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0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目的 研究32种海洋微生物提取成分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及对真菌光谱学的影响.方法 从东海海蜇、海泥中分离了112种微生物,进一步从微生物发酵液中提取了32种海洋微生物成分,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研究了32种提取成分对7种临床常见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研究了对真菌光谱学的影响.结果 从海泥分离微生物中提取的4种生物成分PHA(Ⅰ)、PHB(Ⅱ)、PHC(Ⅲ)、PHD(Ⅳ),对7种实验的真菌显示了抗菌活性,尤其对白念珠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MIC80值为16 mg/L,尤其PHA(Ⅰ)抗白念珠菌MIC80值仪为8 mg/L,对热带念珠菌也显示了较强的抗菌活性,MIC80值均为32 mg/L;同时4种生物成分对红色毛癣菌、申克孢子丝菌、烟曲霉菌也显示了抗菌活性,其中对红色毛癣菌抗菌活性较强.结论 4种海洋微生物提取成分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光谱学研究显示了与两性霉素B-致的光谱信息.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serpin B1对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骨化三醇组在常规培养的HaCaT细胞中加入骨化三醇,对照组加入等量的无血清培养基,避光培养48 h后采用反复冻融法提取细胞全蛋白,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法进行分离,并用ImageMaster 2D Platinum 5.0软件分析蛋白表达的差异,同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进行蛋白鉴定。serpin B1的表达上调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和Western-blotting法予以验证。通过RNA干扰实验、噻唑蓝实验和流式细胞法分析serpin B1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骨化三醇组的serpin B1表达上调。骨化三醇在1×10-9~1×10-6mol/L浓度时能抑制HaCaT细胞增殖。干扰serpin B1可促进HaCaT细胞增殖,且使骨化三醇的抑制作用消失。结论:骨化三醇可上调HaCaT细胞中的serpin B1表达,这可能在骨化三醇抑制HaCaT细胞增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积雪苷霜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阴囊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2例阴囊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30),治疗组以积雪苷霜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涂患处,两药分开各涂1次。对照组单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早晚各1次,治疗2周,随访2周,为期4周。通过比较各组症状评分情况及疗效评估两组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9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5%和23.33%,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积雪苷霜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阴囊湿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4.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组的36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组120例)、对照1组(0.02%丙酸氯倍他索霜组120例)和对照2组(0.05%全反式维A酸霜组120例),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连续用药4周。结果:3组患者的痊愈率分别为48.33%、18.33%和3.48%,有效率分别为92.50%、50.83%和31.30%。组间比较(试验组与对照1组比较,试验组与对照2组比较)显示,痊愈率和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试验组和对照1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轻微,对照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7%,有3例因不良反应较重中途停止治疗。结论: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外用药,其疗效优于单用丙酸氯倍他索霜或全反式维A酸霜。  相似文献   
75.
由高天文和孙建方两位教授主编的“现代皮肤组织病理学”是一本很值得阅读和参考的书。早期的皮肤组织病理学基本上都是根据传统观念,像教科书一样,按照皮肤病的发病因素、病变性质与病变部位,系统地叙述皮肤病理知识,其著作以Lever为代表。学者通常必须把全书融会贯通,方能对皮肤病理进行分析诊断,所以难度较高。以后,Ackerman根据其实践经验,大胆地提出以皮肤病理变化的结构形式进行皮肤病理诊断,这是对传统皮肤病理诊断的一大革新,学者可以据此比较容易地掌握皮肤病理的诊断。晚近以来,Barnhill则对皮肤病理进行了比较科学…  相似文献   
76.
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是以反复发作坏死游走性红斑、体重下降、血糖升高和胰腺细胞肿瘤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临床少见。我科收治1例,以游走坏死性红斑为首发症状.经过3年随访,最后经CT检查发现胰腺占位病变,确诊为本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77.
目的比较伏立康唑与其他5种抗真菌药在体外抗深部致病念珠菌的活性。方法按NCCLS推荐的M27A方案(肉汤微量稀释法)检测伏立康唑等6种抗真菌药对6种共52株深部致病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在体外的抗真菌活性。结果对受试菌株总体而言,伏立康唑的活性最高(MIC90≤0.5μg/ml)。伏立康唑对6种念珠菌的MIC90从小到大依次为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法氏念珠菌。伏立康唑对各受试菌种的MIC90均低于氟康唑和特比萘芬;对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的MIC90低于伊曲康唑;对克柔念珠菌和法氏念珠菌的MIC90低于两性霉素B。结论伏立康唑在体外能有效抑制深部致病念珠菌的生长,其抗菌谱较广,尤其对唑类药耐药的两种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也具有较好的抗真菌活性,部分菌种抗真菌活性甚至优于氟康唑和伊曲康唑。  相似文献   
78.
特发性CD4+T淋巴细胞减少症伴播散性皮肤隐球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23岁,左锁骨、腰部右侧及左膝部出现肿块并溃疡4个月,组织病理检查示组织中大量浆细胞及异物巨细胞;PAS染色显示大量散在或成团的孢子,经鉴定证实为新生隐球菌,连续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显示CD4^ T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占总T淋巴细胞数20%以下.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诊断为特发件CD4^ T淋巴细胞减少症伴播散性皮肤隐球菌病.主要给予两性霉素B治疗,1个月后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79.
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丝状真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并评价一种新的丝状真菌的快速PCR检测方法。方法 将 13种培养的不同丝状真菌菌种经匀浆器研磨处理后直接放入一个新建立的PCR体系 ,用 2对真菌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  13种不同的丝状真菌菌种均在 2h内通过该PCR方法成功地获得了靶DNA的扩增 ,无需任何DNA抽提步骤 ,可用于直接扩增处于任何生长期的未经处理的丝状真菌DNA。结论 此法简便、快速 ,敏感性、特异性均高 ,对丝状真菌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将具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80.
银屑病生物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随着对银屑病免疫学机制和易感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针对关键发病环节的靶向性生物制剂被研发出来用于控制这-顽疾。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银屑病生物制剂主要分为阻断共刺激信号和抑制炎症介质两种。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2及白介素23为其主要的炎症介质靶点。对目前欧美已经批准上市和尚未批准,但较有潜力的多种银屑病生物制剂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