常用的肺功能评估方法,比较其优势与不足,为临床实践提供帮助。应用中国知网、PubMed和Web of Science中英文数据库,以"肺功能评定"和"肺癌"为关键词,检索1988-01-2017-12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肺功能评定试验研究;(2)相关临床指南。剔除标准:(1)综述类文献;(2)研究资料缺失或质量较差。最终30篇文献纳入分析。结果显示,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6分钟步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6MWT)和步行往返试验(shuttle walk test,SWT)等指标预测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是否心肺并发症效果较差,预计术后肺功能(predicted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function,PPOPF)、一氧化碳弥散量(capacity carbon mon oxide diffusing amount,DLCO)、动脉血气分析、症状限制性爬楼试验(symptomatic restricted floor climbing test,SCT)和运动心肺功能检测(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等指标预测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是否发生心肺并发症效果较好。提示,PPOPF、DLCO、动脉血气分析、SCT和CPET可广泛应用于接受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的术前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和年龄的脑瘫儿童和青少年的粗大运动功能、手功能及沟通功能受损情况及三大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制定康复干预目标和计划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3月应用中文版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扩展和修订版(GMFCS-ER)、中文版Mini手功能分级系统(Mini-MACS)及中文版MACS、中文版沟通功能分级系统(CFCS)对119例2~18岁脑瘫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粗大运动功能、手功能、沟通能力进行评定分级。结果 63.9%的儿童和青少年GMFCS分级和54.7%儿童和青少年CFCS分级处于Ⅰ级和Ⅱ级,52.9%的MACS分级为Ⅱ级和Ⅲ级,偏瘫患儿的三种功能大多集中在Ⅰ~Ⅲ级;119名对象中有22名 (18.5%)三种功能分级水平相同;三种功能分级间具有中等程度相关性(r=0.62~0.70,P<0.001)。结论 三个分级系统是相互补充且相互影响,仅使用一个功能分级系统并不能十分贴切地描述脑瘫儿童和青少年的整体活动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评价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预后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10例NRDS患儿为病例组,同期选择本院60例非NRDS新生儿为对照组;并将NRDS患儿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各组一般临床资料的差异。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NT-proBNP和cTnⅠ与NRDS患儿死亡的关系;采用ROC曲线评估两者预测NRDS发生的价值。结果 病例组血浆NT-proBNP和cTn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29、51.075,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出生时体重、氧合指数(PaO2/FiO2)水平较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浆NT-proBNP和cTnⅠ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NRDS患儿NT-proBNP和cTnⅠ水平高于Ⅰ级~Ⅲ级,Ⅲ级高于Ⅱ级和Ⅰ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提示NT-proBNP和cTnI分别与NRDS严重程度分级呈正相关(r=0.329、0.287,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方程提示NT-proBNP(OR=3.115,95%CI:2.249~7.184)和cTnⅠ(OR=2.376,95%CI:1.582~6.110)是NRDS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NT-proBNP和cTnⅠ预测NRDS患儿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9和0.691,两组联合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两者单独预测面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854,P<0.05)。结论 NT-proBNP和cTnⅠ水平与NRDS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能是此类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两者联合检测在预测患儿预后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不同喂养方法的婴儿免疫功能状况,指导婴儿合适的喂养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产科分娩出生的健康足月儿69例为研究对象,按喂养方法的不同分为母乳喂养组(Ⅰ组)、部分母乳喂养组(Ⅱ组)及人工喂养组(Ⅲ组),分别于1、3、6、12月龄定期门诊随访,观察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情况,检测外周血中白细胞介质-6(IL-6)、血IgG、IgM、IgA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Ⅰ组12月龄内反复呼吸道感染人次与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3,P=0.019);血IgG 在6月龄时Ⅰ组(7.189±1.525)高于Ⅱ组(6.136±1.105)及Ⅲ组(5.240±1.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IgM在6月龄时Ⅰ组(0.784±0.268)高于Ⅱ组(0.675±0.189)及Ⅲ组(0.527±0.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月龄时Ⅰ组(1.485±0.427)和Ⅱ组(1.392±0.452)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与Ⅲ组(0.858±0.39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IgA在1、3、6、12月龄组间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IL-6在 6月龄时Ⅰ组(14.782±2.487)、Ⅱ组(12.520±2.014)与Ⅲ组(11.051±1.904)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月龄时,Ⅰ组(16.285±3.112)和Ⅱ组(15.854±3.28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与Ⅲ组(12.058±2.84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喂养方法对婴儿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母乳喂养可增强婴儿免疫力,降低婴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病率。母乳量不足,及时添加配方奶喂养,可防止婴儿免疫力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分析不同胎龄低出生体重新生儿营养状况,为合理的营养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福建省立医院重症医学五科收治的不同胎龄低出生体重新生儿,予以营养干预后,对其血生化指标进行观测,并记录肠内营养达到DRIs的时间。结果 根据不同胎龄分为三组,其中Ⅰ组(胎龄28~31周),Ⅱ组(胎龄32~36周),Ⅲ组(胎龄37~42周),与Ⅰ组比较,Ⅱ、Ⅲ组肠内营养达到DRIs的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间比较,肠内营养达到DRIs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第1 d生化指标而言,与Ⅰ组比较,Ⅱ、Ⅲ组的ALB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Ⅲ组比较,Ⅰ、Ⅱ组的TC降低明显,HDL-C、LDL-C以及ApoB均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达到DRIs后的第1 d生化指标而言,与Ⅰ组比较,Ⅱ、Ⅲ组的GLu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比较,Ⅰ、Ⅲ组的ALB、TC、TG降低明显,HDL-C、LDL-C以及ApoA均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不同胎龄的低出生体重儿应对其进行血脂水平检测,根据早期评估结果予以合理的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10.
