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6篇
  5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5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81.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实性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肿瘤科125例肺部实性占位性病变患者行C 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资料,统计穿刺成功率、诊断准确率及误诊率,观察和分析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25例患者124例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99.2%;121例穿刺结果与临床最终诊断符合,诊断准确率为96.8%,其中肺部恶性病变104例,一次穿刺诊断阳性率为95.2%(99/104),5例患者二次穿刺或手术确诊.125例患者中27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1.6%(27/125),其中气胸发生率为8.0%(10/125)、咯血发生率为8.0%(10/125).多因素分析显示,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病灶大小、有无基础肺疾病等因素有关,结节直径越小,术后咯血发生率越高(P=0.002),合并基础肺疾病,术后气胸发生率越高(P=0.013).气胸及咯血发生率与性别、年龄、吸烟史及病灶距离胸壁的距离等因素无关(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明确肺部实性占位性病变性质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早期营养及心理干预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月在该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6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同步放化疗及常规的营养、心理治疗.研究组在同步放化疗基础上,接受早期营养及心理干预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质量变化、营养状态、焦虑、抑郁情况及近期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体质量、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体质量、营养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A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营养及心理干预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降低营养不良风险,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83.
王莹莹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0):3052-3055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全球第 1 位,其发病病例占总恶性肿瘤病例的11.6%,死亡病例占总癌症死亡病例的 18.4%[1].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发病的 85%,远期预后很差,5 年生存率不超过 15%[2].因此,选择最佳方案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的一大难题.除了传统化疗外,目前主要治疗方案包括针对敏感基因突变的多种靶向治疗、针对程序性死亡受体(PD-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 1 (PDCDL1 ,也称 PD-L1 )的免疫治疗、抗肿瘤血管生成,以及这些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其中抗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与免疫检测点抑制剂的联合具有协同效应,也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颇有前景的治疗方案之一.本文就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治疗及二者联合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4.
李明  陈绪元 《西部医学》2003,1(4):337-338
目的 评价斯奇康与顺铂对照治疗肿瘤合并胸水的疗效和毒性。方法 将 38例肺癌合并胸水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组。治疗组 19例 ,胸腔内注射斯奇康 10 mg、地塞米松 10 mg;对照组 19例 ,胸腔内注射顺铂 80 mg、地塞米松 10 mg。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 (CR) 4 2 .1% ,部分缓解 (PR) 4 2 .1% ,有效率 (CR+PR) 84 .2 % ;对照组完全缓解10 .5 % ,部分缓解 6 3.2 % ,有效率 73.7%。两组完全缓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 =4 .886 ,P<0 .0 5 )。结论 斯奇康治疗肺癌合并胸水疗效肯定 ,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85.
李妮  邓泽虎  田福华 《重庆医学》2016,(21):2929-2932
目的:评价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紫杉醇(PTX)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3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仅接受肺肿瘤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A组),10例接受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再行PTX联合顺铂(TP方案)化疗(B组),13例仅接受TP方案化疗(C组)。以接受化疗21d为1个评价周期,每1个周期评价不良反应,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35例患者随访6个月,均可评价不良反应,34例可评价近期疗效。A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B组、C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4个周期后,A组和B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6.7%、80.0%,临床获益率分别为83.3%、90.0%,均高于C组的23.1%和5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与PTX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均较单纯PTX化疗的有效率、临床获益率高,且安全、微创、不良反应轻,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6.
