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对介入术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9例患者通过严密观察,及时进行急救处理。结果均抢救成功,病情得到满意控制。提示在心脏介入术中,全面协助医生早期诊断,积极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干预是急性心脏压塞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2.
33.
3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及术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固相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50例AMI患者发病后6~12小时(PCI术前)、术后24小时、48小时、72天、5天、7天、14天及25例对照组术前TNF-α与hsCRP浓度;将AMI组分为3个亚组:无并发症组、并发症组和死亡组。结果AMI组术前血浆TNF-α和hsCRP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NF-α分别为(119.4±67.58)ng/Lvs(19.64±7.55)ng/L,hsCRP(1.43±0.93)mg/Lvs(0.52±0.16)mg/L(均P〈0.01);在3个亚组中,TNF-α和hsCRP均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病情越严重,升高的峰值越靠后,至术后14天无并发症组和并发症组均已下降到术前水平,而死亡组仍高于术前水平,3组的组间、不同时点以及组间和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MI患者血浆TNF-α与hsCRP浓度明显升高,其峰值延迟甚至持续不降提示病情严重,二者同时测定可作为判断AMI患者急诊PCI术后近期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g)与冠心病(CHD)类型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经冠状动脉造影的195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158例)与健康对照组(37例),其中冠心病组又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6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8例。再将冠心病组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54例,双支55例,和三支病变组49例。应用Clauss凝固法测定195例全部入选者的Fg水平。比较各CHD类型及冠脉病变程度组间血浆Fg水平差异。结果Fg水平在正常对照组与SAP、UAP、AMI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随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Fg水平(g/L)分别为2.47±0.30、2.53±0.49、3.02±0.54和3.26±0.6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患者Fg水平(g/L)在冠状动脉病变不同支数中分别为2.66±0.54、2.98±0.54和3.22±0.69,3组间比较,单支与其他支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与多支病变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HD患者血浆Fg水平与冠心病的发展方向有关,随着斑块的不稳定呈现上升趋势,且与冠脉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6.
国产替罗非班治疗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高危组药物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UA)、急性心肌梗死(AMI)危险度分层高危组的患者83例,根据是否应用替罗非班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2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共30d内发生的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血管性死亡,新出现的心肌梗死、脑卒中、顽固缺血状态伴ST—T改变,出血并发症及血小板减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住院期间所观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所降低(15.7%比18.8%,P〈0.05)。两组严重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轻度出血比对照组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替罗非班在高危ACS治疗中可减少30d内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7.
38.
李影  闫鹏 《医学综述》2014,20(17):3122-3124
胰岛素受体底物(IRS)丝氨酸磷酸化是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一种时间依赖性生理反馈机制,代谢及炎症应激阻断其磷酸化进而导致胰岛素抵抗。诱导胰岛素抵抗的因素激活了包括抑制性κB激酶(IKKβ)、c-Jun氨基端激酶(JN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和p70S6激酶在内的激酶,进而导致失控的IRS丝氨酸磷酸化。因此,这些激酶是抗胰岛素抵抗的潜在药物靶点,IKKβ/核因子κB或JNK通路靶向治疗未来可能发展为糖尿病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9.
《抗感染药学》2019,(1):140-142
目的:探究参松养心胶囊与美托洛尔缓释片联用对冠心病老年患者伴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120例资料,按治疗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每组60例;单一组患者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单一组患者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用药4周后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8.33%)明显优于单一组患者(70.00%)(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单一组,但经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参松养心胶囊与美托洛尔联用治疗冠心病老年患者伴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单用美托洛尔的疗效,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固相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64例AMI患者血浆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和H-FABP浓度;同时选取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H-FABP采用两种检测方法:固相夹心酶联免疫法和胶乳比浊法免疫测定(LTIA).结果 cTnT、CK-MB、MYO、H-FABP(by ELISA)、H-FABP(by LTIA)和ECG(心电图)诊断AMI的敏感性分别为39.1%、59.4%、64.1%、68.7%、70.3%和54.7%,特异性为98.1%、71.7%、81.1%、77.4%、90.6%和92.5%.结论 对AMI患者的诊断,H-FABP (by LTIA)优于cTnT、CK-MB、MYO、H-FABP (by ELISA)和EC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