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9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16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155篇
预防医学   163篇
药学   89篇
中国医学   130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例1,男,19岁,主因“反复腹泻、恶心、呕吐半年,加重半个月”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恶心、呕吐,收入我科住院。入院行腹部超声检查:腹水、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结肠镜检查:慢性结肠炎?病理:慢性炎症;诊断为炎症反应性腹水,经治疗好转后出院。半月前劳累后再次出现腹泻、恶心、呕吐,脐周阵发性疼痛,为进一步诊治再次入院。既往体健,无特殊接触史。  相似文献   
72.
颅内外搭桥治疗海绵窦段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结合文献对海绵窦段颈内动脉瘤的手术方式、手术指证及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13例海绵窦段动脉瘤患者,其中大型、巨型动脉瘤12例,中型1例.13例均行颅内外高流量搭桥及动脉瘤孤立术.结果 术后检查搭桥血管12例通畅,1例闭塞.8例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5例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2例恢复到GOS评分4分,3例3分.动脉瘤均不显影,CT上可见血栓形成.结论 颅内外搭桥辅助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孤立术是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应用血管搭桥治疗颅内复杂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39例颅内复杂性动脉瘤患者中11例患者有动脉瘤破裂,Hunt-Hess分级分别为I级和Ⅱ级.28例未破裂动脉瘤以头痛、脑神经压迫和脑缺血发病.用大隐静脉移植搭桥10例,桡动脉移植搭桥13例,颞浅动脉搭桥10例,枕动脉搭桥6例.搭桥动脉与接受动脉的血管吻合:大脑中动脉24例,小脑后下动脉5例,大脑后动脉P2段4例,大脑前动脉A2远端2例,椎动脉V5段2例,颈内动脉1例,小脑前下动脉1例.移植血管与供血动脉的吻合:颈外动脉19例,大脑中动脉8例,大脑前动脉A2段2例,椎动脉V3段2例,颈内动脉C2段1例,后交通动脉1例.另外6例枕动脉搭桥,无近心端血管吻合.在搭桥血管完毕后,将动脉瘤近心端和远心端的供血动脉结扎或夹闭,行动脉瘤孤立术.对19例有压迫脑神经或颅内占位的高颅压的患者,将动脉瘤切除.结果 35例术后恢复良好,3例出院后需要照顾,1例术后9 d死于脑干梗死.35例术后脑血管造影检查,34例移植搭桥血管畅通,动脉瘤消失;1例吻合血管未通,但无神经功能缺失表现.结论 血管搭桥可作为治疗难治性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74.
颌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缺血的临床文献鲜有报道,近期我们成功完成1例桡动脉移植颌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5.
目的建立Fuld物体记忆测验(Fuld object memory evaluation,FOM)量表的北京城乡老年人常模,并分析其在筛查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mve impairment,MCI)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城乡60岁及以上居民715名,其中健康人504名(男230名,女274名)及MCI患者211例(男94例,女117例),对其进行FOM测验和其他多种神经心理量表检查。神经内科医师结合临床和纵向资料根据相应诊断标准明确诊断,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人常模各年龄段界限值:60~70岁15分,70岁以上组14分;首次回忆得分筛查MCI的界限值为6分。结论 FOM能检出患者以记忆为主的认知功能障碍,操作简便,敏感度适中,可作为临床和流行病学筛查MCI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颅内大脑中动脉远端梭形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大脑中动脉远端梭形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多发1例,单发3例。巨大血栓性动脉瘤2例,动脉硬化性动脉瘤2例。均采用扩大翼点入路,取颞浅动脉作为移植血管,行动脉瘤远近端动脉和移植血管的端侧或端端吻合。吻合成功后行动脉瘤孤立或切除术。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以便及时发现术中脑缺血。结果动脉瘤切除2例,孤立2例。影像学复查显示无脑梗死,搭桥血管通畅。术后发生一过性口角抽搐1例,治疗后消失;双侧动眼神经麻痹1例,与手术牵拉有关。随访8~14个月,均恢复,无神经功能障碍。结论颅内动脉搭桥手术难度较大,术前精确评估动脉瘤及其周围血管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手术计划,可有效的治疗巨大难治性动脉瘤。  相似文献   
77.
荒漠药用植物刺山柑产地适宜性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荒漠药用植物刺山柑产地适宜性。方法:应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TCMGIS)",以新疆东部吐鲁番地区及新疆南部野生刺山柑分布区的生态因子为依据,分析刺山柑在全国适宜产地。结果: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5省区分布着刺山柑的适宜产区,共包括183个县市,总面积为1 251 361 km2。其中新疆北疆东部和新疆南部、内蒙古阿拉善高原、甘肃河西走廊北部、宁夏中北部是刺山柑适宜分布集中区。结论:刺山柑适宜区分析结果覆盖了第3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记载的全部区域,并且与历代本草记载的刺山柑产地及现代刺山柑引种的成功实践相吻合,对荒漠药材刺山柑的引种栽培及科学区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8.
徐韶杰  董稚明 《疑难病杂志》2010,9(6):430-432,F0003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和宫颈内瘤样变(CIN)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及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IHC)S-P法检测92例宫颈鳞癌及癌旁正常宫颈组织和40例CIN组织中PTEN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宫颈鳞癌组PTEN阳性表达率为19.57%,CIN组为42.5%,癌旁正常宫颈组为97.83%,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INⅠ级、Ⅱ级、Ⅲ级PTE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35.71%和18.18%,CINⅠ级与CINⅡ、Ⅲ级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Ⅱ级、Ⅲ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N在宫颈鳞癌组中的表达随TNM分期的上升而下降(P<0.05),而在不同年龄和组织学分级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进展PTEN的表达呈下降趋势,提示PTEN表达降低是宫颈癌进展过程中的早期事件,也是宫颈组织恶变的信号。  相似文献   
79.
刘昕 《吉林医学》2010,31(27):4732-4732
目的:探讨应用泮托拉唑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入住监护病房的64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泮托拉唑;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法莫替丁。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7123,P<0.01);两组都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早期应用泮托拉唑,可显著降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降低了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0.
刘蕴纯  马丽杰  韦红 《中国医刊》2012,47(11):23-26
疼痛是伴随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生理和心理等因素复杂结合的主观感受.这一定义强调了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它包括两个成分:一是伤害刺激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二是个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并伴有较强烈的情绪色彩,表现为一系列的躯体运动性反应和植物内脏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