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10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刘光明    朱长才  梅勇 《现代预防医学》2020,(21):4002-4005
目的 了解和掌握十堰市十五年期间梅毒和淋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和整理2004-2018年两种性传播疾病网络直报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十堰市梅毒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基本上是由于隐性梅毒报告发病率上升所致,淋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十堰市两个主要城区(茅箭区和张湾区)的梅毒和淋病报告发病数平均占比分别为42.4%、53.4%。在报告为梅毒和淋病病例的职业为农民、家务及待业两类人群中,近十五年梅毒报告发病数合计平均占比为56.6%,近五年淋病报告发病数合计平均占比为50.3%。20~49岁年龄组人群的梅毒和淋病报告发病数平均占比分别为62.5%、86.9%。梅毒报告发病数中男性少于女性,淋病报告发病数中男性远多于女性。 结论 十五年来十堰市梅毒和淋病的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尽管性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形热依然不容乐观。提示在今后公共卫生服务中应强调更多关注流动人口及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努力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2.
[目的]介绍导航下经皮空心螺钉治疗Day II型骨盆新月形骨折脱位(crescent fracture dislocation of pelvis, CFDP)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21年12月对23例Day II型CFDP患者采用上述手术方法治疗。术前采用Mimics 17.0软件规划螺钉固定方式。术中采用骨科3D导航,安装示踪器后以患侧骶髂关节为中心完成导航的注册,获得新月形骨折线通过骶髂关节的相对位置。先在导航下将骶髂螺钉于新月形骨折前方固定骶髂关节,后于导航“泪滴”位下置入LC-Ⅱ螺钉。再以CLIC点为进针点与LC-II螺钉平行钻入第2枚螺钉。[结果]23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LC-II螺钉置入时间平均(2.3±0.3) min。术后6个月Majeed功能评分较术前显著增加[(87.3±1.6) vs (18.5±1.1), P<0.05]。影像方面,根据Gras分类螺钉安全置钉率为95.6%(22/23);根据Matta影像学标准骨折复位优良率为91.3%(21/23)。[结论]导航下经皮空心螺钉治疗Day II...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保乳术中癌组织、切缘组织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表达与调节性T细胞(Tregs)、新生血管微血管密度(MVD)表达的关系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至2011年收集的63例保乳术患者癌组织、切缘组织60例及正常乳腺组织标本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三组标本中IDO、Tregs、CD105标记的MVD(MVD-CD105)表达情况,数据分析在SAS 9.3软件包中处理,乳腺组织中IDO、MVD-CD105、Tregs阳性着色指数采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IDO、MVD-CD105、Tregs阳性表达率、生存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法;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乳腺癌组织中IDO、MVD-CD105、Tregs阳性表达率均显著的高于切缘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P0.05)。乳腺癌组织中的IDO阳性着色指数与MVD-CD105、Tregs阳性着色指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乳腺癌组织中IDO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71.11%显著的低于阴性患者的9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IDO表达水平显著的增高,并且与MVD形成有关,与患者的预后不良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构建一种白血病治疗药物甲氨蝶呤(MTX)的新载体,探讨其对MTX的负载效率及其缓释性。方法 采用动态光散射(DLS)和扫描电镜(SEM)对载体载药前后的粒径、电位及形貌进行表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MTX的含量。结果 平均粒径大小为1098 nm,Zeta电位为0.835 mV,载药后分别为1324 nm、0.727 mV,载药后粒径略有增加。MTX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未(13.44±2.13)%、(58.7±4.6)%。SEM显示,该载体载药前后均为球形结构,证明微球制备成功。体外释放研究表明,微球负载的药物释放明显减缓,游离药物在10 h内可完全释放,但此时微球中的药物释放量仅30.0%左右,72 h仅释放78.6%。结论 负载MTX的胆甾醇疏水改性普鲁兰(CHP)微球属于微米级,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和明显的缓释性。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西那卡塞在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8例血液透析治疗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磷结合剂、维生素D类似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西那卡塞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钙、血磷、iPTH水平、ALP水平变化及肾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3%(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钙均显著升高(P<0.01),血磷、ALP、iPTH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治疗前后BUN、Scr、K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甲状旁腺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2%(P<0.05).结论 西那卡塞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继发SHPT具有理想疗效,能够显著降低甲状旁腺激素,同时缩小甲状旁腺体积,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分析武汉市青山区社区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患者药物因素对跌倒的影响,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武汉市青山区4个社区608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为调查对象,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用药情况、跌倒发生情况等信息,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用药后跌倒发生的因素,建立跌倒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应用Bootstrap法验证模型效能。结果 608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中,152例(25%)发生用药后跌倒,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835,95%CI(1.228,2.742),P=0.003]、使用降糖药[OR=2.721,95%CI(1.727,4.286),P <0.001]、使用镇静催眠药[OR=1.948,95%CI(1.220,3.111),P=0.005]、使用降压药[OR=1.779,95%CI(1.119,2.829),P=0.015]、服用≥2种药物[OR=2.251,95%CI(1.309,3.869),P=0.003]、服药依从性差[OR=3.048,95%CI(1.926,4.824),P &l...  相似文献   
47.
