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08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1.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患者多遗留有偏瘫、失语、口眼歪斜、吞咽困难、认知障碍、情绪障碍等多种功能障碍,日常生活独立能力大大降低,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为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众多学者致力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自我效能理论源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身完成既定行为目标所需的行动过程的组织和执行能力的判断[1],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对健康行为的改善和负性情绪的控制,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最终提高其生活质量。现将国内外学者对于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2.
杨娟  郝瑜  郝琴 《职业与健康》2012,28(7):830-831
目的调查外科护士工作应激和特质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对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125名外科临床护士的工作应激与特质焦虑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外科临床护士工作应激与特质焦虑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同时工作应激的3个部分之间存在相关。人际关系和工作兴趣、投入程度与特质焦虑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P0.01);工作条件与特质焦虑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工作兴趣和投入程度与人际关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结论外科护士工作应激达到一定程度可引发特质焦虑;特质焦虑程度严重可导致工作应激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临床导师制在健康评估课程教学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于2012年12月20日采用调查问卷法对2011级护理本科班学生对临床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结果:影响临床导师制对健康评估课程临床见习效果的原因主要有:临床护士健康评估专业知识缺乏,临床导师的时间问题,教学内容的问题,教学责任心和态度问题等。结论:建议加强临床导师健康评估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专业教师与临床导师的联系,重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考评措施等,以确保临床导师制在健康评估课程教学阶段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4.
基础护理学传统单项技能教学使护生缺乏整体观,我院为此在实验课结束时增设综合案例讨论课,但笔者发现学生缺乏兴趣,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尽管西方护理学者认为教师有责任把高仿真模拟教学整合到整个课程体系中[1],并早已将其贯穿于护理学所有专业课教学中[2],国内则普遍将其应用于内科护理学[3]、急救护理学[4]、实习前实训[5]等后期课程。笔者在参加国内外高仿真模拟教学培训的基础上,利用我院国际化的护理技能实训中心及Sim3G 高仿真模拟系统,尝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期、后期开展高仿真模拟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与评价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实施高、低仿真模拟教学对护理本科生知识技能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2012级全日制护理本科生4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完成相同的心肺脑复苏术理论课程学习后,随机分为应用高仿真模拟教学实验组(SimMan 3G训练组)和使用低仿真模拟教学对照组(Resusi Anne)。两组学生进行相同时间的训练后,再采用高级心脏生命支持(ACLS)模拟人系统进行心肺复苏术相关操作技能测试,将两组学生操作技能评分分数运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实验组学生操作技能测试总平均分高于对照组(<0.05);而在按压质量和复苏成功率方面两组学生平均分差异之间无统计学意义(跃0.05)。结论高仿真模拟人可以很好地模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进行反馈,对提高护理本科学生心肺复苏术的训练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6.
<正>1病例资料男,22岁。因胸闷、左侧胸痛3 d入院。3 d前无诱因出现胸闷、左侧胸痛,无发热、盗汗、乏力,无咯血、咳嗽、咳痰,在当地卫生室按肺部感染予抗感染治疗(具体用药不详)2 d无效,入我院。平素身体健康,无结核病患者及石棉接触史,无生吃溪蟹史。查体:生命体征正常。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左侧肋间隙饱满,左下肺叩诊浊音,呼吸音消失,右肺正常;心界向右侧扩大,左心界不能叩出,心律齐,各瓣膜听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PCI术前生活质量与术后早期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简易心脏抑郁量表对PCI术后3 d内的14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冠心病患者PCI术前生活质量不高,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早期抑郁程度在基本人口学资料上无显著差异。冠心病患者PCI术前生活质量中的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识程度得分与术后早期抑郁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其中文化程度、疾病认识程度是PCI术后患者早期抑郁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PCI术前生活质量较差的冠心病患者的抑郁情况,提早进行负性情绪干预,同时应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水平采用恰当的方式提供疾病相关知识,改善患者的疾病认知,从而降低其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98.
阐述医学职业精神的生命文化内涵,分析生命文化教育对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作用,提出了加强医学生生命文化教育,培养医学职业精神的对策和建议:明确生命文化教育内容,丰富生命文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师生命文化教育智慧,建设以弘扬生命文化为中心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99.
王松  苏琳  王茜  高焕香 《大家健康》2014,(9):299-300
目的:系统评价母乳吸吮缓解侵入性护理操作所致新生儿疼痛的疗效,为新生儿疼痛的护理提供临床证据。方法:电脑上网检索MED-LINE、Cochrane Library、CNKI、CBM、万方在线等中外文数据库,同时配以手工检索和引文检索辅助,全面获取世界范围内有关母乳吸吮缓解侵入性护理操作所致新生儿疼痛的中外文CCT或RCT文献。2名研究人员根据统一标准同时进行筛选文献,评价方法学质量和提取相关资料。使用revman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4篇CCT文献纳入本研究以供meta分析。结果表明:1.母乳吸吮更能维持侵入性护理操作时新生儿SaO2的稳定(P<0.01)。2.缩短操作时和操作后新生儿啼哭和疼痛面容的维持时间、降低啼哭和存在疼痛面容新生儿所占的比例(P<0.01)。3.减少操作时新生儿疼痛量表NIPS评分(P<0.01)。结论:母乳吸吮较常规护理可以缓解新生儿疼痛时的行为反应、降低新生儿疼痛量表的评分。由于符合标准的文献较少,今后尚需纳入更多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以再次增加证据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00.
近年来由于中国居民生活习惯的改变、环境的污染、老龄化严重以及就医模式的改革,居民的疾病谱也出现了新的特征。目前,主要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我国居民疾病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文献回顾,对我国居民疾病谱的特点进行综述,描述我国居民疾病谱的变化特征,探索其影响因素,为不同地区疾病的防治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改善我国居民的健康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