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6篇
内科学   12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53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推拿、针灸对腰椎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110例腰椎骨质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实验组给予中药联合推拿、针灸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推拿、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腰疼情况以及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实验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36%和7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推拿、针灸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明显,患者腰部疼痛明显减轻,适合在临床治疗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结核性腹膜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某院收治的结核性腹膜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住院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结核性腹膜炎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时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结核性腹膜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结核性腹膜炎住院治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疾病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可有效预防治疗后再次复发,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3.
鲁雁秋  唐圣权  王静  陈耀凯  池祥波 《重庆医学》2021,50(14):2393-2397,2401
目的 了解重庆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在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疗效、免疫重建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法 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对该中心HIV感染者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并与实验室检测结果匹配.对HIV感染者人口学特征、HIV RNA抑制率、CD4+T淋巴细胞数、重要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有2049例HIV感染者完成了调查问卷,其中有1205例实验室数据较完整.该研究中,青年男性比例为83.8%,性传播比例达86.4%,其配偶及子女检查率均小于30.0%;第0、24、48、72、96、120、144、168、192、216、240周的CD4+T淋巴细胞数每个微升可达250个左右,病毒学抑制率在90.0%左右;启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后,HIV感染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以及肝肾功能异常,以轻中度为主,随着ART时间的延长,异常率越来越低.结论 重庆市HIV感染者ART疗效尚可,"晚发现、晚诊断"现象仍普遍存在,扩大筛查、提高检测覆盖率是控制疾病传播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64.
近年来随着临床细菌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中药抗菌药物成为了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传统中药高良姜富含多种抗菌活性成分,其中黄酮类、二芳基庚烷类、挥发油等成分经抑菌实验研究证实均具有较理想的抗菌作用,并且与抗生素联用时有协同增效作用。综合近年高良姜抗菌作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从其主要抗菌成分、抗菌效果以及应用前景进行整理分析,为其抗菌机制的深入研究、临床应用及产品开发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依赖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简称依R菌)Rv0341抗体阳性初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纳入42例依R菌Rv0341抗体阳性的初治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组,45例依R菌Rv0341抗体阴性的初治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症状、X线影像学表现、痰结核分枝杆菌和依R菌培养阳性率、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咳痰、咯血、气促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X线影像学表现研究组病变更多累及双肺及多个肺野(P<o.05),对照组病变更多局限于单肺和一个肺野(P<o.05),且研究组出现空洞的比率高于对照组(P<o.05);在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痰依R菌培养阳性率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治愈、好转率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治疗无效的比例也低于研究组.结论 依R菌Rv0341抗体阳性初治肺结核患者具有临床症状重,病变范围广,易出现空洞,依R菌培养阳性率较高,治疗效果欠佳的特点、.  相似文献   
66.
曹培明  杨梅  沈明 《重庆医学》2016,(19):2703-2705
中国是耐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MDR‐TB)和广泛耐药结核病(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XDR‐TB),是目前结核病控制工作中遇到的重大挑战和主要障碍。2010年中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每年约有10万例新发MDR‐TB患者,XDR‐TB更是占据所有菌株的2.1%[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交通越来越便捷,人口流动加速,加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率升高,使得耐药菌株不断增多,传播更快更广,MDR‐TB和XDR‐TB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临床治疗带来严峻的挑战[2]。有学者提出老药再用,并发现一些古老的抗菌药物在治疗耐药性细菌感染疾病中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效果[3]。本文对复方磺胺甲噁唑(SMZ .Co )治疗MDR‐TB和 XDR‐TB 的临床应用新进展作一综述,旨为MDR‐TB和XDR‐TB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7.
颜保松  王静  罗杰  陈鸣  邓少丽 《重庆医学》2016,(14):1902-1905
目的 探寻对肺结核有潜在诊断价值的miRNA标记物.方法 以健康组、肺炎组和肺癌组作为对照组,以肺结核患者作为肺结核组,采用qRT-PCR技术检测并分析8种miRNA(miR-21、miR-29a、miR-101、miR-378、miR-146a、miR-223、miR-361-5p和miR-424)在44例肺结核组和98例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差异.选取合适的miRNA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筛选并建立回归方程,通过ROC曲线评价该方程的诊断效能.结果 Logistic回归筛选出3种对肺结核诊断有意义的miRNA分子即miR-101、miR-223和miR-424,ROC曲线分析显示这3种miRNA的组合对肺结核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AUC=0.939,诊断特异性为81.63%,灵敏性为90.91%.结论 miR-101、miR-223和miR-424可作为肺结核潜在的有诊断价值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68.
目的雷帕霉素(rapamycin)已被报道可以促进记忆性CD8~+T细胞,包括效应性记忆(effector memory)CD8~+T细胞及中央记忆性(central memory)CD8~+T细胞的分化,但是其对组织常驻(tissue resident)CD8~+记忆T细胞的调控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索雷帕霉素对小鼠组织常驻CD8~+记忆T细胞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野生型小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雷帕霉素处理组。向其输注能够特异性识别LCMV抗原gp33-41的P14细胞(CD8~+T细胞),而后利用表达LCMV gp33-41的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利用流式染色技术检测和比较2组小鼠在不同时间点的血液、淋巴结以及肺脏中抗原特异性CD8~+记忆T细胞的比例和数量以及相应的表面分子、胞内细胞因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雷帕霉素处理组的外周血、引流淋巴结以及肺组织内的抗原特异性CD8~+记忆T细胞均显著增多,同时发现外周血中CD8~+记忆前体细胞比例增多,淋巴结中的中央型CD8~+记忆T细胞比例及数量增多、CD8~+记忆T细胞的功能增强,肺脏组织常驻CD8~+记忆T细胞的CD103和CD69的表达上升。结论感染流感病毒后,持续低剂量给予雷帕霉素能够抑制mTOR信号从而提高组织特异性常驻CD8~+记忆细胞的形成和维持,这为新型流感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9.
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 1,PSGL-1)是存在于T淋巴细胞等细胞表面的一种跨膜糖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不仅参与炎症的形成与发展,参与肿瘤细胞的生长与转移,还具有广泛的抗微生物活性。近年,研究发现PSGL-1对HIV感染具有抑制作用,是HIV的限制性因子,也是潜在的HIV治疗新靶点。本文对PSGL-1及其生物学作用,以及PSGL-1在HIV感染过程中表达、抑制作用与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1例误诊为腹腔结核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病例的临床资料,了解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的临床特征及确诊方法,以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误诊为腹腔结核的诊疗过程,结合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治疗措施与临床疗效。结果:该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有持续性腹腔积液,影像学改变提示肠道病变,内镜检查提示回盲部病变,疾病初期考虑为腹腔结核,予以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未取得持续性疗效,且临床症状逐渐加重,再次行内镜检查,病理活检提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临床症状很快缓解。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困难,在抗结核治疗效果欠佳,尤其是血常规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时要考虑该病可能,病理活检可以明确其诊断,糖皮质激素治疗该病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