位晓霞 《中国校医》2020,34(8):608-610
目的 探讨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6 min步行试验法(6MWT)联合评估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CHF患者80例,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人,设为对照组,并将观察组根据NYHA分级分为Ⅱ、Ⅲ、Ⅳ级,且根据左室舒缩功能分为舒张性心衰、收缩性心衰及混合型心衰。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浆NT-proBNP水平、6MWT距离及心功能指标;并比较舒张、收缩及混合型心衰间NT-proBNP水平、6MWT距离。结果 对照组6MWT距离、LVEF、E/A>心功能Ⅱ级患者>心功能Ⅲ级患者>心功能Ⅳ级患者,对照组NT-proBNP水平<心功能Ⅱ级患者<心功能Ⅲ级患者<心功能Ⅳ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性心衰6MWT距离(273.58±53.24)m>收缩性心衰的(235.14±48.33)m>混合型心衰的(219.48±51.62)m,舒张性心衰NT-proBNP水平(1 654.15±547.24)pg/mL<收缩性心衰的(3 728.42±719.38)pg/mL<混合型心衰的(4 071.41±849.5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NT-proBNP与6 min步行试验法联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有效提高心功能分级准确度,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优质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全身振动训练结合束腹带对痉挛型脑性瘫痪运动能力的影响,为痉挛型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2018年6月-2019年5月诊治的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9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振动训练组、常规-束腹带-振动训练组各30例,评估三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1)三组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每组儿童的各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2)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三组踝关节活动度、MMT、MAS、PBS、GMFM-C区、D区及E区、PEDI、6MW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278、26.886、14.149、25.883、3.769、4.254、6.512、5.194、6.982,P<0.05),且常规-束腹带-振动训练组各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振动训练结合束腹带更有利于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痉挛程度,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全身振动训练结合束腹带对痉挛型脑性瘫痪运动能力的影响,为痉挛型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2018年6月-2019年5月诊治的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9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振动训练组、常规-束腹带-振动训练组各30例,评估三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1)三组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每组儿童的各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2)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三组踝关节活动度、MMT、MAS、PBS、GMFM-C区、D区及E区、PEDI、6MW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278、26.886、14.149、25.883、3.769、4.254、6.512、5.194、6.982,P<0.05),且常规-束腹带-振动训练组各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振动训练结合束腹带更有利于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痉挛程度,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学龄前脑性瘫痪儿童的营养不良状况及其与临床分型、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量149例0~6岁脑性瘫痪住院患儿的身高、体重、血红蛋白值,计算其低体重、发育迟滞、消瘦及贫血率;并分析营养不良各项指标与脑瘫类型、临床分型、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之间的关系。与正常学龄前儿童的营养不良状况进行对比。结果 学龄前脑性瘫痪儿童低体重、发育迟滞、消瘦及贫血率分别为:31.54%、33.55%、41.28%、28.85%,其营养不良发生率均明显较正常儿童高。在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及痉挛型进行比较中,低体重及消瘦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发育迟缓与贫血在这两个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5例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其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6.6%、31.43%、24.76%、28.57%。营养不良与脑性瘫痪的分级在低体重、发育迟缓及消瘦分组中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性瘫痪儿童的营养不良比正常学龄前儿童明显高。