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00篇
内科学   341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1001篇
预防医学   232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69篇
  4篇
中国医学   124篇
肿瘤学   2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脑卒中患者出现偏瘫时,由于骨组织失去了机械应力的作用,骨细胞活性增强,骨组织被吸收,易发生骨质疏松。而骨质疏松易致骨折,明确两者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早期的诊断指标,对于早期预防及药物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2.
王雯 《中国美容医学》2013,(23):2313-2315
目的:旨在探讨两步法根管预备和常规一次根管预备对于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根管预备,观察术后急症的发生率。结果:共19例患牙发生根管治疗诊问急症,其中常规根管预备组15牙(19%)、两步法根管预备组4牙(5.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步法根管预备的总有效率为94.5%,常规根管预备组为81%,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两步法根管预备可以减少术后肿胀等临床急症,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3.

目的  采用改良分次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家兔肌腱干细胞,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并进行诱导分化及鉴定。方法  无菌条件下取出家兔髌腱组织,分别运用改良的分次酶消化法和酶消化后低密度稀释接种法进行分离、培养、传代,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特征并绘制两种方法的生长曲线,通过流式细胞鉴定仪检测肌腱干细胞表面抗原标志物的表达,取P3-P4代肌腱干细胞向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诱导分化并鉴定。结果  改良的分次酶消化法较酶消化后低密度稀释接种法细胞增殖速度加快,形态均一,杂质细胞少。分离出的肌腱干细胞表面抗原标志CD90、CD44呈阳性,而CD34、CD14呈阴性,证实之前分离的细胞为肌腱干细胞。鉴定出肌腱干细胞具有向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分化能力。结论  采用改良的分次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兔肌腱干细胞简单易行,肌腱干细胞生长及传代速度可观,活性良好,纯度较高。另外,肌腱干细胞的成功分离培养,也为肌腱相关疾病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基于核酸试纸条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蜡样芽胞杆菌entFM毒素基因的方法。 方法 煮沸法提取蜡样芽胞杆菌DNA,以蜡样芽胞杆菌entFM毒素基因作为靶基因,采用NCBI primer-BLAST 5.0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并通过克隆转化鉴定PCR产物,建立并组装核酸试纸条,评价核酸试纸条的特异性、灵敏度和稳定性。 结果 蜡样芽胞杆菌DNA浓度为300 mg?L-1,纯度约为1.60。PCR产物阳性条带经切胶回收、克隆转化和测序比对,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登记的entFM相似性为100%。在pH值7.0条件下,每100 μL 胶体金溶液加入3.3 μg链霉亲和素浓度标记,质控线浓度为1.8 g?L-1,检测线浓度为1 g?L-1时,硝酸纤维素膜上质控线与检测线均可与PCR产物反应出现清晰的红色条带。按照最适条件组装成核酸试纸条,PCR产物6 μL,样品展开液100 μL,检测10 min后可观察结果。核酸试纸条特异性与电泳结果一致,仅蜡样芽胞杆菌为阳性结果,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大肠埃希菌和沙门氏菌皆无交叉反应,为阴性结果;灵敏度检测,核酸试纸条DNA质量浓度同时降至10-3 mg?L-1仍可准确检测,普通PCR电泳结果显示DNA质量浓度同时降至10-1 mg?L-1出现目的条带,核酸试纸条比普通PCR灵敏度提高100倍;稳定性检测,核酸试纸条在第6、9和12个月进行检测稳定性一致。 结论 建立的核酸试纸条检测蜡样芽胞杆菌entFM毒素基因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具有良好稳定性,适用于快速鉴别蜡样芽胞杆菌entFM毒素基因。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基于多重PCR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蜡样芽胞杆菌nhe、cytK和entFM 3种毒素基因的方法,并评价其效能。 方法 煮沸法提取蜡样芽胞杆菌DNA,以蜡样芽胞杆菌nhe、cytK和entFM特异性毒素基因作为靶基因,采用NCBI primer-BLAST 5.0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体系。建立三重PCR检测体系,并检测其特异性、灵敏度和稳定性。 结果 煮沸法提取蜡样芽胞杆菌DNA,浓度为227 mg·L-1,纯度为1.50~1.60。采用多重PCR体系同时检测蜡样芽胞杆菌3种毒素致病基因,于退火温度56 ℃时,蜡样芽胞杆菌基因引物nhe499的扩增片段为499 bp,基因引物cytK191的扩增片段为191 bp,基因引物entFM363的扩增片段为363 bp。PCR体系扩增蜡样芽胞杆菌3种毒素基因后条带清晰明亮,且无非特异性条带,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无扩增,表明蜡样芽胞杆菌基因引物nhe499、cytK191和entFM363特异性强;3种引物在同一反应体系中互不干扰。灵敏度检测,多重PCR体系最低检测限可同时达到10-1 mg·L-1;稳定性检测,多重PCR体系自制备起每6个月检测稳定性一致。 结论 建立的多重PCR检测体系对于蜡样芽胞杆菌nhe499、cytK191和entFM363 3种毒素基因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结果准确稳定,检测体系具有良好稳定性,适用于快速检出蜡样芽胞杆菌的3种不同致病毒素基因。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心脏破裂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0例心脏破裂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6例成活,4例死亡。结论:早期诊断、紧急开胸探查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小儿厌食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方法对诊疗过的124例厌食患儿的疾病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124例厌食患儿中有55例有反复呼吸道感染表现,占发病总人数的47.5%,且根据患儿身体基础情况进行对症处理,减少呼吸道感染反复出现后,厌食缓解。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可引起小儿厌食。  相似文献   
88.
沈滨 《中国医药指南》2014,(21):226-227
目的评价肠内营养支持对颅脑创伤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对颅脑创伤手术后患者实施经鼻胃管4 h均匀、持续泵注肠内营养制剂(全营养素),以低剂量适应,逐渐增加至足量,共治疗2558 d(平均36 d)。定期检测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并对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在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的降低程度上,肠内营养组患者明显低于静脉营养组,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均未发生相应的消化道并发症,其肝肾功能及糖脂代谢等,均无明显异常。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同胃肠外营养相比较,辅助治疗效果较好,较少发生并发症,可有效提高颅脑创伤手术后患者的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重症颅内感染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颅内感染患者20例,通过采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的方法,并结合综合护理的方式,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综合疗效。结果在20例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中,留置引流管的时间为7~22 d,平均时间为12 d,在8 d之后体温正常,临床治愈16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3例。结论通过采用人性化的护理与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重症颅内感染的整体疗效具有很好的帮助,能起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0.
<正>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已成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1]。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可减少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对血管刺激性小,并且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便于肢体活动,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而且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2]。临床上,我们经常使用双侧上肢及足部静脉进行静脉穿刺,但这些部位血管难以穿刺时,我科经常选用头皮静脉进行静脉保留,自2008年5月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