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目的探讨CT重建立体量化模式对小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无腹部病变的腹部CT增强及CTA患者,及86例肠梗阻患者,动脉期进行重建,引入三维模式,血管起始点为原点,腹腔轴位为x轴面,腹主动脉冠状位为y轴面,前矢状位为z轴面,并分别取肠系膜上动脉(SMA)距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分叉处1cm,5cm,10cm处的水平点为坐标点,设点为a、b、c点,分别测量三点与x、y、z轴面夹角,分析无腹部病变患者的正常值,并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无腹部病变的腹部CT增强及CTA患者测量数据与临床肠梗阻手术患者测量数据在X轴面及Y轴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轴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肠系膜上动脉CTA、后重建技术及引入的三维立体模式,可提高肠梗阻病因及位置的准确性,为临床及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手术治疗的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4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抗抑郁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认知干预、心理干预等护理。采用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测定和运动功能(FMA)评分,评价2组疗效。结果经过6周护理和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测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有助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关节腔内注射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择期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 组(0.25%罗哌卡因+0.25μg/kg右美托咪定);B 组(0.25%罗哌卡因+0.50μg/kg右美托咪定);C 组(0.25%罗哌卡因+0.75μg/kg 右美托咪定);D 组(0.25%罗哌卡因+1.00μg/kg 右美托咪定)。记录患者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等生命体征,术后24 h内的疼痛评分(VAS)、术后首次需要镇痛药时间、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4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h C和D组患者VAS 评分低于A、B 组,B 组低于A 组;C 和D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4 组时间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首次需要镇痛药时间C、D组长于A、B组,B组长于A组,C和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芬太尼用量C、D组低于A、B组,B组低于A 组,C 和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 和B 组未出现不良反应,C组出现低血压1 例、恶心呕吐1 例;D组出现心动过缓1 例、恶心呕吐1 例。结论关节腔内注射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其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呈浓度依赖性,综合考虑推荐其镇痛浓度为0.50 μg/kg。  相似文献   
74.
肺动脉高压(PH)是一类肺动脉压力超过一定限值的肺血管疾病,能够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同时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然而,PH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还没有完全阐明,但部分因素已被证实,如血管活性物质的失衡、免疫炎性反应、基因突变、非编码RNA等.该文主要通过查阅近5年的PH相关文献,对其发病机制作一...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比较3D腹腔镜与传统2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65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3D组31例(采用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2D组34例(采用2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盆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疼痛指数评分、术后住院天数、切缘阳性率、住院总费用,以及术后12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6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3D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短于或少于2D组(均P<0.05),但两组的术后盆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疼痛指数评分、术后住院天数、切缘阳性率、术后尿失禁发生率、住院总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传统2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相比,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艾瑞昔布对离体培养膝骨关节炎(KOA)关节软骨细胞活力、Ⅱ型胶原合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离体分离人KOA关节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模型组使用含5μg·L-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完全培养基进行干预、实验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使用10μmol·L-1艾瑞昔布进行干预。培养1,3和7 d后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力,培养7 d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Ⅱ型胶原表达量,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E受体蛋白4(EP4)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培养7 d后,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的MTT实验光密度值分别为0.41±0.05,0.33±0.05和0.47±0.05,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70±1.23)%,(40.26±3.12)%和(17.12±2.06)%,Ⅱ型胶原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40.34±8.70,121.00±10.21和152.16±9.35,COX-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45±0.04...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究胰岛素抵抗合并肥胖经苍柴调中汤结合沙格列汀治疗的效果及其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胰岛素抵抗并肥胖的门诊病人,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沙格列汀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苍柴调中汤结合沙格列汀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的变化情况以及腰围、体质量指数(BMI)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PG、2 h PG、HbA_(1C)指标比较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PG(5.39±1.59)mmol/L、2 h PG(8.37±1.51)mmol/L、HbA_(1C)[(6.37±1.6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83±1.72)mmol/L、(9.41±1.56)mmol/L、[(7.38±1.9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腰围以及BMI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腰围(100.13±7.08)cm以及BMI(27.83±1.02)kg/m~2明显低于对照组[(103.97±7.56)cm、(29.64±1.25)kg/m~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苍柴调中汤结合沙格列汀对治疗胰岛素抵抗并肥胖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糖代谢水平,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以及肥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分析改善母亲亲职压力提高脑瘫儿童康复效果的可行性。 方法 将2016年3—12月在连云港医院康复治疗的68对脑瘫儿童及其存在中重度亲职压力的母亲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儿童和母亲分别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和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实验组母亲加予心理干预,实验周期6个月。用SPSS 19.0分析比较实验前后母亲亲职压力和脑瘫儿童运动、语言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量表得分。结果 干预6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母亲的亲职压力明显降低(t=-7.051,P<0.001),脑瘫儿童运动、语言、ADL也明显改善(χ2=6.222、6.745、6.344,P<0.05)。结论 降低脑瘫儿童母亲的亲职压力有助于提高脑瘫儿童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含营养指标的肝癌放化疗患者不良反应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31例肝癌放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选取70%(162例)作为建模集,30%(69例)作为测试集,比较建模集放化疗后的相关资料,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放化疗不...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经支架联合负压抽吸(Solumbra)技术取栓后发生责任血管区颅内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1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采用Solumbra技术治疗的212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颅内出血转化组50例,未出血组16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计量资料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分析采用χ2检验,并检验危险因素对取栓术后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结果 出血转化组发病年龄、发病至介入取栓时间、手术总时间、支架取栓操作次数均高于未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75,95% CI:1.034~1.117,P=0.001)、取栓次数(OR=1.877,95% CI:1.309~2.692,P=0.001)是AIS患者Solumbra技术取栓后发生颅内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年龄、支架取栓次数及二者联合预测术后颅内出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0、0.69、0.85,其敏感度分别为68.0%、50.0%、86.0%,特异性分别为65.0%、86.0%、70.6%,年龄、取栓次数的截断值分别是67.5岁、2.5次。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的责任血管位置、低白蛋白血症及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入院高NIHSS评分显著相关(P<0.05)。结论 高龄AIS患者Solumbra技术下多次取栓可能增加术后颅内出血转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