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探讨FK506结合蛋白51(FKBP5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40例乳腺癌(包括导管内癌和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源自西安艾丽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芯片和山东省立医院病理科)和作为对照的21例乳腺纤维腺瘤(源自山东省立医院病理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Eli VisionTM法检测其FKBP51及AR、ER、PR、HER-2、P53、Ki-67的表达,分析乳腺肿瘤中FKBP5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FKBP51在乳腺癌中表达阳性率为36.4%,明显低于乳腺纤维腺瘤(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乳腺纤维腺瘤、导管内癌和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中FKBP5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43.5%和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在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FKBP51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呈负相关(β=-1.156,P=0.023;r=-0.302,P=0.001);与PR指数呈正相关(β=1.210,P=0.000);与临床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以及AR、ER指数不相关(P>0.05)。结论 FKBP51高表达的乳腺癌细胞预后较好,有可能作为乳腺癌治疗和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分析山东省HIV夫妻间传播途径及影响因素,为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山东省1992~2009年12月31日常住山东省内HIV夫妻间传播的感染者为对象,并选取101个单阳家庭作对照进行调查.结果 发生夫妻间传播有90例,其先感染者一方与101例单阳夫妻感染途径比较:x2=3.1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x2=17.62,P<0.01),分居情况(x2=5.75,P<0.05)是夫妻间传播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水平低(OR=1.672),同居(OR=2.877)是影响夫妻传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对HIV感染者相关知识的教育,杜绝无保护性行为是防治HIV夫妻间传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降压治疗对高龄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183例80岁以上的高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4例和对照组89例。治疗组给予吲哒帕胺单用或联合使用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观察期1年。采用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基础上略加修改的认知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检测。结果:治疗组MMSE总分、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力以及语言能力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提高,治疗前后改变率分别为(0.53±0.14)%、(0.74±0.17)%、(1.28±0.10)%以及(0.55±0.09)%,而对照组MMSE总分、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力以及语言能力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改变率分别为(-2.49±0.52)%、(-3.53±0.66)%、(-11.92±3.64)%以及(-2.85±0.6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507,1.853,3.154,1.611;P分别=0.021,0.015,0.000,0.019)。两组回忆力治疗后均下降,以对照组下降率显著大于治疗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9,P=0.000)。两组治疗后记忆力下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7,P=0.432)。结论:降压治疗对高龄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损伤有延缓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4.
CCN1由381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4个独立结构模块,富含38个保守半胱氨酸的基质信号蛋白,近年来发现该信号蛋白在炎症反应、损伤修复、血管生成、肿瘤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各种疾病中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其生物学特性和在疾病中的信号转导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将肠道病毒71型(EV71)临床分离株接种小鼠观察其致病特点.方法 将6株EV71临床株分别腹腔接种1日龄BALB/c小鼠,观察小鼠表现以及脑、肺脏、骨骼肌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组织中病毒抗原和基因片段.结果 临床分离的6株EV71(C4亚型)接种1日龄小鼠均出现病症,其中JN200804株实验小鼠症状较重,小鼠脑组织和骨骼肌可观察到细胞空泡变性、淋巴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JN200804株感染组小鼠脑内检测到EV71抗原和基因片段.结论 6株EV71临床株均可感染小鼠并致病,重者出现松弛型麻痹并死亡,轻者出现震颤、麻痹但可恢复至正常.  相似文献   
56.
目的制备高纯度的B细胞活化因子(BAFF)可溶性突变体(smBAFF)蛋白,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41a/smBAFF在大肠杆菌BL21中经IPTG诱导表达smBAFF蛋白,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表达产物,超声碎菌,提取包涵体,Ni2+-NTA亲和层析纯化,复性,鉴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经鉴定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为1.7×104的外源蛋白smBAFF,经Ni2+-NTA亲和层析纯化出该重组蛋白,复性后的smBAFF与B细胞具有较高的亲和力,但失去共刺激B细胞增殖的能力,且能竞争性抑制天然sBAFF的作用。结论成功制备具有B细胞结合活性而失去刺激B细胞增殖活性的smBAFF,为以smBAFF为靶向载体在B细胞恶性增殖性和异常活化性疾病治疗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降压治疗后续效应对老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老老年高血压患者194例,5年降压治疗期间治疗组(105例)单用吲达帕胺或合用培哚普利降压治疗,对照组(89例)单用吲达帕胺安慰剂或合用培哚普利安慰剂。主试验结束后进行2年开放治疗,患者自主服药,不对其进行干预,定期随访。开放治疗始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开放治疗期间治疗组死亡18例(16.67%),对照组14例(15.73%),两组病死率相比,P>0.05。开放治疗起始,治疗组MMSE总分、定向力、即刻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语言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开放治疗末,两组MMSE总分、定向力、即刻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记忆力、语言能力评分均低于开放治疗始(P均<0.01)。治疗组MMSE总分、定向力、即刻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评分变化率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对老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其后续效应可以延缓患者认知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58.
目的 通过全基因组扫描和关联分析,查找与孤独症相关联的遗传位点.方法 选择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ABI)的Linkage Mapping Set 2.5套装试剂盒,用DNA混合池的方法对孤独症核心家系(患儿组与患儿父母组)和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全基因组扫描;使用CLUMP软件和SPSS 12.0软件对等位基因频率进行比较.结果 患儿组与正常对照组或患儿父母组在染色体1、4、7上的1p36.31、4q13.3、4q35.1、7p21.3区域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山东省人群孤独症患者在1p36.31(D1S214)、4q13.3(D4S392)、4q35.1(D4S1535)、7p21.3(D7S513)区域存在关联位点.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针刺引起的脑功能活动区域信号变化的可重复性。方法 选择无任何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的健康志愿者12名(针刺组),利用fMRI技术分别针刺足三里穴(ST36)、太溪穴(KI3)及非穴位对照点进行5次完全相同的功能磁共振扫描,以右手对指运动作为对照组,通过计算组内相关系数来对比针刺与对指运动fMRI的可重复性。结果 12名志愿者中,10名完成了全部扫描过程,对数据完整的10名志愿者的数据进行分析。针刺足三里穴(ST36)、太溪穴(KI3),针刺组中脑功能区活动平均信号变化有着相似的模式,针刺非穴位点引起的脑功能区激活模式与针刺上述两穴位点明显不同;定量比较对指运动及针刺三点引起的脑功能信号变化的可重复性,对照组组内相关系数明显高于针刺组(P<0.05)。结论 与对指运动对照组比较,针刺fMRI引起的脑功能活动区域信号变化可重复性较差。  相似文献   
60.
目的    研究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外周血CD81、CD4的表达,探讨CD81对患者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择HCV感染患者55例(感染组),健康对照25例(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CD81、CD4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 2(IL 2)的含量, RT-PCR法检测血清中HCV RNA的含量。结果    感染组CD81分子的表达水平与血清中HCV RNA的含量呈正相关(r=0.474, P<0.01)。感染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81+细胞和CD3+CD4+T细胞中CD3+CD4+CD81+T细胞的数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二者呈正相关(r=0.581, P<0.01);感染组CD3+CD4+T细胞的数量和血清中IL 2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两者呈正相关(r=0.378,P<0.05)。结论    HCV感染后,HCV RNA的持续存在可能促进细胞表面CD81分子的表达;CD81分子高表达的同时,伴随CD3+CD4+T细胞数量降低,且分泌的细胞因子IL-2减少,参与患者机体的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