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32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48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44篇
  4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于提高急性心力衰竭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2年7月之前的54例患者为对照组(未对患者进行院前急救),之后的66例患者为实验组(对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后将2组患者经急救抢救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和抢救成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经分析比较,实验组抢救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经抢救后的总有效率高达94.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8.9%,且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院前急救措施可明显提高临床上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抢救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92.
Ⅲ型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内带膜支架隔绝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Ⅲ型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内带膜支架隔绝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介入治疗技术。该方法具有微创、恢复迅速等特点,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其围麻醉期处理要求较高,给麻醉医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共施行9例。现就其麻醉期处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3.
郭长英  宋艳  郭琳 《海南医学》2005,16(3):56-57
我们随机对2003年元月~2004年元月入院的3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成两组,术前进行心电图及肌钙蛋白T检查,术后定期进行血肌钙蛋白T测定,连续心电监护,观察其变化,进行分析和治疗。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肾移植急性排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ELISA法检测170例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IL-2R浓度。肾移植患者分为肾病组(n=27),慢性肾炎组(n=137),感染组(n=6),另设正常对照组(n=20)。结果:sIL-2R术后较术前明显升高者27例,分别为肾病组12例,慢性肾炎组9例,感染组6例,27例患者术后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临床证实为急性排斥者21例,余6例因感染引起,结论:血清sIL-2R浓度可以作为肾移植排斥反应早期诊断一个有实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总结风湿性心脏病围术期处理。方法 1990年~ 2 0 0 2年间 ,对 112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男 48例 ,女 64例。年龄 16— 69岁 ,平均年龄 3 6.2± 9.3岁。术前心功能Ⅱ级 44例 ;Ⅲ级 5 0例 ;Ⅳ级 18例。二尖瓣置换术 65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6例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术 3 7例 ,三尖瓣置换术 2例 ,二尖瓣闭式扩张分离术 2例 ,三尖瓣环缩术 10例 ,三尖瓣成形术 7例 ,2例行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所有患者术前用极化液 (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钾 )治疗 ,加强心肌保护 ,并注意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手术均在常规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术后给予强心和血管活性药应用。结果  112例术后早期存活 10 8例 ,早期存活率 96.4% ,早期死亡 4例 ,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左室肥厚劳损 ,左室舒张未期直径 >65mm者。晚期结果 :随访病人远期死亡 6例 ,随访时间 0 .9— 10 .4年 ,平均随访时间 6.1年 ,随访病人术后 5年、10年实际生存率分别为 93 .2 5± 1.3 4%、89.3 8± 2 .76%。原因为心衰及多脏器功能衰竭 ,抗凝过量出血 ,心律失常 ,人工瓣膜性心内膜炎。结论重视围术期处理是提高生存率 ,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6.
97.
2000年5月~2004年9月,我们运用自拟麻银合剂治疗肾移植术后并发肺炎,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8.
周强 《黑龙江医学》2012,36(4):261-263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水平测定在急诊呼吸困难鉴别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8-08~2011-09间,来本院就诊的急性呼吸困难患者118例的病历资料,分成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并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因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引起的急性呼吸困难患者N-末端脑钠肽浓度明显高于非CHF组患者(P<0.01);CHF组N-末端脑钠肽浓度在心功能不同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结论血浆N-末端脑钠肽对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总结心脏病围手术期危重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临床经验.方法 分析1998年6月至2007年1月我院46例应用IABP的围手术期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存活29例,死亡17例,死亡率37.0%(17/46).其中冠心病冠脉搭桥(CABG)围手术期应用32例,死亡9例,死亡率28.1%(9/32),CABG术前置入6例均存活;瓣膜置换围手术期应用14例,死亡7例,死亡率50.0%(7/14),1例单心室术后应用死亡.IABP使用时间16~210(76.5±16.6)h.结论 IABP是围手术期危重心脏病患者有效的救治措施,及时应用可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总结带瓣牛颈静脉补片在右室流出道重建中的临床经验和术后早期效果.方法 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16例患者应用带瓣牛颈静脉补片进行右室流出道重建.与同期手术行右室流出道重建使用自体心包组术后早期进行对比.结果 全组无死亡,术后3个月超声检查右室流出道通畅,4例有轻度反流.结论 带瓣牛颈静脉作为右室流出道重建的替代材料,具有易于获取、型号齐全、早期临床效果好的特点,但中远期效果仍待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