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09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196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68篇
  1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患者,男,78岁,退休教师。因“排尿困难、尿血1天”于2009年9月就诊,门诊行耻骨上穿刺尿液抽吸后收住泌尿外科。既往有“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行“前列腺部分电切、尿道扩张术”多年。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  相似文献   
92.
目的:对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的诊疗和预后评价进行总结为以后诊疗提供信息参考。方法:对1990年~1994年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20例双侧乳腺癌患者和1989年~1994年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40例单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20例行双侧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出院后继续随访5年以上,存活17例,失访2例,死亡1例,转移到其他脏器者有1例,局部复发2例,绝经后存活7例,存活率为100%,绝经前存活10例。结论:单侧原发性乳腺癌术后,对侧乳腺癌的5年发病率为3.2%~4.1%。现常用国外的双侧乳腺癌的诊断标准:①病灶双侧等大,淋巴结都没有区域性转移;②双侧以前都没经过治疗;③双侧无皮下淋巴组织侵犯形式的病灶,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双侧乳腺癌发生间隔的时间长短和患者的年龄是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预后情况影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3.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肿瘤,占颅内肿瘤的45%~50%,多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手术难以全切,术后容易复发,预后差,生存期短。临床回顾性分析已证实术后放化疗与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传统静脉化疗到达肿瘤局部药物浓度较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来对116例胶质瘤患者行显微神经外科全切除或次全切除后在肿瘤腔内留置Ommagy化疗囊,术后2周开始用盐酸尼莫司汀行静脉全身化疗及瘤腔局部化疗,所有患者均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提高对股骨颈疝窝影像学特征的认识.方法 以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具有典型影像学特征的38例股骨颈疝窝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全部病例均进行CT检查,18例并行MRI检查.结果 全38例患者共发现46处病灶,其中,MRI检查出的病灶均为CT检查发现,病灶位置与CT检查结果相符.结论 股骨颈疝窝发生于患者的股骨颈近段前部皮质及股骨头基底,病灶多伴有清晰的薄层硬化缘.CT检查具有确诊价值,MRI检查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5.
<正>1病例资料患者36岁,于2010年1月5日入院,诉停经49d,下腹坠痛3d。既往G7P1,顺产1胎,人工流产5次,月经4~5d/30d,末次月经2009年11月17日,经期经量如常,于12月20日停经33天时自测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gonadotrophin,HCG)(+),于12月24日行B超检查示"宫腔内未见明显孕囊",25日查血β-HCG264.6mIU/ml。2010年1月3日始自觉右下腹坠痛  相似文献   
96.
叶青  杜卫星  陶洪  曹小燕  付坤  熊焰 《现代免疫学》2020,40(4):306-310,315
为探讨体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UCMSC)对SLE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调节,随机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于十堰市人民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住院诊治的SLE患者12例,该院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10例则作为对照。从1例脐带供者中分离获得UCMSC,抽取两组受试者静脉血并分离淋巴细胞亚群后分组:A组为淋巴细胞,B组为淋巴细胞+UCMSC (UCMSC∶淋巴细胞数量为1∶20),C组为淋巴细胞+UCMSC(UCMSC∶淋巴细胞数量为1∶5)。MTT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率,FACS检测细胞凋亡率与Treg百分比,ELISA检测淋巴细胞IL-6、TNF-α、M-CSF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细胞共培养48 h后,B组与C组的T细胞增殖抑制率、IL-6、TNF-α、M-CS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B组也显著高于C组(P0.05);B组与C组的T细胞凋亡率低于A组(P0.05),C组显著高于B组(P0.05);B组与C组的Treg百分比降低(P0.05),B组显著低于C组(P0.05)。由此,UCMSC能在体外激活SLE患者T细胞亚群功能,具体表现为促进IL-6、TNF-α、M-CSF表达,抑制T细胞增殖和凋亡,抑制其向Treg分化。  相似文献   
97.
98.
《中国性科学》2019,(10):94-97
目的探讨健脾利水汤配合饮食干预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所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十堰市人民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诊治的69例IVF-ET术后所致OHS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4例)采用羟乙基淀粉治疗并配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健脾利水汤治疗并配合饮食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干预效果及干预前后红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IB)、血清学各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妊娠率及继续妊娠率。结果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7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CT及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清VEGF及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率91.43%继续妊娠率93.75%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4.71%、63.64%(P0.05)。结论健脾利水汤联合饮食干预可改善IVF-ET术后OHSS患者HCT、FIB水平,下调血清IL-6、VEGF水平,提高妊娠率及继续妊娠率,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致继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BMI、肿瘤类型、病理类型、ECOG评分、放疗史、化疗史、手术史、吸烟史、药物剂量及既往病史,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60例患者中,共21例发生高血压,其中Ⅰ级9例,占42.86%,Ⅱ级6例,占28.57%,Ⅲ级6例,占28.57%,无高血压危象发生,经药物控制后稳定率100%。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BMI、ECOG评分、吸烟史和药物剂量与阿帕替尼致继发性高血压有关(P<0.05),而性别、肿瘤类型、病理类型、放疗史、化疗史及手术史不影响患者治疗过程中高血压的发生(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OR=4.310,95%CI=3.097~5.813)是阿帕替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是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致继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0.
<正>患者女性,45岁。发现右前臂包块7天。患者于7天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前臂包块,有疼痛不适感,右肘关节活动受限伴右手桡侧半麻木,别无不适,既往无特殊。查体无异常发现。专科体检:右前臂近端桡侧近肘关节处可及直径大约为8cm的类圆形包块,周围皮肤无红肿、破溃,轻压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