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测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其对肺部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介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验目的、标本采集、检验程序、报告模式、临床意义等内容,使其操作规范化、标准化,更好地发挥临床检验价值。  相似文献   
8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且异质性大,需根据疾病活动度及受累器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2020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的发布,有利于临床更加科学而规范地进行疾病管理,达到改善长期预后的效果.现对该指南进行解读,以期帮助临床医师更好、更加贴切地掌握SLE的临床诊...  相似文献   
83.
摘 要:[目的] 探讨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SIB-IMRT)对中段食管癌患者疗效及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SIB-IMRT放疗的中段食管癌患者103例,观察患者接受SIB-IMRT全疗程后1周血液中CEA、SCC 和 CYFRA21-1三项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并进行疗效评价;运用心肺运动试验检测患者治疗后肺功能的变化,同时评估心脏毒性和放射性肺损伤程度,并统计患者接受治疗1年后的局部控制率以及总生存率。[结果] 患者治疗后1周,CEA、SCC 和 CYFRA21-1三项肿瘤标志物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其中肿瘤标志物处于下降趋势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显著高于上升趋势患者(P<0.05)。心肺运动试验核心指标中,峰值摄氧量、峰值负荷功率、运动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CO2通气当量斜率、最低值显著提高(P<0.05);循环系统指标中,在极限阶段摄氧量和公斤摄氧量显著降低(P<0.05),静息阶段心率、极限及恢复阶段CO2通气当量明显提高(P<0.05);呼吸系统指标中,潮气末CO2分压在静息、热身、无氧阈、极限及恢复阶段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热身、恢复阶段的O2通气当量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患者其余各项心肺运动试验指标及静态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经多普勒超声(TDI)检查,治疗后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Em)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其余各参数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未发现有明显的心脏毒性。从开始放疗至放疗结束后1周,有17例患者发生放射性肺损伤,其发生率为16.50%(17/103)。103例患者局部控制率为56%,总生存率为75%。[结论] SIB-IMRT能有效降低食管癌患者CEA、SCC 和 CYFRA21-1水平,对患者的心肺损伤较小。  相似文献   
84.
目的:以普通话失语库的健康成人语料为对照,分析命名性失语症患者在3种话语任务中的话语特征。方法:选取命名性失语症患者和健康成人分别为失语组和对照组各12例,2组受试者均进行简易精神状态(MMSE)和西方失语症成套测试(WAB)评估,收集单图描述、组图叙事和命题故事3种任务中的多媒体语料,应用计算机语言分析软件(CLAN)分析总句数、单词型话语均长(WMUL)、形次比移动均值(MATTR)、语速和命题密度5项参数,并对词性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失语组MMSE评分和AQ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方差分析显示组别和任务无交互作用,组别主效应中失语组WMUL、MATTR、语速、命题密度4个话语参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任务主效应中,命题故事中的总句数和命题密度产出均高于单图描述和组图叙事(均P<0.05),且语速高于单图描述(P<0.05);t检验显示单图描述中失语组在WMLU、MATTR、语速和命题密度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组图叙事中失语组在总句数、MATTR和语速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命题故事中失语组在WMLU、MATTR和语速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各任务的词类在2组间有不同的分布模式,失语组在组图叙事的名词、动词和副词产出都显著偏少,其单图描述的名词、代词和介词产出显著偏多,其命题故事的代词产出显著偏多而介词相反。结论:命名性失语的语速和词汇多样性在各任务中均低于对照组。基于健康成人对照可分析命名性失语者在不同任务中的词类分布特征,在汉语失语库基础上进行话语分析,可以为失语症评估和治疗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85.
目的系统综述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进展。方法检索相关文献,从中分析转子问骨折手术治疗方法的发展历史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结果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从非手术到手术内固定、关节置换、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仍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结论手术内固定,尤其是股骨近端髓内固定装置(PFNA),是目前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主流方法,但是随着内固定材料及人工关节的个体化设计的发展.骨科医师结合骨折类型、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时将有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86.
目的 研究小窝蛋白-1(Cav-1)在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以及白藜芦醇抗炎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LI组、ALI+白藜芦醇干预组、Cav-1过表达的ALI组、Cav-1过表达的ALI+白藜芦醇干预组,每组10只。采用脂多糖(LPS)气管滴注复制小鼠ALI模型,尾静脉注射GV287-Cav-1过表达载体复制Cav-1过表达小鼠,白藜芦醇腹腔给药干预小鼠ALI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取肺组织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av-1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提取小鼠血清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 过表达Cav-1能促进ALI小鼠释放更多的TNF-α、IL-6(P?<0.05),白藜芦醇能降低Cav-1蛋白的表达水平,改善ALI,抑制TNF-α、IL-6的释放(P?<0.05),减轻肺组织炎症损伤。结论 白藜芦醇可能通过抑制Cav-1的表达起到对小鼠ALI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7.
