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9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MME-PDT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cell distribution of hypertrophic scar fibroblast (HSF). Methods HSF were cultured and only 4-6th passages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Argyrophilic protein in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s( AgNORs) were caculated by I. S% after argyrophilic staining. Flow cytometry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cell cycle and proliferation index (PI). Results ① I. S% of HSF after HMME-PDT was reduced markedly. ② HMME-PDT inhibited HSF entering S stage from G, stage, cell percentage in S stage was decreased to(11. 2 ± 2. 3 ) % . ③ PI in HMME-PDT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 35.0 ± 3.4) % vs (27. 2 ±3. 1)% , P <0.05]. Conclusions HMME-PDT can inhibite proliferation of HSF, and chang cell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盐酸米诺环素加脉冲微波治疗在慢性前列腺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门诊9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研究,治疗组(组1)采用脉冲微波加口服盐酸米诺环素0.1g 2次/d治疗,对照组(组2)单纯口服相同剂量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疗程5周,比较治疗后两组的国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前列腺液中WBC计数。结果 治疗5周后,组1的NIH-CPSI平均降低11.8分(50.6%)、前列腺液中WBC计数平均降低8.1个/HP(40.1%),与组1治疗前、组2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加脉冲微波治疗可明显减轻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不适症状和排尿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前列腺液中WBC计数,其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8%和95.1%。  相似文献   
53.
放热化综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放热化综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最佳组合、临床方法及远期疗效。方法:非小细胞肺癌(NSCLC)88例,其中放热化和单放组各30例、放热组28例;鳞癌73例、腺癌14例、类癌1例。采用常规放射治疗方法,每次照射1.8-2Gy,每周5次,肿瘤照射剂量50-70Gy;使用8MHz射频热疗机,放疗后30-60min内热疗,持续60min,肿瘤温度41-43℃,每周2次,8-12次为一疗程;化疗在放疗后、热闻或热疗中进行,每周一次。结果:总有效率和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放热化组70%、76.7%、43.3%和23.3%;放热组67.9%、75%、32.1%和14.3%;单放组53.3%、63.3%、20%和6.7%;3和5年生存率:放热化组与单放组差异显著(P<0.05)。死亡67例、8例失访;死亡原因为远地转移33例;局部复发26例;非癌性死亡8例。结论:放热化综合治疗对降低NSCLC远地转移和肿瘤局部复发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是一条能提高远期生存率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4.
观察了腹部射频透热治疗时患者膀胱与肠温度反应。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14例,女3例,年龄20—69岁,平均51岁。全部病例经病理学确诊,大肠癌7例,肝癌3例,胃癌4例,膀胱癌2例,卵巢癌1例。 美国BSD-1000型高热治疗机,环形阵列电极(APAS),电极直径60cm,频率60MHz,诱导功率900~1100W,平均维持功率700W。分上腹部和下腹部两组透热,水循环冷却腹部体表温度,透热70min。测温用可抗电磁波干扰的BSD测温系统,温度探针分别置  相似文献   
55.
一、基础研究 (一)血卟啉衍生物及其活性成份 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的光敏剂是血卟啉衍生物(HPD),它是从血红蛋白中提取的一种非金属卟啉经进一步纯化而成。HPD的主要活性成份是双血卟啉醚(Dihematoporphyrin Ether,简称DHE-S),由两分子血卟啉侧链羟乙基去水后形成。DHE-S具有较HPD用量小,活性高且副作用少的优点。HPD经静脉注入机体后首先与血清白蛋白结合,经血循环输送到各器官和组织,最后经肝、肾排出体外。有人研究证明HPD注射后48小时含量最高的组织是肝、肾,而  相似文献   
56.
资料和方法  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91例 ,男 84例 ,女7例 ;病程 17~ 35年 ;胸部X线片示纹增粗 ,呈慢性支气管炎性改变。此次急性发作病程 3~ 12d ,体温已正常 ,常规抗菌治疗的同时 ,采用超短波治疗 ,频率 4 0 .6 8MHz ,最大输出功率 2 0 0W。大号电极胸背部对置 ,间隙 4cm ,微热量 ,一组 4 6例每次治疗30min ,另一组 4 5例每次治疗 15min ,10次为 1疗程 ,根据病情治疗 5~ 15次。治疗前后观察血压和脉搏。  疗效标准 根据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 1979年修订的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及疗效标准 ,对各单项症状分…  相似文献   
57.
