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目的观察脆性髋部骨折患者3个月、1年及随访期总的死亡率并分析与死亡率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治疗且获得随访的286例年龄超过50岁的脆性髋部骨折患者资料,男100例,女 186例;年龄50~97岁,平均(77.09±10.65)岁。统计患者3个月、1年、随访期总的死亡率,并分析与死亡率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是否手术、受伤到手术时间、住院期间是否出现肺部感染、伤前合并内科疾病数量及种类。结果286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42个月,平均(21.42±9.88)个月,3个月累计死亡率为7.69%(22/286);随访超过1年的患者有231例,1年累计死亡率为16.02%(37/231);随访期累计总的死亡率为17.48%(50/28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死亡率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是否手术、受伤到手术时间、伤前合并内科疾病数量、住院期间肺部感染、伤前合并心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5.385,P=0.003)、是否手术(OR=21.217,P=0.000)、伤前合并内科疾病数量(OR=9.038,P=0.000)、伤前合并心血管疾病(OR=3.201,P=0.041)是影响脆性髋部骨折患者近期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脆性髋部骨折患者近期死亡率高,3个月时为7.69%,1年时为16.02%;多种因素与死亡率相关,其中年龄、是否手术、伤前合并内科疾病数量、伤前合并心血管疾病是影响脆性髋部骨折患者近期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伤后积极处理内科合并症,条件允许下尽早手术,可降低患者近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72.
目的通过研究双亲过敏病史及脐血IgE水平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探讨婴儿过敏性疾病的高危因素,为早期预防婴儿过敏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在禅城区中心医院产检的孕妇共161例,孕期行母血IgE、分娩后行脐带血IgE检测。同时对夫妇双方进行过敏性疾病问卷调查,出生后的婴儿进行为期4个月的随访,观察婴儿有无出现过敏性疾病。结果男方有过敏病史患者中,其妻子脐带血IgE较无过敏病史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妻子血IgE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S)。仅女方有过敏史患者中,其血IgE及脐带血IgE较无过敏病史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夫妻双方均过敏史患者中,母血及脐IgE较无过敏病史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方过敏病史患者中,共筛查出过敏新生儿37例(37.8%)。夫妻双方均有过敏史的患者中共有3例(30%)新生儿出现过敏表现。男方过敏病史患者中,共筛查出过敏新生儿16例(43.2%)。结论夫妻双方的过敏体质更易提高胎儿的过敏风险,其中与母亲的关系密切。新生儿过敏的发生时间主要在前2个月,主要以皮肤过敏为主。  相似文献   
73.
<正> 乔某,73岁,1988年2月2日入院。5年前无何诱因出现无痛性肉眼全程血尿,鲜红色,无血块,持续20天左右。近3年来又间断出现十余次血尿,且带有血块,每次亦持续20天左右。时常发生急性尿储留,经抗感染、止血、留置尿管等治愈。本次入院前20天,又出现血尿,量较多,有不规则血块,并有排尿困难。整个病程中无明显尿频、尿  相似文献   
74.
本文报道施行斜形或双联阴茎皮条埋藏法Ⅰ期尿道下裂修复术28例,手术成功率为89.3%.手术方法较为简便,适用于各种类型尿道下裂伴有阴茎弯曲者。文中讨论了手术注意事项;主张以留置导尿法代替膀胱造瘘术以减轻患者痛苦,且术后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75.
Ⅰ期尿道下裂修复术一般常用阴茎或阴囊皮肤成形尿道。其中应用阴茎皮肤的方法已有数种术式,但这些方法尚较为复杂。作者自1981年开始,已对16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较简易的术式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6.
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为了了解本院医师对抗菌药物的处方习惯,监测使用的合理性,发现其利用趋势,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我们采用WHO建议的限定日剂量(DDD)作为测量单位,以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技术指标,随机对我院1996年8月的门诊处方进行分析,对其中的抗菌药进行药物利用调查。 1 方法 资料来源 随机抽取本院除儿科及肠道门诊以外的各科门诊处方,凡其中有使用抗菌药物的,即作为本次药物利用情况的调查资料。调查项目如下:  相似文献   
77.
检测13例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塞(AMI),23例无糖尿病AMI患者的空腹血胰岛素和C肽水平,并与20例正常人作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均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合并糖尿病的AMI组更为明显.10例AMI患者4周后复查,血胰岛素水平有显著下降,提示胰岛素在AMI发病中有意义.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汽化电切术(PKVP)治疗高危患者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PKVP治疗高危患者BPH112例。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均有显著改善(P<0.01),无严重并发症。结论PKV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高危患者BPH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9.
目的:评价流式细胞术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抗原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和血清学分型法检测HLA-B27抗原并进行对比。结果:76例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阳性,血清学检测44例阳性。两种方法检测HLA-B27抗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流式细胞术可以作为一种检测HLA-B27抗原的可靠的方法,并且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80.
对32例不伴糖尿病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及20例对照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同时测定血糖、胰岛素、C肽、胆固醇及甘油三脂水平.结果提示EH患者存在糖耐量减低(46.7%)、高脂血症(50%)、肥胖(43.8%)、高胰岛素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