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72篇
  免费   3685篇
  国内免费   710篇
耳鼻咽喉   140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234篇
口腔科学   166篇
临床医学   2067篇
内科学   730篇
皮肤病学   157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156篇
外科学   1107篇
综合类   8017篇
预防医学   920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1592篇
  14篇
中国医学   8987篇
肿瘤学   351篇
  2024年   630篇
  2023年   1711篇
  2022年   1171篇
  2021年   1144篇
  2020年   1133篇
  2019年   1210篇
  2018年   1488篇
  2017年   780篇
  2016年   917篇
  2015年   1137篇
  2014年   1937篇
  2013年   1609篇
  2012年   1871篇
  2011年   1884篇
  2010年   1679篇
  2009年   1444篇
  2008年   1352篇
  2007年   1089篇
  2006年   5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以绝经后老年妇女多见,是由于骨代谢平衡的失调,主要是破骨细胞呈现活跃的状态,使得骨吸收大于骨的形成,从而出现一种负平衡状态,最后导致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临床主要表现为骨痛和骨折风险增加,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出现死亡。  相似文献   
92.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LEAOD)是血管外科常见病,属于下肢缺血性疾病,是以下肢大中动脉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肢体缺血综合征,以患肢末端发冷、麻木及间歇性跛行、静息性疼痛为主要表现,严重者伴有坏死感染。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目前,国内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发病率在60岁以下人群中为3%,70岁以上人群中则增至20%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本病临床治疗效果欠佳和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3种常用化疗药对正常大鼠血清胃泌素及D-木糖醇浓度的影响。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ETX组、5-Fu组和THP组,检测胃泌素及D-木糖醇浓度等指标。结果:3组化疗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正常大鼠用ETX、5-Fu和THP,血清胃泌素及D-木糖醇浓度明显减低,从临床表现、胃肠功能方面提示3种常用化疗药可导致正常大鼠脾虚证的发生。  相似文献   
94.
通过对导师临床经验的系统学习;结果:导师在肿瘤病因认识上的“内虚邪凑”观,病机上的“正虚邪实”,“虚实错杂”;病症上立足于天、地、人这一中医特有的“天人舍一”的辩证思维,体现在治则上,始终坚守辩证论治这一中医特色,同时不忘汲取现代中药药理学的研究结果,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适当地加用具有针对性强的中药,达到辩证论治与审因施治的结合,辩证论治与辩病治疗的结合,疗效得到提高,也颇具创意,很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95.
蔡岗丽 《海峡药学》2010,22(1):132-132
目的观察生血养心中药配合强的松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强的松加生血养心中药治疗。舛照组单用强的松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血养心中药配合强的松治疗ITP可显著提高疗效。且效果巩固。  相似文献   
96.
汪明德主任医师治疗崩漏有其独特的理论和用药。主张崩、漏分治:暴崩者止血截流为急务;漏下者虚实分治。  相似文献   
97.
目的:从现代药理学角度阐述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功效.方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全文数据库(VIP)等,分析1989~2007年期间与何首乌功效与药理相关文献,归纳汇总何首乌的中药功效及现代药理学研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1]何首乌药理作用与其性味归经功效有相合之处.何首乌性温味苦涩,温能补肝,苦能补肾,收敛精气.与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主要有:"久服延年不老"与延缓衰老;"入血分,消痰毒"与调节血脂;"止心痛,益血气"与抗心肌缺血;"调气血,泻肝风"与抗动脉粥样硬化;"专入肾,益精髓"与提高学习记忆;"补肝肾,入肝肾脾经"与增强免疫等.[2]与何乌"乌须发"功效相关的药理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3]生何首乌、制何首乌功效不同,药理研究应根据其功能主治加以辨别.结论:何首乌现代药理研究与其性味归经功效有一定的相吻之处,这为合理阐述何首乌的中药药性理论提供依据,并为何首乌进一步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血栓前状态又称血液高凝状态(PTS),是指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纤溶系统等发生改变,引起有利于血栓形成的病理状态。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血管性疾病的原因和机制虽复杂,但其中血栓前状态起着重要作用,控制血栓前状态是防治血管病变的关键,也是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今选择诊断血栓前状态的重要参数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g)以及全血粘度作为观察指标,了解红花黄色素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血栓前状态治疗前后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
揭乐琴  陈洪宇 《光明中医》2009,24(7):1408-1409
IgA肾病是肾小球系膜病变的一个特殊类型,基因多态性可能与IgA肾病的产生和发展有关.研究较多的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子宫球蛋白基因多态性、细胞因子多态性等,本文就近年来IgAN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00.
从脾肾论治化疗后潮热汗出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蓝继  林胜友 《光明中医》2009,24(1):53-55
目的:从脾肾论治肿瘤患者化疗后潮热汗出等症状.方法: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门诊及病房化疗后出现潮热汗出症状者共10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予西药调节免疫功能药物(乌苯美司)加改善自主神经功能药物(谷维素)治疗,治疗组(55例)在同对照组西药调节免疫功能基础上加用益气健脾补肾中药汤剂,对症状改善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果:从脾肾论治可以明显改善肿瘤病人化疗后潮热汗出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