目的:系统梳理我国儿童心理健康服务政策,探讨政策工具现状与不足,为政策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政策工具和客体两个维度构建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文本分析进行定性研究,结合政策工具和描述性统计分析进行定量研究。结果:116条政策文本单元中,政策工具维度,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最多(49.1%),环境型政策工具次之(31.9%),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最少(19.0%);政策客体维度,教育体系最多(57.8%),整体次之(22.4%),医疗体系、社区及外包服务的政策工具较少,分别占12.9%和6.9%;不同客体政策工具使用存在差异。结论:我国儿童心理健康服务政策内容缺乏连续性,政策工具使用重供给轻需求,环境型政策工具内比例失衡,政策客体集中在教育和医疗体系,政策环境有待改善。建议增加需求型政策工具,改变环境型政策工具结构,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已有服务提供和利用机制,努力构建联动一体化的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西那卡塞辅助治疗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2月湖北省黄石市爱康医院肾内科确诊且住院治疗的血液透析后SHPT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49例(西那卡塞联合骨化三醇冲击治疗)和对照组49例(规范骨化三醇冲击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激素(iPTH)]、甲状旁腺体积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47/49)高于对照组的81.64%(40/49)(χ~2=5.018,P=0.2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的血清钙为(2.29±0.26)mmol/L,钙磷乘积为(45.98±6.27)mg/dl,观察组的血清钙为(2.61±0.27)mmol/L,钙磷乘积为(47.65±6.41)mg/dl,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2.786、6.178,P<0.05);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观察组为(129.45±25.87)pg/ml、血磷为(1.03±0.06)mmol/L,对照组为(307.25±36.45)pg/ml、(1.65±0.08)mmol/L,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10.986,P=0.000;t=3.015,P=0.034);治疗后2组甲状旁腺体积均明显缩小,且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59.97±6.41)mm~3 vs.(129.37±8.58)mm~3,t=19.846,P=0.000];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4.08%(2/49),低于对照组的18.3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8,P=0.025)。结论西那卡塞辅助治疗血液透析后SHPT可促进iPTH降低及甲状旁腺体积缩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9.
黄国喜  陈丹 《河北医药》2016,(20):3118-3120
目的:探讨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对肝癌患者术中血液流变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且择期行肝癌微波消融术的肝癌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代替右美托咪定,比较2组患者入室后5 min(T0)、麻醉开始5 min(T1)、微波消融5 min(T2)以及手术结束时(T3)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 SpO2),比较2组患者平均术后恢复情况、苏醒期躁动以及拔管后寒战发生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SBP、DBP、肾上腺素水平变化无显著差异( P >0.05),而对照组T1、T2、T3时刻SBP、DBP、肾上腺素水平均较T0时显著升高( P <0.05);观察组患者HR在T1时间较T0降低( P <0.05),而其他时间与T0无差异( P >0.05),而对照组患者T2、T3、T4时间HR均较T0显著升高( P <0.05);对照组T2、T3、T4时间SBP、DBP、HR、肾上腺素水平均显著高于观察组( P <0.05);2组患者各时间点SpO2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无显著差异( P >0.05),而观察组拔出喉管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对照组患者苏醒期躁动以及拔管后寒战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对照组患者高血压、心动过速以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 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能够有效削弱围术期不良刺激时的心血管反应,有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轻术后高血压、心动过速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能够减少苏醒期躁动、拔管后寒战的发生率,减轻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0.
184对反复流产史夫妇的染色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 18 4对反复流产史夫妇的外周血做淋巴细胞培养 ,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 ,染色体结构异常是导致流产、死胎、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