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38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66篇
预防医学   75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了解海南省精神疾病合并结核病情况 ,为海南省精神疾病合并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精神疾病诊断和治疗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执行,结核病诊断按《肺结核门诊诊疗规范(2012 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17)》、《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20年版)》和《临床诊疗指南· 结核病分册》执行,以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收集海南省安宁医院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就诊精神疾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基本资料、流行病学特征以及院外监督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海南省安宁医院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共收就诊精神疾病患者15 426例,初筛疑似结核病患者59例,最终确诊合并结核病31例,合并结核病发生率为0.20%。31例精神疾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43.8±11.2)岁。受教育时间为(6.5±5.2)年,家庭平均人口(4.5±1.6)人,精神疾病患病平均时间(5.5±2.3)年;未婚9例(29.0%),现婚11例(35.5%),离婚7例(22.6%),丧偶4例(12.9%);农民8例(25.8%),无业23例(74.2%)。31例精神疾病合并结核病均按结核病督导和精神药物综合方案,经1年治疗干预,患者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总分为(29.08±1.98),比治疗干预前(36.30±1.96)明显降低,精神病治疗效果明显(P<0.05)。14例涂阳结核病患者治愈7例,治愈率为50.0%,17例涂阴结核病患者完成治疗11例,规范治疗完成率为64.7%。结论 海南省精神疾病合并结核病患者发生率较高,且结核病治愈率低,应加强精神疾病专科医疗单位结核病筛查诊断能力培训,防止结核病误诊和漏诊,避免结核病在精神疾病院内传播,保护院内精神疾病患者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82.
黄玲  黄良玉  卓霞  卓淑梅 《实用预防医学》2020,27(11):1358-1360
目的 对海口市0~6岁儿童母亲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选取来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进行健康查体的0~6周岁儿童的母亲为调查对象,对其宫颈癌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HPV接种意愿进行调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PV疫苗接种意愿的主要因素。 结果 962例被调查对象中,宫颈癌基本概念知晓率88.9%,宫颈癌主要致病HPV类型知晓率21.0%,HPV感染主要途径知晓率36.7%;HPV疫苗意愿接种率79.9%,不愿意接种的主要原因为疫苗价格过高(29.6%)、担心疫苗的不良反应(28.3%)、担心疫苗达不到保护效果(27.5%)等。多因素分析发现,母亲HPV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OR=1.977,P=0.011)、职业(OR=1.714,P=0.044)、家庭月收入(OR=1.869,P=0.018)、是否知晓宫颈癌基本概念(OR=2.188,P=0.005)、是否知晓致病HPV类型(OR=2.235,P=0.005)及是否知晓HPV感染途径(OR=2.056,P=0.009)。 结论 文化程度较高、工作相对稳定、家庭月收入较高及宫颈癌相关知识知晓率高的人群更愿意接种HPV疫苗,而疫苗价格及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对HPV疫苗接种意愿影响较大,应加强宫颈癌及HPV疫苗相关知识宣传、降低疫苗价格,促进疫苗普及接种。  相似文献   
83.
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鞘膜积液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微型腹腔镜下内环口荷包缝合方法治疗146例小儿鞘膜积液。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治愈率100%;每例手术时间为8~10min,术后1~2d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切口无需缝合,术后无瘢痕。全部病例均随访观察,时间最长者已达1年,患儿症状消失,无复发,无睾丸萎缩及发育异常。结论采用微型腹腔镜下内环口荷包缝合方法治疗小儿鞘膜积液,损伤小,痛苦少,恢复快,手术及住院时间短,解剖结构清楚,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可靠,术后无瘢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4.
 目的 了解海南省甲真菌病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情况。方法 收集2016年5月-2018年11月某院就诊的甲真菌病患者甲屑标本,通过培养、鉴定以及体外药敏试验,对检出的真菌菌株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甲真菌病患者348例,检出病原菌351株。病原菌以酵母样菌属为主(53.28%),其中优势菌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2.22%)和白假丝酵母菌(11.40%);其次是皮肤癣菌属(29.63%),其中优势菌为红色毛癣菌(25.07%)。检出病原菌的患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1~30岁(86株)、31~40岁(77株)、41~50岁(49株);患者男女比例1:1.52。甲真菌病患者临床分型主要为以远端侧缘甲下型(47.41%)、浅表白甲型(18.97%)、全甲破坏型(15.80%)为主。红色毛癣菌和指(趾)间毛癣菌对特比萘芬的MIC几何均数最低,茄病镰刀菌对伏立康唑的MIC几何均数最低,假丝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都柏林假丝酵母菌)对酮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MIC几何均数均较低。结论 海南岛2016-2018年甲真菌病病原菌以酵母样菌属为主,由其引起的甲真菌病可首选酮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分析自然周期、激素替代周期与降调节后激素替代周期内膜准备方案对多次胚胎移植失败患者冻融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海南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多次胚胎移植失败患者130例,根据内膜准备方案的不同,分为自然组(n=51)、替代组(n=32)、降调节组(n=47).对样本做回顾性分析并对比患者年龄、解冻胚胎数、不孕年限、移植胚胎数、转化日内膜厚度、雌二醇水平等一般临床资料.在自然周期以及冻融胚胎移植中,对比三组转化日子宫内膜形态,记录并比较三组胚胎着床、早期流产等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年龄、解冻胚胎数、不孕年限、移植胚胎数、转化日内膜厚度、雌二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然组在自然周期以及冻融胚胎移植中,子宫内膜形态均优于替代组和降调节组(χ2值分别为11.99、14.88,均P<0.05).降调节组的妊娠率、胚胎着床率达53.19%(25/47)、61.70%(29/47),均显著高于替代组和自然组(χ2值分别为9.80、11.80,均P<0.05),但三组早期流产率无明显差异(χ2=3.51,P>0.05).结论 降调节后激素替代周期能够有效提高多次胚胎移植失败患者的妊娠率和胚胎着床率.对于子宫内膜形态有缺陷或状态欠佳的患者,选择降调节后激素替代周期为佳.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因缺血缺氧性脑病所致抑郁状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40 例诊断明确的因缺血缺氧性脑病所致抑郁状态入院治疗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等待治疗组(对照组)各20 例。治疗组予高压氧结合常规对症药物处理法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常规对症药物处理,其中治疗组患者的高压氧治疗隔天1 次,1 周为1 个小疗程,4 个小疗程为1 个总疗程。总疗程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减分率评判两组患者的总体临床疗效,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Barthel指数评分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同时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总疗程治疗后均有效,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血液流变学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更高,各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优。结论应用高压氧结合常规对症药物处理法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所致抑郁状态患者的综合临床疗效确切,该法能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被受损脑细胞尽可能地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87.
