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3篇
  免费   418篇
  国内免费   288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143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1084篇
内科学   601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248篇
外科学   374篇
综合类   1410篇
预防医学   973篇
眼科学   49篇
药学   1002篇
中国医学   433篇
肿瘤学   1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286篇
  2012年   365篇
  2011年   406篇
  2010年   408篇
  2009年   463篇
  2008年   440篇
  2007年   472篇
  2006年   426篇
  2005年   423篇
  2004年   335篇
  2003年   391篇
  2002年   300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0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建立一种肠道病毒71型(EV71)病毒滴度快速测定法.方法 以TCID50法测定的EV71病毒样品作为滴度检测参考品,建立EV71病毒滴度的逆转录-荧光实时定量PCR测定方法.通过滴度参考品和待测病毒样品的Ct值计算待测样品中的病毒滴度,并对该检测法进行特异性、重复性验证.结果 所得检测方法可以用于EV71病毒滴度的快速检测.本测定法具有较好的线性,线性范围为lgTCID50 2.61~8.61,相关系数R2为0.9881;特异性和重复性较好,与TCID50法检测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变异系数(CV)<5%.结论 所建立的逆转录-荧光实时定量PCR法线性范围广,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特异性,可用于EV71样品病毒滴度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992.
目前抗病毒治疗主要靶向产毒阶段的病毒蛋白酶系统,而对于具有潜伏感染特征的病毒无效,因此能够靶向病毒基因组的抗病毒药物将是未来对抗病毒潜伏感染的研究策略.CRISPR/Cas9作为一种近年快速发展的基因编辑技术,在对抗病毒潜伏感染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如HIV、人致病疱疹病毒、HBV等.此文对其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总结了逃逸突变体的产生、脱靶效应、载体安全性等问题,以期为研制有效的抗潜伏感染病毒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制备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NP)单克隆抗体,为甲型流感病毒诊断试剂盒以及相关研究提供材料.方法 大肠埃希菌BL21 (DE3)表达NP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后取脾脏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筛选获得阳性细胞株,注射小鼠腹腔得到单克隆抗体,纯化后进行Western印迹法、ELISA法、细胞免疫染色和荧光法、双抗夹心ELISA法确定NP抗体的生物学特性,探索应用范围.结果 从Western印迹法、ELISA和细胞免疫染色法的结果可得知,抗NP单克隆抗体可以与免疫原特异性结合,也可以与H1N1、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NP特异性结合,具备检测流感病毒的能力.双抗夹心ELISA法进一步提升了抗体对抗原的检测灵敏度至128 pg.同时,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法观察到抗体可在细胞内显示NP从细胞核扩散到细胞质的过程.结论 制备的抗体成功检测H1N1、H3N2两种亚型的流感病毒,可作为用于流感防治的流感病毒诊断试剂盒的材料.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分析研究H5N6人禽流感病毒基因组序列特征,明确该病毒的分子进化及生物学特性.方法 从GenBank和GISAI中获取人H5N6分离株全序列,通过软件BioEdit7.0.9对各节段基因与其他相关毒株序列进行比对.用软件Mega 5.0,Neighbor-Joining法绘制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进化树,并全面分析病毒株的基因组序列特征、病毒进化及来源、传染性、致病性和药物敏感等.结果 H5N6病毒的基因组完全属于禽源特征,根据病毒进化及来源可分为两大类.HA基因都属于H5亚型的2.3.4.4进化支,NA基因都来源于H6N6亚型毒株,属于欧亚谱系.其余6段内部基因分别来自于H9N2亚型或H5亚型2.3.2.1进化支毒株.该病毒尚不能在人与人之间有效传播,呈现高致病性病毒特征,对奥斯他韦敏感,但部分毒株对金刚烷胺类药物耐药.结论 H5N6人禽流感分离株并不属于同一毒株,是由H5N1、H5N2、H6N6、H9N2等亚型毒株通过不同组合而重配产生,需加强对这类病毒及其宿主的监控.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总结老年患者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特点和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同期行瓣膜置换和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37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患者共搭桥74支,其中乳内动脉31支,大隐静脉43支.瓣膜病变中,二尖瓣合并三尖瓣病变19例,主动脉瓣病变3例,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合并三尖瓣病变15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3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16例,二尖瓣置换+主动脉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18例.