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21.
精神科较少见的一些病例报告郑节华林永清梁先锋周占榜马兆平高春花曹慧刘华李志民李姜宁刘跃高梁光庆张瑞云陈镇彬袁洪茂刘兴国朱爱华本刊编辑部综合编辑:再次综合精神科较少见的病例报告,计有11个单位,17位作者所写的12篇稿件,报道如下。一、一过性精神模糊郑...  相似文献   
22.
[目的]比较低频电刺激与放散式冲击波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1年2月—2022年6月对78例髌骨软化症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常规运动锻炼的基础上,39例采用电刺激治疗,另外39例采用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期和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临床治疗,无明显并发症出现。两组患者在治疗次数、间隔时间、不良反应、治疗耐受性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冲击波组治疗满意度VAS评分[(6.5±1.0) vs (5.8±1.1), P<0.05]显著优于电刺激组。所有患者均获6个月随访,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Kujala评分显著增加(P<0.05)。治疗6个月时,冲击波组疼痛VAS评分[(0.8±0.8) vs (1.3±1.0), P<0.05]和Kujala评分[(85.8±9.9) vs (70.7±9.4), P<0.05]均显著优于电刺激组(P<0.05)。[结论]放散式冲击波联合运动锻炼治疗髌骨软化症可显著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运动能力,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神经松动术在慢性下腰痛中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徐州市康复医院就诊的慢性下腰痛的患者40名,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蜡疗+干扰电治疗+运动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蜡疗+干扰电治疗+运动治疗+神经松动技术,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和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有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得分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均有提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得分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松动术在治疗慢性下腰痛中应用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 探讨基于中文版上肢技巧质量测试(Ch-QUEST)的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对偏瘫型脑瘫儿童上肢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4):5627-5628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早期脑梗死患者52例,患者入院后6h内即进行CT扫描检查,以获取早期脑梗死的患者CT影像。52例脑梗死患者中20例患者为主动脉血管脑梗死,约占38.46%,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病例为15例,占28.85%。52例早期脑梗死患者37例表现出CT影像异常,阳性率达71.15%。主要异常状态包括主动脉密度增大,豆状核边界不清,岛皮质边界模糊,脑沟狭窄,脑回不对称,脑室挤压变形等,其中13例患者(25.00%)表现出豆状核边界不清异常状态,9例(17.31%)患者表现出主动脉密度增大异常。早期脑梗死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主动脉密度增大、豆状核边界不清和岛皮质边界模糊。由于早期脑梗死的CT异常区域难以获取,需要临床医师认真检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医嘱依从性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的89例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得到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44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予以循证护理,对2组护理效果作比对。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后,达到了95.56%的满意率,比参照组患者的77.27%更高(P 0.05);且2组并发症发生率4.44%、15.91%比对,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展开专业护理时,予以循证护理的护理效果,比常规护理更明显,可在提升护理满意率的同时,有效防治并发症,实施循证护理可提高其医嘱依从性以及康复效果,可推荐。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正念训练配合虚拟环境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病人10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9例和对照组53例,干预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正念训练与虚拟环境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康复训练8周后观察两组病人的睡眠质量、抑郁状况、正念水平和偏瘫侧运动功能。[结果]康复训练后,干预组的运动功能评分(70.26分±7.51分)优于对照组(65.30分±10.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且两组病人在偏瘫侧运动功能等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干预组的睡眠质量、抑郁状况和正念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行为配合虚拟环境的康复训练方法可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人正念注意知觉水平,改善病人的睡眠质量,缓解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9.
徐惠祥  王明闯  王忠民 《新中医》2015,47(4):215-217
目的:观察慢咽灵胶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女性合并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更年期综合征女性合并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6例。治疗组服用慢咽灵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利咽灵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5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4%,对照组7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治疗组咽灼热感、咽部干燥、咽部发痒、咽部微痛、咽部有痰5个症状缓解优于对照组(P<0.01);咽异物感、时常干咳、有时恶心、讲话疲劳4个症状缓解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咽灵胶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女性慢性咽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可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平衡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46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3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传统运动疗法、作业治疗、物理因子治疗、虚拟现实技术训练等,实验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增加躯干核心稳定性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关节活动数据、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上肢部分(FMA-UE)、Fugl-Meyer平衡功能评测(FMA-B)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上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较组内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关节范围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UE评分、FMA-B评分和MBI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的FMA-UE评分、FMA-B评分和MBI评分分别为(40.93±8.27)分、(12.26±5.92)分和(70.92±11.56)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躯干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活动范围和平衡功能,进而有效地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