加强其营养不良的干预力度是非常有意义及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生物力学(ICB)矫形鞋垫对痉挛型脑性瘫痪足外翻患儿下肢功能及步态的影响,为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足外翻患儿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及临床依据。方法 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40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ICB矫形鞋垫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6月后进行内侧纵弓(MLA)、支撑相各分期、足弓指数(AI)、步长、步频、步速、88项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Berg平衡量表(BBS)指标检测。结果 1)对照组与观察组组内治疗前后相比MLA、支撑相各分期、AI、步长、步频、步速、GMFM-88、BBS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对照组右MLA、支撑相早、中、末期、AI、步长、步频、步速、BBS、GMFM-88的D能区和E能区与观察组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t=2.571、0.827、1.449、1.670、3.512、3.202、5.828.5.585、2.675、4.721、2.345,P<0.05);3)治疗后对照组左足内弓角与观察组之间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下降趋势优于对照组。结论 ICB矫形鞋垫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外翻足,提高双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可作为临床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外翻足的辅助方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Gesell发育量表测查脑瘫儿在治疗前后的能区发育,探讨患儿的发育结构及治疗后的能区进步情况。方法采用Gesell量表对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长期康复治疗的脑瘫儿进行治疗前后的发育测查,治疗后期对其进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评估不同粗大运动功能进步情况。结果 105例患儿完成测查,其中痉挛型74例,占70.48%,不随意运动型24例(22.86%)。脑瘫儿各能区的发育商均值在低下-边缘水平,大运动能区分数最低(56.22±16.64)。不同类型脑瘫的能区发育是不同的,痉挛型双瘫以大运动能区(51.92±10.18)、偏瘫以细动作能区(66.07±25.90)、不随意运动型以大运动(43.64±14.64)及细动作能区(47.07±19.27)发育商落后最明显。治疗后,患儿各能区的发育龄均有进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运动能区的进步月龄最少(P0.05)。治疗后大运动能区和应物能区的发育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运动功能分级越高,大运动发育月龄及发育商越低、治疗后的进步月龄越少(P0.05)。结论不同类型脑瘫患儿的能区障碍分布不同,大运动障碍是脑瘫患儿的核心症状,且系统康复治疗后,进步最缓慢。临床工作中,应定期应用Gesell发育测查量表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脑瘫患儿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及其与癫痫发生的关系,探讨脑瘫患儿共患癫痫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从2019年1月—2022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脑瘫患儿的病例资料,将患儿分为脑瘫共患癫痫组和未共患癫痫组,采用χ2检验分析两组间高危因素、临床特点等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共患癫痫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630例脑瘫患儿,其中男421例,女209例;脑瘫共患癫痫组患儿155例,未共患癫痫组患儿475例,癫痫发生率24.6%。脑瘫共患癫痫组患儿在宫内窘迫、窒息、多胎及新生儿先天性畸形史方面的发生率高于未共患癫痫组患儿(χ2=4.788、9.368、5.255、12.111,P<0.05),两组患儿在脑瘫分型、头颅MRI分类、粗大运动功能分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3.686、14.640、481.53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痉挛型四肢瘫(OR=14.090,95%CI:1.950~101.813)、新生儿先天性畸形史(OR=1.891,95%CI:1.155~3.095)、围生期窒息史(OR=1.527,95%CI:1.034~2.255)可能是脑瘫患儿共患癫痫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脑瘫患儿共患癫痫的发病率较高,病情重,识别危险因素可以为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产儿脑瘫的高危因素、脑瘫类型、运动障碍程度、影像学特点及共患病情况。 【方法】 专科医院为基础的横断面临床研究,研究对象为2006年1月-2010年6月在本院脑瘫康复中心住院治疗的早产儿脑瘫患者,详细记录围生期脑损伤高危因素;采用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 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 GMFCS)评估运动障碍程度;常规进行智力评测、眼科学检查、语言能力评估,怀疑听觉障碍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行听力阈值测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早产儿脑瘫以痉挛型最多见(占77.13%)。痉挛型双瘫和偏瘫的GMFCS水平好于不随意运动型、四肢瘫和混合型(F=4.362,P<0.01)。不同脑瘫类型和GMFCS水平的患儿共患病明显不同。占65.89 %患儿影像学呈现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改变,见于各种类型但以痉挛型双瘫和四肢瘫最多,早期影像学检查有利于早产儿脑瘫的早期诊断、分型和预后预测。 【结论】 认识并掌握早产儿脑瘫的运动学和影像学特征以及各种伴发障碍,对于病因学研究、综合康复管理都极端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