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558篇
内科学   136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科学   169篇
综合类   505篇
预防医学   192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255篇
中国医学   240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3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阿德福韦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要]阿德福韦酯在我国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已>5 a。阿德福韦酯对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复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对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阴性的拉米夫定耐药株(LAM R)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显著疗效,且耐药突变率较低,适合于已发生拉米夫定耐药者。该药物常规剂量下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小,高剂量(>30 mg•d 1)易出现肾功能损害。其肾毒性主要与有机阴离子转运体介导的细胞内药物累积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的药物转运有关。  相似文献   
73.
74.
加强过程质量管理有利于预防护理过失的发生,文章围绕护理过失的相关因素,通过加强护理过程质量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取得了5年来未发生严重护理过失的效果.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符合学龄期急性阑尾炎患儿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编写学龄期急性阑尾炎患儿宣教读本(下称读本),对47例7~12岁急性阑尾炎住院患儿进行分阶段阅读干预.结果 患儿对阑尾炎健康知识知晓率、行为配合度分别为93.6%、91.5%.患儿和陪护人员对读本的内容及形式喜欢程度分别为95.7%、97.9%.结论 读本从内容到形式与患儿认知发展有较好的一致性,应用后提高了患儿及陪护人员的健康教育效果,增强了患儿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6.
77.
目的运用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方法对2002年3月—2005年12月36例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术前评估、加强健康宣教、制订活动计划、严密观察及利用药物及机械预防等综合预防措施。结果本组仅2例发生DVT,发生率5.6%,经溶栓、抗凝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未发生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综合预防的护理方法能有效降低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78.
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且多数患者病程长,存在不同程度的代谢紊乱,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营养摄入和吸收不足.营养治疗是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肠内营养不仅能有效防止细菌和/或内毒素易位,且具有疗效好、费用低、并发症少的优点[1].2004年8月-2006年10月本院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16例,其中15例给予肠内营养,1例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9.
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方法对2002年3月—2005年12月36例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术前评估、加强健康宣教、制订活动计划、严密观察及利用药物及机械预防等综合预防措施。结果本组仅2例发生DVT,发生率5.6%,经溶栓、抗凝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未发生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综合预防的护理方法能有效降低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D-二聚体在血中含量变化,了解小儿病毒性脑炎发病过程中凝血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病毒性脑炎儿童,其中重症、轻症各20例,分别于急性期和恢复期采清晨空腹静脉血,用免疫比浊法测血浆D-二聚体,并与20例健康儿童对照。结果病毒性脑炎重症组D-二聚体水平较轻症组和对照组都明显升高(P<0.01),重症组急性期较恢复期高(P<0.01),轻症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重症患儿体内存在着凝血、纤溶活性的异常,D-二聚体水平对高凝状态的检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