王天鹏  蒋成行  胡升安  胡朝洲 《广东医学》2020,41(21):2205-2208
目的探讨联合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D-乳酸及D-二聚体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腹痛患者93例,其中32例为通过腹部血管B超、CTA或DSA确诊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61例患者为对照组。检验93例患者入院就诊后I-FABP、D-乳酸及D-二聚体水平。对照两组间I-FABP、D-乳酸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I-FABP、D-乳酸及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I-FABP、D-乳酸、D-二聚体水平及三者联合在诊断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患者形成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10(95% CI 0.719~0.902,P<0.001)、0.806(95% CI 0.707~0.904,P<0.001)、0.695(95% CI 0.584~0.806,P=0.002)、0.918(95%CI 0.850~0.985,P<0.001)。结论I-FABP、D-乳酸及D-二聚体对早期诊断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患者有临床意义。三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早期诊断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的特异性及敏感性。  相似文献   
88.
程晶晶  吴祎群  李育 《浙江医学》2020,(10):1030-1033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频次对早期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ACLF患者43例,分析每次血浆置换前后肝功能、凝血功能、电解质相关的各项指标的变化,同时记录置换频次和每次的置换量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患者经1~5次血浆置换治疗后好转率为72.09%,补充血浆量为(2304.73±361.45)ml/次。第1次血浆置换可明显降低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水平,改善凝血功能;连续2次血浆置换后,肝功能各指标均明显改善。连续3~5次置换过程中,肝功能、凝血功能有所波动,可基本维持第1次血浆置换后的水平。结论连续血浆置换能缓解早期ACLF病情恶化,能持续改善患者肝功能和凝血功能,但对各项指标的影响并非同步,每次置换前后应进行评估,结合临床表现及时调整置换频次,以实现精准输血。  相似文献   
89.
王林红  陈云芳  陈建萍  杨帆 《浙江医学》2020,42(22):2421-2424
目的观察附加使用生物活性疏水树脂层增加一步法通用型粘结剂粘结强度的效果。方法选择3种商品化的通用型粘结剂(UA)为研究对象,分别为G-PremioBond(GP)、ScotchbondUniversal(SB)、ClearfilMegaBond2(MG2)。疏水树脂为BZF21。将32颗健康无龋坏的第三磨牙随机分成4组,GP组、GP+BZF21组、SB组、MG2组。每组8颗,其中6颗用于微拉伸试验,2颗用于观察树脂-粘结剂-牙本质界面。通过微拉伸试验、扫描电镜分析其断裂模式和界面结构来评价其粘结强度。结果微拉伸试验显示,GP组、GP+BZF21组、SB组、MG2组粘结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BZF21组、SB组、MG2组粘结强度均大于GP组(均P<0.05),GP+BZF21组与SB组、MG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P组中大多数断裂发生在粘结层,而GP+BZF21组中大部分断裂发生在树脂层、牙本质层或者两者混合失败。界面结构显示GP+BZF21组的树脂突相较于GP组更长更多。结论在一步法UA上附加使用生物活性疏水树脂层,可以显著提高其粘结效果,扩大临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0.
谢永魁  谭延斌  徐敏  朱翔 《新医学》2021,52(9):672-676
目的 探讨MRI联合多排螺旋CT(MDCT)检查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甲状腺外侵犯(ET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进行手术切除的PTC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非ETE组(46例)和ETE组(34例)。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行MRI常规检查、动态增强扫描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扫描,获得表观弥散系数(ADC)、分布扩散系数(DDC)及拉伸因子(α)值。结果 ETE组患者ADC、DDC及α值均低于非ETE组患者(P < 0.05)。ETE组患者PS/ES值低于非ETE组患者(P < 0.05),△CT值高于非ETE组患者(P <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DC、DDC及α值诊断PTC患者发生ET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5、0.895和0.759,三者联合诊断PTC患者发生ETE的曲线下面积为0.951,灵敏度为85.00%,特异度高达92.50%;而PS/ES和△CT值诊断PTC患者发生ET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3和0.840,两者联合诊断PTC患者发生ETE的曲线下面积为0.901,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85.00%。MRI联合MDCT指标诊断PTC患者发生ETE的曲线下面积为0.982,高于MDCT指标联合及各单独指标检测。结论 术前MRI检查测量的ADC、DDC、α值及MDCT检查测量的PS/ES、△CT值,均可作为评估PTC患者有无ETE的参考指标,其中MRI联合MDCT指标诊断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