大疱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型,其特点是发病急,皮疹呈深红色、暗红色及略带铁灰色斑,融合成片,斑上有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如烫伤样表现。皮疹可发展至全身,粘膜也有大片坏死剥脱,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如抢救不及时,可死于感染、毒血症、肾衰、肺炎或出血等,死亡率为(25~50)%。我科配合临床应用紫外线照射治疗大疱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6例,均获得成功。6例患者中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37.5岁,均为用药引起过敏反应而形成大疱表皮松解坏死症。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有:吡哌酸,阿莫仙,去痛片或APC,感冒通,锡类散,氨苄青霉素,克感敏…  相似文献   
58.
59.
2001年1月至2003年5月,我们应用砷化镓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全身各类疼痛性疾病,观察其镇痛效果;同时对部分病例进行了治疗前后痛阈的测量,取得较好结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具有明确的镇痛、镇静、抗炎功效的丹参热蒸治疗对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症状、疼痛程度和血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并与非血瘀型患者作对照。 方法:①选择2002-06/2005—06解放军总医院理疗科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1例,男47例,女44例。患者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2)参照1993年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关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确定的辨证标准,并结合临床实际,初步拟设为4个证型:血瘀型(n=33)、寒湿型、湿热型、肝肾亏虚型;后3个证型统称为非血瘀型(n=58)。③全部患者接受丹参袋熏蒸治疗。用法为丹参(由有本院中药房提供)碾碎,装入布袋入入锅中蒸30min后取出,放于腰部和臀部热敷,温度以能耐受为度。药凉后取下,1次/d,每剂用20-30d,30d为1个疗程,同时接受包括腰椎牵引和中频电治疗的物理治疗。④临床症状评估采用日本骨科学会推荐的下腰痛评估量表,包括14项内容:下腰痛;腿酸或麻木;步行能力;直腿抬高试验;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日常生活能力测评;卧位转身;站立试验;洗漱;长久坐(1h);身体前倾试验;举物和持物;膀胱功能。每项内容按3级或4级计分法评估,得分越高代表损伤程度越重。⑤疼痛评估采用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主诉分级法:0分为无痛;1分为轻度疼痛,但可耐受,不影响睡眠,并可正常生活;2分为中度疼痛,较为明显,睡眠受干扰,需要一般性止痛、镇静和安眠药物;3分为重度,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受到严重干扰,需要麻醉性药物。⑥治疗前1周和疗程结束后1周内进行症状及疼痛评估并应用LBY-N6B型全自动模块式血流变仪(北京普利生科贸贪集团)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⑦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1例均进人结果分析。①血瘀型和非血瘀型患者治疗前下腰痛评估量表评分接近(P〉0.05);治疗后除下腰痛评估量表中的运动障碍和膀胱功能项外,其余项目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腰痛评估量表中下腰痛、腰酸和麻感、步行能力、直腿抬高试验、感觉障碍、站立试验、长久坐、总分明显低于非血瘀型患者(P〈0.05)。②治疗前血瘀型和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诉分级法疼痛评分接近(1.93&;#177;0.38.1.96&;#177;0.41,P〉0.05),治疗后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明显低于非血瘀型患者(1.55&;#177;0.40,1.60&;#177;0.36,t=1.966,P〈0.05);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t=2.352,2.407,P〈0.05)。③治疗前血瘀型和非血瘀型患者各项血流变学指标接近(P〉0.05)。治疗后血瘀型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全血还原黏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非血瘀型患者治疗后全血低切和中切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全血还原中切和高切黏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血瘀型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低于非血瘀型患者(P〈0.05)。 结论:丹参热蒸可明显改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症状、疼痛程度及血流变学指标,作用效果优于非血瘀型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