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6篇
  5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5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单次近距离大分割放疗(SBHFRT)和常规分割放疗(CFRT)对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组织中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NSCLC 移植瘤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FRT 组及SBHFRT 组,每组6 只小鼠。计算放疗结束后第14 天肿瘤体积和肿瘤生长抑制率(TGIR),以18F-FDG micro PET-CT 检测肿瘤标准摄取值(SUV),评估肿瘤代谢活性;免疫组织化学SP 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4+、CD8+ 及Foxp3+ T 淋巴细胞的表达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 12)及γ 干扰素(INF-γ)的含量。结果 SBHFRT 组CD4+、CD8+ T 淋巴细胞表达高于CFRT 组和对照 组,而Foxp3+ T 淋巴细胞表达低于CFRT 组和对照组(P <0.05);SBHFRT 组IL-12 和INF-γ 含量高于 CFRT 组和对照组,而IL-10 含量低于CFRT 组和对照组(P <0.05);SBHFRT 组肿瘤体积、肿瘤SUV 值 低于CFRT 组和对照组(P <0.05);SBHFRT 组TGIR 高于CFRT 组(P <0.05)。结论 SBHFRT 相对于 CFRT 能增加NSCLC 肿瘤组织中抗肿瘤淋巴细胞表达和具有肿瘤杀伤作用的细胞因子含量,更能抑制肿瘤 生长,降低肿瘤代谢活性。  相似文献   
52.
大肠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大肠癌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目前采用标准的化疗方案治疗,可使晚期转移性大肠癌的中位生存期提高[1].自2008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我院共收治晚期肠癌36 例,采用FOLFOX4 方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3.
目的通过羟基喜树碱腹腔灌注联合OFL方案及OFL方案治疗大肠癌并癌性腹水,以评价羟基喜树碱腹腔灌注联合OFL方案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大肠癌并癌性腹水76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羟基喜树碱腹腔灌注联合OFL方案化疗,B组以OFL方案化疗,每21d为1个周期,连续2个周期,再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羟基喜树碱腹腔灌注联合OFL方案组有效率较单用OFL方案化疗组有显著提高,两组治疗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近。结论羟基喜树碱腹腔灌注联合OFL方案治疗大肠癌并恶性腹水具有疗效提高,不良反应未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4.
为探讨护理干预在食管癌患者放疗中的作用,笔者对收治的56例食管癌放疗患者实施除常规护理外的护理干预,并对其资料进行分析。对食管癌放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放疗的耐受性,减轻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及不适,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放疗。  相似文献   
55.
吴琴  肖中  吴宜勇  张毅 《重庆医学》2007,36(16):1651-1652
目的 观察乳腺癌患者服用三苯氧胺后对子宫和卵巢的影响.方法 对82例服用三苯氧胺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了随访,服药后3个月进行妇科检查及盆腔B超检查,以后每6个月复查1次.必要时宫腔镜检查及切除子宫.结果 35例(74.5%)绝经妇女服用三苯氧胺后子宫体积明显增大, 4例(9%)子宫肌瘤,10例(21.3%)子宫内膜病变包括子宫内膜息肉6例、子宫内膜增生3例、不典型增生1例;26例(74.3%)绝经前妇女服用三苯氧胺后子宫体积明显增大,6例(17.1%)子宫肌瘤, 7例(20%)子宫内膜病变包括子宫内膜萎缩1例、子宫内膜腺囊性增生1例、内膜息肉2例、增生期内膜2例、蜕膜化反应1例.10例(21.3%)绝经前妇女服药后出现卵巢囊肿,而绝经后妇女服药后仅2例(4.3%)出现卵巢囊肿.结论 乳腺癌患者服用三苯氧胺刺激子宫内膜和平滑肌增殖,对子宫的影响与绝经状态关系不密切.刺激卵巢囊肿产生,而卵巢囊肿的发生率则绝经妇女比绝经前妇女低.多为良性且停药后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56.
晚期肺癌患者PICC置管化疗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应用化疗药物是治疗晚期肺癌的主要给药途径之一,晚期肺癌患者一般要接受3~4个周期大剂量静脉化疗[1],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至中心静脉置管)因其操作简单、安全、导管留置时间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静脉化疗.PICC置管前需对患者进行解释其优点及缺点和置管的必要性,置管过程需患者配合,置管后教会患者如何观察和如何避免并发症,出院还需对每位患者进行院外带管期间的健康教育.作者对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78例肿瘤患者进行了PICC置管,在置管不同时期制订了系统的健康教育计划,并进行全程的观察指导,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取得了较好的健康教育效果,保证了导管的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7.
笔者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8.
正棒状杆菌属于需氧革兰阳性杆菌,通常被认为是皮肤和黏膜的正常菌群,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即使分离出棒状杆菌,也被认为是污染菌[1]。近年来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棒状杆菌存在潜在致病力,特别是纹状棒状杆菌,为多种感染的病原体。现将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院收治的1例尘肺患者合并纹带棒状杆菌引起肺部感染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负载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高表达P-糖蛋白(Pgp)的多药耐药(MDR)的肝癌细胞株HepG2/ADM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机制研究。方法用常规方法诱导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产生DC和CIK细胞,制备HepG2/ADM细胞冻融抗原后冲击DC,并与CIK细胞分别共培养24、48、72、96h,并将未负载抗原的DC和CIK细胞共培养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DC、CIK细胞的表型,采用CCK-8试剂检测HepG2/ADM细胞的增殖活力。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内mdr-1mRNA的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P-gp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未负载抗原的DC-CIK相比,负载抗原的DC-CIK表面分子表达明显增高(P0.05),对HepG2/ADM细胞增殖活力抑制作用更加明显(P0.05)。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分别显示,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未负载抗原的DC-CIK和负载抗原DC-CIK的HepG2/ADM细胞内的mdr-1mRNA和P-gp蛋白水平分别都有明显的降低(P0.05),而且后者的抑制作用更明显(P0.05)。结论经抗原冲击的DC和CIK共培养可以明显提高对多药耐药HepG2/ADM细胞株的杀伤活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与MDR密切相关的mdr-1基因和及其编码的P-gp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卵巢癌术后恩度腹腔灌注联合TC方案静脉化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收集本科室收治的25例卵巢癌术后恩度腹腔灌注联合TC方案静脉化疗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人经有效护理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做好病人治疗前的准备及心理护理、腹腔灌注的护理、化疗药物主要副作用的预防护理及静脉通路的安全管理有利于病人顺利完成治疗周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