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43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8篇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目的了解门诊静脉采血患者采血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本院2017年3月~2017年4月200位门诊静脉采血患者静脉采血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门诊静脉采血患者采血相关知识得分为15. 46±3. 24分;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以往静脉采血次数是门诊静脉采血患者采血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P 0. 05); 96%的调查者有既往采血经历; 40. 5%的调查者做过静脉采血相关知识宣教,其中有83. 3%的人接受过护士的相关知识宣传教育。结论门诊静脉采血患者采血相关知识的掌握不够充分,医护人员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加强对患者及家属检验前的健康教育,提高病人采血准备工作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检验标本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132.
赵巍  刘宇  孙静 《河北医学》2013,(8):1131-1134
目的:了解密云地区冠心病家庭照顾者二级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73对冠心痛患者及其居家主要照顾者。使用问卷法进行资料的收集,调查冠心病患者主要家庭照顾者的二级预防知识。结果:冠心痛家庭照顾者二级预防知识的得分与冠心痛患者的二级预防知识和行为的得分呈正相关;照顾者的日常保健知识知晓率高,而治疗性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低,文化程度低、居住于山区的照顾者其二级预防知识的得分低。照顾者的知识得分与照顾者年龄,性别,患者对家庭照顾者的依赖度,与患者的关系和照顾时间和家庭观念的强弱无关联。结论:应加强冠心病患者家庭照顾者二级预防知识的宣教,充分发挥家庭、照顾者的作用,在提高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知识和行为的同时也要提高家庭照顾者的相关知识水平,从而促进冠心病患者的二级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男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对出院后恢复性生活的顾虑.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12年4~5月收住北京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心脏科的92例男性AC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入院诊断不同,将患者非为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结果 有78.3%的患者对出院后恢复性生活存在各种顾虑,急性心肌梗死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对恢复性生活的顾虑在“担心性生活时发生心绞痛”(P=0.006)和“对配偶的负罪感”(P=0.010)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7%的ACS患者希望获得关于恢复性生活方面的指导.结论 男性ACS患者普遍对恢复性生活存在顾虑,担心性生活对心脏的影响是导致顾虑的主要原因.医护人员可结合文字材料或健康讲座等形式对其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4.
目的:调查和分析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现状,为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中文版评判性思维倾向调查量表(CTDI—CV)对北京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16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CTDI-CV总分为(236.72±33.34)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各特质均为中等水平。不同年龄中,30~39岁与≥40岁两组年龄段的“开放思想”特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与未接受过评判性思维培训的急诊科护士“开放思想”“自信心”和“分析能力”3个特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评判性思维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有待提高;急诊科管理者须加强相关方面培训。  相似文献   
135.
目的:评价短期培训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术中压疮认知和预防术中压疮相关护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62名在职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患者术中压疮知识和预防术中压疮相关护理行为的现状调查,并进行为期2个月的术中压疮知识与防范行为培训。培训方法包括教学培训、行为演示、发放宣传材料等。比较培训前、后的问卷调查结果并评价培训效果。结果:实施培训后,该手术室护理人员术中压疮相关知识得分及预防术中压疮相关护理行为得分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有效的培训可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术中压疮相关知识水平,促进其形成预防术中压疮的安全护理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36.
目的:了解脊柱术后患者支具佩戴的依从性现状及其对支具佩戴的认知情况,为提高患者术后佩戴支具的依从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电话采访的方式对100例脊柱术后需要佩戴支具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支具佩戴依从性及对于支具佩戴的认知状况。结果脊柱术后患者中支具佩戴依从性高者占41%,依从性中等者占47%;100例患者中,80%以上对“不能够接受自己所患疾病”、“认为没有必要佩戴脊柱支具”、“不愿意遵从医嘱佩戴支具”表示明确否定态度。不同依从性的患者对认为没有必要佩戴脊柱支具、对于脊柱手术后下床活动心存恐惧、佩戴支具不舒适的认知存在差异(χ^2分别为25.475,16.288,20.017;P<0.05)。结论脊柱术后患者支具佩戴依从性不高,与患者的各种不良认知有关,临床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存在的各种不良认知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工作,以增加脊柱术后患者支具佩戴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北京后海酒吧从业人员对艾滋病及国家相关预防工作的态度,为进一步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方法,对北京后海酒吧14名从业人员进行深入访谈,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主题.[结果]多数后海酒吧从业人员认为艾滋病比较可怕,但对艾滋病病人愿意给予同情、理解、关爱和帮助,愿意参与国家艾滋病预防工作.对国家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改进建议包括:从小教育、规范法律法规制定、加大国家投入力度.[结论]持续、有效的艾滋病知识培训可减轻后海酒吧从业人员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减少歧视态度,并自觉参与国家艾滋病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38.
目的 评价视频自学(VSI)与传统课堂教学(TCI)对公众心肺复苏(CPR)技能获得与保持的效果.方法 采用荟萃分析(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等数据库,收集公众CPR培训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应用RevMan 4.3软件进行敏感性和异质性分析,计算综合效应.结果 共纳入10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据meta分析结果显示,VSI组与TCI组CPR技能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9,95%CI(0.44,3.75),P>0.05].敏感性分析显示,研究对象年龄≥40岁者,VSI组CPR技能合格率明显优于TCI组[OR=4.66,95%CI(1.12,19.32),P<0.05].培训结束后2~3个月,VSI组CPR技能保持率优于TCI组[OR=2.25,95%CI(1.45,3.50),P<0.05];而培训结束后6~12个月,两组CPR技能保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55,95%CI(0.75,3.21),P>0.05].结论 VSI有利于年龄较大(≥40岁)者学习和掌握CPR技能;VSI比TCI更有利于公众短期CPR技能的保持,但对长期技能的保持效果并不能确定.建议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以进一步验证VSI对CPR技能的长期保持效果.  相似文献   
139.
目的 了解术前患者对麻醉知识的了解情况及需求意愿,为临床进行术前健康教育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在手术前1 d对322例择期手术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多数患者对麻醉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全面并且希望了解.其中,不同学历的患者在麻醉步骤知识的需求、麻醉体位知识的需求及宣传教育方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手术的患者与再次手术的患者在因麻醉引起的术后不良反应的知识及回到病房后的注意事项知识需求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术前患者对麻醉知识的需求不同,应完善术前访视内容,采用多样化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增加麻醉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减少其患者术前对麻醉产生的顾虑.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探讨北京市社区骨干护士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为开展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54名北京市各区县社区骨干护士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社区骨干护士掌握最好的知识和技能依次是:无菌技术,现场心肺复苏,居家导尿技术,现场止血包扎,居家灌肠技术;掌握最差的知识和技能依次是:在社区护理研究中如何处理数据,在社区护理研究中如何撰写论文,在社区护理研究中如何进行科研设计,在社区护理研究中如何选题和呼吸机依赖病人的居家护理。结论社区骨干护士对专业发展中的科学研究方法知之甚少,对居家病人的专科护理技能掌握较少,在继续教育过程中应该加强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