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7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54篇
耳鼻咽喉   76篇
儿科学   74篇
妇产科学   62篇
基础医学   123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1847篇
内科学   531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101篇
特种医学   72篇
外科学   321篇
综合类   2797篇
预防医学   668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1087篇
  2篇
中国医学   157篇
肿瘤学   15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312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336篇
  2009年   507篇
  2008年   537篇
  2007年   497篇
  2006年   557篇
  2005年   696篇
  2004年   681篇
  2003年   465篇
  2002年   347篇
  2001年   279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258篇
  1997年   218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研究IL-10与IL-18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髓炎(EAE)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变化与作用。方法应用豚鼠诱导Wistar大鼠EAE模型,以豚鼠髓鞘碱性蛋白(MBP)与弗氏完全佐剂(CFA)免疫Wistar大鼠,在第11、18、25d处死大鼠,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IL-10与IL-18水平。结果EAE组的IL-10水平在疾病缓解期升高,IL-18的水平随着疾病的进展逐渐升高,在缓解期有所下降,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IL-10与IL-18在EAE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例1]男,62岁。因反复发热,皮肤黄染,皮肤紫斑20天,加重并精神异常1周,于1995年10月16日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呼吸、血压正常,谵妄,躁动不安,体检不合作。皮肤巩膜黄染,周身散在片状紫斑,口唇粘膜有血疱。实验室检查WBC5.6×109/L,Hb75g/L,Plt40×109/L,BUN8.5mmol/L;骨髓像示增生明显活跃,以红系中晚幼红为主,可见多嗜性点彩红细胞及红细胞碎片。诊断: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给予血浆置换5次,应用潘生丁、复方丹参、皮质激素等治疗,黄疸减轻,出血点减少,精神症状逐渐消失,但血小板…  相似文献   
993.
抗核抗体谱在风湿性疾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94.
我院自1975年~1994年食管癌切除术后发生乳糜胸31例,早期发生率为1.92%,保守治疗组及手术结扎胸导管治疗组病人的胸引流高峰期三天平均为450±220ml/天及960±230ml/天,二者有明显差别(P<0.01),认为胸引流量连续3~4天在800~1000ml/天以上又无下降趋势者,应及时手术治疗。自1991年以来,我们采取了综合预防措施,部分预防性结扎胸导管,其发生率明显下降为0.6%。  相似文献   
995.
患者,女,55岁。反复咯血丝学痰八个月,胸闷,不适一个月。  相似文献   
996.
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5例4年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雷公藤多甙、甲氨喋呤、柳氮磺胺吡啶、硫唑嘌呤及其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5例,随访4年,结果提示:(1)对大多数类风湿关节炎病例,单一的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是有效的,仅28%病例需要联合治疗。(2)基于类风湿关节炎的异质性,治疗方法应依据个体反应性而异。(3)雷公藤比其它慢作用抗风湿药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更有效。  相似文献   
997.
患。男,4岁。2月前发现患儿左眼前突.但视物清楚.未予重视。约10天后.患儿诉左鼻侧全塞感。起病以来无头痛.发热、呕吐、昏迷及出血现象。  相似文献   
998.
南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南方和北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比较,发现在男女比例、病程、脊柱和外周关节x线表现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而首发症状、主要体征、发病年龄、骶髂关节X线表现却很相似,对差异原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99.
对28例喉咽癌或颈段食管癌患者行胃(肠)咽吻合手术治疗,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5~10(6.93±5.16)h,术中失血(465.05±102.35)ml;术后恢复普通饮食20例,半流质7例,流质1例;发生并发症2例.提出胃(肠)咽吻合手术难度大、时间长、要求高,巡回护士术前需做好充分的物资和仪器设备准备;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尤其在用盐酸肾上腺湿纱布压迫食管止血时做好心率的观察;器械护士严格执行颈部手术区和腹部手术区器械分开使用,并贯彻无茵观念,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上界面影像在肺内孤立性结节(SPN)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SPN的界面影像表现,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5例,经抗炎治疗后病变消失的6例,诊断为良性肿瘤随访2年以上病变无变化的7例。所有病例均具常规螺旋CT(SCT)及HRCT资料。结果:良恶性结节界面模糊出现率分别为31%(13/42)和12.5%(7/56)(P<0.05);界面清楚分别为61.9%(26/42)和78.6%(44/56)(P>0.05);光滑锐利分别为26.2%(11/42)和1.8%(1/56)(P<0.001);细短毛刺分别为23.8%(10/42)和57.1%(32/56)(P<0.001);粗长毛刺出现率分别为23.8%(10/42)和8.9%(5/56)(P<0.05);索条征分别为19%(8/42)和3.8%(2/56)(P<0.05);锯齿征9例全部为恶性结节。结论:界面影像在不同性质的SPN中出现率不同,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HRCT有助于显示这些征象,应列为SPN的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