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3篇
  免费   962篇
  国内免费   132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98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493篇
内科学   230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205篇
综合类   2159篇
预防医学   200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846篇
  10篇
中国医学   5003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181篇
  2023年   493篇
  2022年   310篇
  2021年   459篇
  2020年   390篇
  2019年   610篇
  2018年   789篇
  2017年   534篇
  2016年   635篇
  2015年   568篇
  2014年   1078篇
  2013年   1001篇
  2012年   1023篇
  2011年   1021篇
  2010年   34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探究其作用机理。方法将我院100例失眠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取穴神庭、百会、神门、三阴交,采用平补平泻针刺治疗,留针30min,留针同时艾灸三阴交,每天治疗1次,连续6d后休息1d,共治疗8周。对照组(50例)每天取穴神庭、百会、神门、三阴交给予普通针刺治疗,留针30min,每天治疗1次,连续6d后休息1d,共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睡眠评价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并用治疗失眠症效果优于普通针刺治疗,为临床有效治疗失眠症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中药与针灸联合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为胃瘫综合征提供临床治疗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86名胃瘫综合征的患者均分为3组,分别进行单纯中药治疗(中药组)、单纯针灸治疗(针灸组)、中药加针灸辅助治疗(联合组),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后生化指标检测,痞满症状评分和分级,临床有效率和胃动力恢复时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生化指标(GAS、MTL、ALB、Hb、TRF)、痞满症状评分(饱胀程度、饱胀持续、胃部压痛、食欲、嗳气次数、大便情况)、痞满证分级(+级、3+级、4+级)比较差异显著(0.05),联合组各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著高于中药组和针灸组,痞满症状评分显著低于中药组和针灸组,痞满证分级3+级、4+级患者人数显著少于中药组和针灸组,+级患者人数显著多于中药组和针灸组。不同时点比较,3组患者随着时间迁移,各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痞满症状评分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痞满证分级由3+级、4+级向+级、2+级转变。联合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中药组和针灸组,且有效率高于中药组和针灸组。3组患者胃动力恢复时间差异显著(0.05),联合组胃动力恢复时间显著短于中药组和针灸组。结论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对于胃瘫综合征患者有一定疗效,中药加针灸辅助治疗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大叶蛇葡萄的多糖含量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为大叶蛇葡萄品质评价及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流法提取不同产地的大叶蛇葡萄多糖,蒽酮法测定多糖含量,DPPH·、ABTS+·法进行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检测。结果来凤县格勒乡小何村1组多糖的含糖量最高,为2.22%;土家寨村2组多糖含量最低,为1.05%。此外,小何村1组多糖对DPPH·和ABTS+·的清除效果最好。结论不同产地间大叶蛇葡萄多糖含量与自由基清除能力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94.
中药材辛夷来源于木兰科木兰属植物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三种来源具有共同的粉末显微特征,包括非腺毛、石细胞、油细胞、苞片表皮细胞等。其中药典对于辛夷油细胞的形状描述为"类圆形"。作者在鉴别药材时发现辛夷油细胞为球状多面体形,多面体的棱较明显,多面体的面稍凸起或凹下。同时对同科同属多种植物的花蕾及花也进行了显微观察,发现它们的油细胞形状同样为球状多面体形。因此推测,油细胞的这种形状是木兰属植物花蕾及花的共有特征。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一次性力竭运动大鼠心肌组织5-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共激活因子-1(PGC-1α)的影响,探讨在一次性力竭运动对心肌损伤状态下,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一次性力竭运动组及电针预处理组,每组10只。空白组大鼠、一次性力竭运动组大鼠连续10d每天抓握10min,电针预处理组大鼠连续10d取"内关"、"足三里"、"关元"电针干预10min,疏密波,2Hz~100Hz,1mA。第11天一次性力竭运动组及电针预处理组跑台力竭运动后记录力竭运动时间,1h后取材,空白对照组大鼠直接取材。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ELISA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中肌钙蛋白T(c TnT)含量;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组织中AMPK、PGC-1α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心肌组织中AMPK m RNA、PGC-1α m RNA基因表达水平。结果电针预处理组大鼠较一次性力竭运动组大鼠力竭运动时间增长(P0.05);一次性力竭运动组大鼠较空白对照组大鼠血清LDH、CK-MB、cTnT升高(P0.05),心肌组织AMPK、PGC-1α下降(P0.05);电针预处理组大鼠较一次性力竭运动组大鼠血清LDH、CK-MB、c TnT下降,心肌组织AMPK、PGC-1α上升(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可以通过对AMPK、PGC-1α调控,从而能够对一次性力竭运动损伤的心肌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通过分析肠道菌群(intestinal flora,IF),研究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消化性溃疡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与肠道菌群分析,对中医证型与其他结果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四种PU证型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相似性有差异,脾胃虚弱证组和胃阴不足PU患者相似性系数较一致,脾虚湿热证组和肝胃不和证相似性系数较一致。结论不同中医证型与消化性溃疡的肠道菌群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可以为采取对症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提供重要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大鼠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探讨其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纳曲酮组和独活寄生汤组,采用寒冷刺激法建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各组给予相应的药液灌胃。观察大鼠膝关节关节软骨病理形态变化;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IL-1、TNF-α的表达;Real time-PCR和Western bolt检测软骨中IκBα、NF-κBp65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纳曲酮组和独活寄生汤组大鼠的膝关节肿胀程度、活动度、饮食和精神都要优于模型组。纳曲酮组和独活寄生汤组大鼠膝关节软骨表面较粗糙,稍有不平整,软骨细胞排列较规则,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好转。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TNF-α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纳曲酮组和独活寄生汤组大鼠血清中IL-1、TNF-α表达下降(P0.01,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软骨中IκBα、NF-κBp65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纳曲酮组和独活寄生汤组大鼠软骨中IκBα、NF-κBp65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能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大鼠软骨中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采用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配合增骨汤口服与保守疗法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后配合增骨汤口服。对照组采用卧床休息,行腰背肌功能锻炼,配合增骨汤口服。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12个月行腰椎正侧位X线检查,收集病椎的高度、Cobb角等数据,采用VAS、ODI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分,评价腰椎骨折的恢复情况。结果在椎体高度及Cobb角方面,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两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个月,两组分别与自身的术后1个月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VAS评分方面,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ODI评分方面,两组间比较,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无重大基础疾病的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高粘度骨水泥结合增骨汤治疗与保守疗法治疗,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在临床工作中,需要根据患者个体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