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7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99篇
耳鼻咽喉   14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66篇
内科学   251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104篇
综合类   657篇
预防医学   147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342篇
  5篇
中国医学   1199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目的探究血清胱抑素C(CysC)、降钙素原(PCT)和血红蛋白(Hb)在高血压肾衰竭患者体内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南京梅山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肾衰竭患者86例(高血压肾衰竭组),同期选取高血压患者80例(高血压组),健康者94例(健康组)。结果高血压肾衰竭组血清CysC和PCT水平显著高于高血压组和健康组,而血清Hb水平显著低于高血压组和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与健康组间CysC、PCT和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血清CysC、PCT和Hb在区分高血压肾衰竭组与高血压组和健康组的灵敏度分别为85.2%、78.8%、60.1%,特异度分别为94.4%、75.5%、73.5%;当联合血清CysC、PCT、Hb、尿素氮和肌酐在区分高血压肾衰竭组与高血压组和健康组的灵敏度91.5%,特异度95.6%。logistic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性别、BMI、糖尿病等因素后,血清高CysC和高PCT水平仍与高血压肾衰竭的发生相关。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ysC、PCT和Hb可能是高血压肾衰竭早期诊断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92.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相关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镇痛治疗的6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使用过程中患者呼吸、心率、血压及末梢氧饱和度波动情况。结果使用右美托咪定后,患者躁动症状明显好转;使用有创呼吸机患者必要时联合小剂量咪达唑仑或丙泊酚,无明显人机对抗,患者心率、血压波动情况较镇静前平稳。本组中有7例心率下降至<60次/分,降低给药速度后好转。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呼吸抑制作用。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泵入适量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镇痛,能减少患者躁动,降低颅内压,降低脑氧代谢率,抑制交感风暴,配合相关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胡须刺激对大鼠桶状皮质局灶性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18只雄性SD大鼠先行胡须依赖实验,训练达标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胡须刺激组。在显微镜下结扎右侧大脑中动脉2~3根分支构建大鼠胡须桶状皮质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胡须刺激组于缺血3 d后开始刺激大鼠左侧胡须。造模成功后3组大鼠再次行胡须依赖实验直至再次达标,记录各组所需实验次数,并于术后14 d应用超声多普勒检测缺血区周围的血流量,HE染色观察缺血脑组织形态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缺血区周围CD34的表达情况并测量微血管密度。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胡须刺激组能显著减少胡须依赖实验再次达标所需次数(P<0.01),提高缺血区血流量(P<0.01),改善病理组织学,提高缺血区周围CD34阳性细胞的表达,微血管密度增多(P<0.01)。结论:胡须刺激对大鼠桶状皮质局灶性脑缺血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与诱导CD34的表达上调,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流灌注有关。  相似文献   
94.
鼻硬结症较罕见,可能由硬结杆菌(Frisch杆菌)所引起,病变可累及上呼吸道的各个部位,最常发生于鼻前庭皮肤与鼻黏膜的交界处。镜下见在黏膜内有密集成片分化成熟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并可见Russell小体及散在、成簇或成片分布的米库利兹细胞。Rosai-Dorfman病很少累及鼻腔,病变的发生可能与病毒和微生物感染或与患者的免疫功能缺陷有关,镜下见病变主要由大量增生的浆细胞及组织细胞所构成,并可见组织细胞噬淋巴细胞现象(emperipolesis)。鼻硬结症易与Rosai-Dorfman病相混淆,作者对二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95.
《临床医学工程》2015,(12):1555-155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先用凸阵探头对腹盆腔进行全面扫查,观察阑尾形态、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然后用线阵探头观察阑尾管壁、腔内回声、有无结石及其大小、阑尾周围组织回声及腹腔积液情况。结果高频超声诊断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5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7例、阑尾周围脓肿2例,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7.6%,误诊率为1.2%,漏诊率为1.2%。结论高频超声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准确诊断,为临床采取相应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检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 Ag )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4例ACI患者作为脑梗死(A )组,检测治疗前后Fg、DD和vWF Ag变化;同期94例非血栓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B)组。分析三项指标对ACI的诊断价值。结果 A组治疗前血浆 Fg、DD和vWF Ag值高于B组(P<0.05),治疗后降低(P<0.05)。取Fg>4.5 g/L、DD>131μg/L、vWF Ag>142%为截断值,Fg、DD和vWF Ag诊断ACI的特异度分别为90%、78%和77%,灵敏度分别为21%、50%和82%,准确性分别为60%、65%和80%。结论检测血浆Fg、DD和vWF Ag对ACI诊断均有一定临床价值,以vWF Ag的准确性最高。  相似文献   
97.
刘洲君  刘超 《江苏医药》2015,(6):691-693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是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判断其活动性以及严重程度对于疾病的合理治疗有重要的意义。除了多个临床评分标准外,眼眶超声、C T 成像、M RI及闪烁扫描都有助于评估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活动性及严重程度,监测治疗反应。  相似文献   
98.
骨饥饿综合征(hungry bone syndrome,HBS)是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术后一种相对少见的并发症,最早于1948年由Albright和Reifen-stein报道,发生率约为13%-30%[1].临床表现为与低钙相关的神经肌肉激惹性增加,程度从轻度乏力到严重时出现肢体抽搐,甚至心律失常[2].  相似文献   
99.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滴;两组疗程均为7d。结果两组疗效有差异。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0.
目的验证复方薤白胶囊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痰热郁肺证的疗效,并对其安全性作出客观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试验,观察慢性支气管炎(痰湿阻肺证)患者共64例,其中试验组48例,对照组16例;试验组服用复方薤白胶囊2粒/次,同时服用空白模拟剂2粒/次,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芩暴红止咳胶囊2粒/次,每日3次,同时服用空白模拟剂2粒/次,每日3次,疗程均为10天。结果临床总体疗效:试验组临床控制率25.O%,显效率41.7%,有效率25.O%,愈显率91.7%;对照组临床控制率6.2%,显效率62.5%,有效率18.8%,愈显率87.5%。两组临床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疗效:试验组临床控制率8.3%,显效率50.0%,有效率37.5%,愈显率95.8%,对照组临床控制率6.2%,显效率50.0%,有效率37.5%,愈显率93.8%。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改善单项咳嗽、咳痰、喘息均有明显疗效,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复方薤白胶囊疗效确切,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与芩暴红止咳胶囊相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