李妮  冉建波 《河北医学》2016,(2):198-201
目的:对消癌平联合CPT-11 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 两组患者均采用伊立替康( CPT-11)化疗方案,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消癌平注射液进行抗肿瘤中药治疗,连用14d为一个周期,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个周期.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经过化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和糖类抗原242(CA242)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 05);观察组治疗后的CEA、CA199 和CA242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61.7%(P<0.01). 观察组PFS平均PFS(11.57± 2.09)个月显著长于单药组(9.31±0.62)个月(P<0.05). 观察组化疗期间的白细胞减少、谷丙转氨酶升高、腹泻、口腔黏膜炎和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单药组( P<0.05). 结论:消癌平注射液联合伊立替康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皮肤黑色素瘤的免疫细胞浸润模式,以及免疫细胞浸润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皮肤黑色素瘤转录本数据及相关临床数据,使用Cibersort软件的反卷积法计算22种免疫细胞的占比,采用R编程语言计算免疫细胞占比与性别的相关性,采用K-M生存分析log-rank法计算每种免疫细胞占比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相关性.结果:从TCGA数据库中得到472例基因转录本数据,包含黑色素瘤组织470例,正常皮肤组织2例.每个样本检测基因位点60 483个,提取mRNA 19 658个.数据校正后使用Cibersort软件的反卷积法得到22种免疫细胞的占比数据,采用P<0.05筛选样本,得到黑色素瘤组织219例,正常组织1例.M0巨噬细胞、CD8+T细胞、M2巨噬细胞在黑色素瘤中浸润水平较高;CD8+T细胞与M0巨噬细胞(-0.62)、未活化的记忆性CD4+T细胞与CD8+T细胞(-0.53)的占比相关性较强;K-M生存分析显示未活化的肥大细胞(P=0.015)、未活化的NK细胞(P=0.025)组成比例高者患者预后差,γδT细胞(P=0.043)组成比例高者预后更好.女性黑色素瘤患者中未活化的肥大细胞占比较男性黑色素瘤患者少(P=0.028).结论:皮肤黑色素瘤中浸润的免疫细胞组成存在差异,浸润的免疫细胞可能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这有助于开发有效的免疫疗法.  相似文献   
88.
杨勇波  向平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4):464-467, 474
目的观察骨桥蛋白(OPN)、环氧合酶-2(COX-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157例行新辅助化疗(NACT)治疗宫颈癌病人,根据相关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化疗敏感组(112例)和化疗不敏感组(45例)。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病人NACT治疗前后OPN、COX-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析治疗前宫颈癌组织OPN、COX-2 mRNA表达水平与血管形成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等超声相关参数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法对影响宫颈癌病人化疗敏感性的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化疗不敏感组治疗前OPN、COX-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化疗敏感组(P < 0.01),化疗不敏感组治疗后OPN、COX-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未出现明显改变(P>0.05),而化疗敏感组治疗后OPN、COX-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 0.01);治疗前宫颈癌组织OPN、COX-2 mRNA表达水平与VI、FI均呈正相关性关系(P < 0.05),而与VFI无明显相关性关系(P>0.05);化疗前宫颈癌组织OPN、COX-2 mRNA表达水平及VI、FI为影响化疗敏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OPN、COX-2 mRNA和蛋白均呈高表达状态,且两者与化疗敏感性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体表恶性肿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术前根据肿瘤大小、粒子剂量、放射有效范围等,利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出粒子分布及最佳数量,术中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将粒子按计划植入预定部位,术后超声检查粒子植入部位及有无漏植.结果 腹股沟淋巴瘤4例,腮腺恶性肿瘤9例及甲状腺恶性肿瘤6例患者放射性粒子均成功植入预定部位,19例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严重的并发症,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超声引导下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体表恶性肿瘤方法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索麦冬皂苷D对小鼠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0只C57BL/6雌性小鼠按随机抽样法分为4组:健康对照组、单纯照射组、照射+麦冬皂苷D组、照射+地塞米松组, 每组15只。用6 MV X射线15 Gy单次照射小鼠。于照射前3 d开始, 照射+麦冬皂苷D组给予10 mg/kg麦冬皂苷D溶液腹腔注射, 照射+地塞米松组给予10 mg/kg地塞米松溶液腹腔注射, 健康对照组和单纯照射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 每日1次, 至照后1周。于照射后3 d、1周、6周取材, 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和Masson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8-羟基脱氧鸟苷(8-OHdG)、p53、p53上调凋亡因子(PUMA)、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Ⅰ型胶原纤维(Collagen Ⅰ)、Ⅲ型胶原纤维(Collagen Ⅲ)表达, 蛋白提取及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法进一步验证凋亡相关蛋白p53、PUMA、Caspase-3的表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介素6(IL-6)的表达。结果照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