目的 通过观察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现状,筛查出高危因素,制定相应预防对策,控制新生儿感染。 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在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患儿52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527例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新生儿24例,感染率4.5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医院感染和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新生儿在体重(P=0.011)、胎龄(P<0.001)、分娩方式(P=0.014)、有无机械通气(P=0.008)、有无静脉营养(P=0.001)、是否侵入式治疗(P<0.001)等指标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新生儿体重偏低(OR=2.117,95%CI:1.988~2.254);早产(OR=2.077,95%CI:2.009~2.148);剖宫产(OR=1.276,95%CI:1.199~1.359);机械通气(OR=1.699,95%CI:1.621~1.78);静脉营养(OR=2.387,95%CI:2.342~2.433)和侵入式治疗(OR=1.522,95%CI:1.501~1.543)。 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率较高,应根据相应的危险因素制定预防对策,控制新生儿感染率。  相似文献   
88.
龚石  刘巧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7):1032-1034
多种器官来源的胚胎干细胞在其所需生长微环境合适情况下,可产生一系列不同的细胞类型。清楚了解胚胎于细胞如何发挥自身多分化功能形成某一特殊类型细胞,在细胞水平治疗各种疾病显得愈来愈重要。研究表明黑素细胞和视网膜色素细胞是可以由未分化胚胎细胞形成的。其中,黑素母细胞诱导分化产生黑素细胞的深入研究不断推动我们认识这种诱导分化的精确分子机制以及来源于神经嵴细胞或视网膜色素细胞基因表达程序,同时也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领域,即通过黑素母细胞一黑素细胞~缺陷性色素细胞之间的有机联系,建立有效的细胞水平色素相关性疾病治疗模式。哺乳动物色素细胞分为皮肤色素细胞和皮肤外色素细胞两种。滤泡和滤泡间黑素细胞属于皮肤色素细胞,视网膜和其他内脏器官的黑素细胞则属于皮肤外色素细胞。除视网膜色素细胞是起源于前脑神经外胚层外,其他均源自神经嵴。在目前的培养体系和相关技术发展水平上,各种类型细胞都可以通过人或鼠的胚胎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产生。在此,我们着重归纳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形成色素细胞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讨论它们在细胞治疗学上潜在的巨大用途。  相似文献   
89.
王慧 《安徽医药》2014,(11):2217-2219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记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糖尿病记忆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个体化、针对性的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疗效。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RBMT-Ⅱ标准评分和各维度的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RBMT-Ⅱ标准评分为(15.04±0.21)分,对照组为(12.01±0.12)分;实验组患者的故事立即回忆得分为(2.12±0.08)分,对照组为(1.37±0.01)分;实验组患者的立即回忆路线得分为(10.21±0.24)分,对照组为(8.41±0.16)分;实验组患者的路线延迟回忆得分为(10.31±0.32)分,对照组为(8.14±0.31)分;实验组患者的RBMT-Ⅱ标准评分和3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阻碍或延缓糖尿病患者记忆障碍的发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0.
黄美源  羊玲  王惠芳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0):1331-1334
目的 探讨海南省新生儿溶血病病例特征、严重程度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新生儿溶血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17— 2020年新生儿溶血病例发生重度溶血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7— 2019年海南省某妇儿专科医院共有1 105例新生儿溶血,本研究纳入有效病例数839例,有效率为75.9%。纳入病例中男性426例,女性413例,男女性别比为1.03∶ 1。血型不合类型以O-A型(378例)、O-B型(402例)为主。重度溶血新生儿45例,发生率为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新生儿胎龄>37周(OR=0.467)、生后1 min Apgar评分≥ 7分(OR=0.409)、出生24 h内血红蛋白水平≥ 145 g/L(OR=0.409)、胎次为二胎及以上(OR=1.355)、母亲情况中的产前抗体Ig A(B)效价越高(OR=3.892)均为新生儿重度溶血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新生儿溶血病例以ABO溶血多见,病情严重程度受到胎龄、生后1 min Apgar评分、胎次、出生24 h内血红蛋白水平、母体中产前抗体Ig A(B)效价等多因素影响,临床工作者应熟悉并掌握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特点、准确评估病情,正确防治该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