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96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20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101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脑桥外髓鞘溶解症(EPM)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在血浆渗透压改变及其纠正过程中,脑组织某些解剖区域发生脱髓鞘损伤为该病特征性改变。本研究报道1例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合并EPM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并复习文献资料,提示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合并EPM临床罕见,大剂量激素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观察胺碘酮与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诊断为PSVT患者60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维拉帕米组各30例,分别应用胺碘酮和维拉帕米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用药后即时复律时间,24h复律情况及随访72h室上速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在24h复律率、72h再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方面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与维拉帕米治疗PSVT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胺碘酮相对维拉帕米24h复律率高,72h再复发率低且不良反应率少,可作为急诊治疗PSVT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53.
成人黏液性水肿病变累及组织广泛,老年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常呈非典型性表现。甲状腺激素减少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致心肌传导系统代谢异常及组织损伤。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广泛应用,术中大剂量碘造影剂可进一步对异常甲状腺功能产生近、中期影响,部分病例术后出  相似文献   
54.
蒋涵  张谦  吕霞 《四川医学》2014,(6):651-654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联合甲基戊乙奎醚( PHCD)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90只,按数字随机法分成5组,每组18只,各组又按造模成功后1h、2h和4h分为3个亚组(n=6):①假手术NS对照组( A组);②ARDS未干预组( B组);③机械通气治疗组( C组);④PHCD治疗组( D组);⑤ARDS机械通气与PHCD联合治疗组(E组)。测定各组各时段分别测定各组各时段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左心室内最大上升速率(+LVdp/dt max )及左心室内最大下降速率(-LVdp/dt max ),分别在对应时间点上取动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清中脑钠素( BNP)水平。结果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戊乙奎醚组及盐酸戊乙奎醚组大鼠LVEDP、± LVdp/dt max、BNP与模型未干预组、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组上述指标与模型未干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戊乙奎醚治疗对左心功能的保护作用优于单纯盐酸戊乙奎醚、机械通气治疗。结论ARDS可致大鼠心功能降低;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戊乙奎醚可明显改善ARDS大鼠的心功能,其作用优于单用盐酸戊乙奎醚,单纯机械通气对ARDS大鼠左心功能无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5.
汪睦祥 《求医问药》2014,(16):255-256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中间综合征的救治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中间综合征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对其进行治疗,并将治疗的效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40例患者中,抢救成功的患者有34例(占患者总数的85.0%),死亡的患者有6例(占患者总数的15.0%)。在死亡的6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因缺乏医学常识,没能将已发生的中间综合征的征兆症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导致救治不及时而死亡,有4例患者因医护人员的观察疏忽,延误了抢救时机而导致死亡。在自主呼吸停止之前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共有34例,其中死亡的患者有2例,在自主呼吸停止之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共有6例,其中死亡的患者有4例。结论:及时为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中间综合征患者进行诊断及治疗,尽早应用呼吸机为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6.
探讨分析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外科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0年7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VAS评分和相关知识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工作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明显下降,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外科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对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86例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休克治疗,而实验组在采用常规抗休克治疗同时附加参附注射液50ml。采用ELISA测定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IL)-1β、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的浓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天和2天之后的血清IL-1β、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都显著高于入院时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天和2天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较,血清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减少,IL-10的含量增加,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可以通过防止体内炎症因子的产生,而达到抗失血性休克的作用,且临床疗效显著,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肺炎导致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学构成和耐药特点.方法 对110例脓毒症合并肺炎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基础疾病及病原检测结果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10例合并脓毒症肺炎患者中分离出病原菌88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30例(34.1%),铜绿假单胞菌25例(28.4%),大肠埃希菌14例(15.9%);在合并严重脓毒症肺炎患者中,肺炎克雷伯菌是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革兰阳性菌.合并严重脓毒症肺炎组病原菌对头孢他定、头孢曲松及头孢噻肟钠的耐药率分别是11.53%(6/52)、11.53%(6/52)、9.61%(5/52);而合并非严重脓毒症肺炎组病原菌的耐药率则是31.01%(18/58)、37.93%(17/58)、29.31%(22/58).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390、10.065、5.035;P值均<0.05).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是严重脓毒症肺炎患者的主要病原菌,非严重脓毒症肺炎组病原菌耐药情况比严重脓毒症严重.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窒息大鼠心肺复苏后血清、大脑皮层S100B蛋白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常温组(B组,常规复苏)、保存性低温组(C组,常规复苏,心跳骤停时给予亚低温治疗)、复苏性低温组[D组,常规复苏,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30min给予亚低温治疗],各组于心跳骤停时和ROSC后2、4h取血,处死大鼠取脑组织,观察各时点血清大脑皮层S100B蛋白、GFAP的动态变化。结果:(1)B、C、D各组血清S100B蛋白从ROSC后2h起开始升高,并持续上升至4h,与A组比较,各时点血清S100B蛋白含量及大脑皮层S100B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2)与B组比较,C组ROSC后2h血清S100B蛋白含量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SC后4h血清S100B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皮层S100B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3)与A组比较,B、C、D各组ROSC后4h大脑皮层GFAP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大鼠血清、大脑皮层组织S100B蛋白和GFAP在ROSC后早期即有表达,可以作为诊断脑损伤及判断预后的敏感标志物;亚低温可减轻窒息大鼠心肺复苏后脑损伤。  相似文献   
60.
纳洛酮对心肺脑复苏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纳洛酮作为 β -EP拮抗剂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尤其在乙醇及安眠药中毒中应用较多。在心肺复苏中应用临床报道较少 ,我们设对照组观察纳洛酮在心肺复苏中的作用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1998~ 2 0 0 1年我科急诊抢救留观的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 86例为观察对象 ,其中男性 4 8例 ,女性 38例 ,年龄 17~ 75岁 ,平均 5 8岁 ,其心跳停止时间为 1~ 9分钟 ,呼吸停止时间为 1~ 5分钟随机分为纳洛酮组及常规复苏组 ,各 4 3例。见表1。表 1 纳洛酮组与常规复苏组患者病因对照 (例 )组 别例数 急性心肌梗塞有机磷农药中毒 脑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