术后死亡2例,1例死于低心排综合征死亡,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术后主要并发症:急性肾功能不全5例,术后二次开胸止血1例,胸骨愈合不良1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脑梗塞1例,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术后1、3、6、12月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均较术前显著缩小(均P<0.05);自术后3月起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EF)较术前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 细致的围术期管理是老年患者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和冠状动脉搭桥术成功及术后顺利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研究穿心莲内酯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3/IL-17轴的调控作用,以探讨其治疗U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提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后处理分成空白对照组、低浓度穿心莲内酯(10μg/mlAG)组、中浓度穿心莲内酯(20μg/mlAG)组、高浓度穿心莲内酯(30μg/mlAG)组。基于IL-23/IL-17轴,ELISA法检测IL-23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Th17细胞相关转录因子ROR-γt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法检测Th17(CD4+IL-17+)细胞亚群占CD4+T细胞比例及ELISA法检测下游促炎性细胞因子IL-17A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中、高浓度穿心莲内酯均能降低UC患者IL-23水平(P=0.000),降低Th17细胞亚群的比例(P=0.000)、Th17细胞相关转录因子ROR-γt表达水平(P=0.000)及相关促炎性细胞因子IL-17A水平(P=0.000),并且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 穿心莲内酯通过下调IL-23/IL-17轴,即下调IL-23水平,抑制Th17细胞分化,从而减少下游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起到抑制UC炎性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环状RNA(circRNA)是内源非编码性RNA,多数circRNA被发现可通过发挥微小RNA(miRNA)海绵功能来调控基因表达,此外某些circRNA也会被翻译或与RNA结合蛋白互作发挥作用。circRNA广泛表达于组织和体液中,其表达量的改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circRNA的环化特性使其对核糖核酸酶R(RNase R)稳定而不易降解。由于circRNA稳定、种类丰富、可特异性调控肿瘤发生、在体液中高表达,因此有望成为肿瘤相关的诊断、预后和治疗靶标。目前对circRNA的认识相对较少,其发生机制和功能尚未完全解析,circRNA的注释也有待充实。本文总结了circRNA的发生机制、生物学功能和在肿瘤研究中的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症状性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应用国产旋转式立体定向放射系统(伽玛刀)治疗经长期正规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的脑内有病灶的难治性癫痫20例。选择靶点:头颅MRI扫描确定病灶部位,并结合脑电图、脑电磁图、PET—CT等检查确定;适当扩展病灶外延1~2mm作为治疗靶点,靶点周边剂量10~13Gy,中心计量为20~26Gy。疗效评估采用国际抗癫痫联盟提出的疗效标准。结果20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3~42个月)。满意3例;显著改善9例;良好5例;效差2例;无效1例。显效率为85%。治疗后症状即开始缓解,治疗后症状稳定平均时间为4.1个月(0~11个月);未出现并发症。结论伽玛刀治疗难治性癫痫能够显著控制癫痫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对病灶明确的症状性难治性癫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研究雌二醇(E2)、孕酮(R4)对昆明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方法 小鼠经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后48 h,摘取卵巢获得未成熟卵母细胞,分别在单独含不同浓度的E2或R4的成熟液中,或在同时含有不同浓度E2和P4的成熟液中,进行体外成熟,并对经过E2和P4处理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结果 经15~16 h的成熟培养,各E2处理组的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虽然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它们之间无显著差异;各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48 h后,1000 ng/mL E2处理组的卵裂率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组和对照组,但各组的囊胚率之间无显著差异.各P4处理组的极体率和卵裂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是各处理组的囊胚率均极显著低于与对照组;两种激素协同处理组中[1000 ng/mL E2 1000 ng/mL P4]组的极体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而与对照组的极体率差异不显著.结论 P4对小鼠卵母细胞的后期发育能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E2却对小鼠卵母细胞的成熟及其发育潜力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可为阐明血吸虫病肝损害机制,延缓血吸虫病病程提供科学依据。初期的研究一般致力于阐明单纯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免疫机制和相应指标的变化,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年来,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相关因素研究的开展,并应用于实际检测和治疗中。现将近几年来在血吸虫肝纤维化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