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探讨分析龙血竭粉治疗骨科长期卧床患者褥疮的疗效。方法:将龙血竭粉用于外敷治疗II、III期褥疮患者,且与常规换药治疗组进行对照。结果:龙血竭治疗组29例褥疮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龙血竭治疗褥疮疗效好、疗程短,使用方便,是较理想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2.
Wolter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外侧端骨折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 0 0 0年1月~2 0 0 3年9月,应用Wolter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外侧端骨折(包括在院外手术)共1 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8例中男1 4例,女4例;年龄1 8~6 1岁,平均年龄3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7d。其中4例接受过非手术治疗,因效果不满意而改行手术治疗。本组病例均有肩部外伤史,受伤后局部肿胀疼痛,患侧上臂外展上举功能受限,肩锁部隆起、压痛,肩部外观呈阶梯样改变。根据伤势程度及X线片示肩锁关节脱位1 2例,均为TossyⅢ型损伤,锁骨远端Ⅱ型骨折6例。1 2 分类 本组采用Tossy和Neer分类法。…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比较动力髋部螺钉(dynamic hip screw, DHS)与股骨近端髓内钉 (proximal femoral nail, PFN)固定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8对新鲜冰冻人体股骨标本行标准4部分截骨术,每对分别以DHS及PFN固定后分为DHS组及PFN组,行生物力学测试。在持续加载负荷(200、400、600、800、1 000、1 200和1 400 N)后测量骨折端分离移位程度以反映内植物的稳定性。每个标本重复加载5次,计算其平均值后绘制载荷-距离曲线,并计算刚度值。设定最初载荷为1 400 N,加载速度10 N/s,每次加载600 N,当压力逐渐增加至最高值时停止,维持10 s后压力逐渐减小至0 N。记录内固定失败时加载的最大压力值作为内植物最大强度。结果 所有标本均顺利完成测试,内固定物均无断裂。在不同负荷下DHS组位移变化值与刚度值平均值分别为 (3.92±2.21) mm和(215.28±58) N/mm;PFN组分别为(4.22±1.80) mm和(197.06±34.20) N/mm,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PFN组为钉尾端发生新的骨折;DHS组均为钢板远端皮质螺钉处发生骨折,并无螺钉切出股骨头。PFN组内固定失败时平均载荷为(4 312±560) N, DHS组(3 954±520) N,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FN与DHS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在强度及轴向稳定性上并无本质性差别。临床上需根据具体骨折情况选用合适的内固定材料,治疗中应尽量做到解剖复位,对于难以解剖复位者要力争恢复内后侧骨皮质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新型髂骨骨折的分型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在以往诊治髂骨骨折的认识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根据髂骨骨折后骨折部位、损伤机制、稳定情况等不同,将髂骨骨折分为I~V型,其中I型:髂骨边缘骨折;Ⅱ型:髂骨翼简单骨折;Ⅲ型:髂骨翼粉碎骨折;IV型:累及髋臼前柱髂骨骨折;V型:髂骨后部骨折。根据分型标准对71例髂骨骨折进行分型,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I型5例,Ⅱ型22例,Ⅲ型7例,Ⅳ型8例,V型29例。68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0~30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3周,61例骨折对位良好,均一期愈合,57例恢复原工作。根据Majeed功能评定标准,优45例,良14例,可5例,差4例,优良率86.77%。结论新型髂骨骨折分型标准具有简单实用的优点,对于规范髂骨骨折命名、选择适宜治疗方式均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
目的 了解农村中老年人掌握骨质疏松保健知识的程度及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金岙村中老年人100人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发放骨质疏松保健知识的资料、讲座和当面咨询指导,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进行调查.结果 健康教育对提高OP知识、健康信念和自我效能有效,且明显优于教育前.结论 OP相关健康行为的促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广泛开展社区护理,多方合作,才能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36.
载荷分享 (Loadsharing)与脊柱骨折及其治疗密切相关。外科医生要充分认识脊柱各柱的载荷分享发布 ,并理解脊柱损伤缺陷带来的变化 ,并选择适当的重建术[1 ,2 ] 。为了更好地运用载荷分享的原则 ,本文结合有关文献 ,对正常脊柱、骨折后脊柱、融合期间载荷分享及载荷分享与内固定器械固定关系的有关问题进行阐述。1 正常脊柱的载荷分享  脊柱正常的载荷分享依赖骨与软组织结构完整性 ,其中骨性结构包括椎体皮质骨、松质骨、椎弓根、小关节、椎板和棘突 ;软组织包括前纵韧带 (ALL)、后纵韧带 (PLL)、椎间盘纤维环和髓核、…  相似文献   
37.
彭磊  胡蕴玉  徐华梓  王臻 《中国临床康复》2005,9(42):12-13,i0001
目的:探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聚乳酸-羟基乙酸与磷酸三钙人工合成仿生复合材料骨移植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4-11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完成.新西兰兔,雌性,体质量2.5~3.0 kg.仿生人工骨材料为清华大学机械学院快速成形实验室提供,将其剪成2 mm&;#215;4 mm&;#215;1 mm大小,750 mL/L乙醇浸泡消毒30 min,紫外灯照射2 h灭菌,烘干备用.在新西兰兔股骨上端,抽取约1.5 mL骨髓,进行骨髓基质细胞的分离和培养.将第3代骨髓基质细胞以4&;#215;1010L-1细胞密度接种于仿生人工骨材料中,第7天取材,透射显微镜及其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粘附情况.结果:仿生人工骨复合物表面及其孔隙内长满细胞,透射显微光镜下可见细胞覆盖的光照影.扫描电镜下观察:3 d时,仿生人工骨复合物载体表面细胞生长密集,胞体呈不规则的球形、梭形或多角形,从胞体生出的细胞突长短不一,有的与其他细胞相连.第7天时细胞在孔洞中长满,有大量的胶原纤维分泌.结论:快速成形仿生人工骨复合材料与骨髓基质细胞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具备作为细胞支架骨移植材料的性质.  相似文献   
38.
脊柱侧凸治疗中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脊柱外科的发展,参与脊柱侧凸治疗的医生越来越多,矫形器械不断进步,矫形手段不断增多。在脊柱侧凸的诊治中,也存在一些有争议和值得探讨的问题。如:对胸腰段或腰段侧凸是行前路手术还是行后路手术?对先天性胸腰椎半椎体畸形如何选择手术时机、方式和入路?怎样使脊柱侧凸微创技术健康发展?如何掌握退变性脊柱侧凸的手术适应证?等等。为此,本刊特邀了有关专家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供同道们参考。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的疗效。方法对45例儿童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结果45例获得随访7~48个月,平均27.7个月。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定按Flynn标准:优34例,良6例,可5例,优良率88.9%。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手术创伤小,能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分析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3月至2009年2月作者采用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骨折26例.结果 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32个月,平均20.4个月.均骨折愈合,骨痂生长良好,邻近关节活动和患肢功能恢复正常,术中1例发生两钉缠绕,术后1例出现感染,1例发生皮肤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