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2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老年躯体疾病与抑郁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基层社区老年人躯体疾病患病情况;探讨基层社区老年躯体疾病与抑郁症的关联性,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某基层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并将自评健康、躯体患病以及健康恶化情况分别进行单因素的患病率分析.结果 躯体疾病患病率最高的前4位依次是:①视觉障碍(62.2%)、听觉障碍(47.0%)、高血压(40.1%)、慢性支气管炎(6.7%).②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情况.结论 ①基层社区老年人视觉障碍、听觉障碍、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等躯体疾病患病率较高,要加强防治工作;②具有患抑郁症因素老年人,应及早预防抑郁症发生.  相似文献   
42.
蒋玕玲 《药学研究》2016,35(2):108-109,114
目的 调查某院肝病门诊药房肝炎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并做出客观评估.方法 统计某院肝病门诊2014年7月~8月处方用药的主要品种、用量、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结果 从药理分类来看,以抗病毒类药物使用频度最高,护肝降酶类药物次之;以单品种药物分析,使用频度以阿德福韦酯胶囊最高,拉米夫定片次之.结论 某院肝病治疗药物仍以抗病毒药为主,免疫调节、保肝降酶为辅的联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诱导对老年腹腔镜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20年9月—2021年9月期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肝胆外科60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行全身麻醉诱导;对照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行全身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认知变化、围术期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在T3(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75.16±3.54)mmHg、心率(85.34±6.51)次/min较对照组(86.26±2.53)mmHg、(92.35±7.35)次/min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70、3.911,P<0.05)。研究组术后24 h的MoCA评分(21.91±1.83)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40,P<0.05)。研究组麻醉时间(101.12±10.79)min和意识恢复时间(9.46±1.96)min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2、3.945,P<0.05)。两组患者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究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造成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并分析患者生存预后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7年4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诊断及治疗的158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分为研究组53例(合并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与对照组105例(未合并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收集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术后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术后1、3、5年生存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患者全切、自体甲状旁腺移植、淋巴结转移、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未进行131I治疗占比均明显多,术后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低(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术后131I治疗、术后甲状腺激素等均为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未进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为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术后3、5年时,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生存率均明显低(P<0.05)。结...  相似文献   
45.
46.
方银兰  黄艳 《现代医院》2015,(2):105+107
目的探讨如何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消毒供应中心的不良事件,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比较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前后的干预效果。结果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后,消毒供应中心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由0.30%降至0.1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根本原因分析法能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是消毒供应中心有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索匹多莫德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1年10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皮肤科就诊的80例尖锐湿疣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及实验组(n=40)。对照组采用二氧化碳激光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口服匹多莫德联合二氧化碳激光的治疗方案。两组治疗时长均为2个月,随访半年。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变化状态和局部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 病毒载量,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6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低于实验组总有效率(95.0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4+、CD8+、局部HPV载量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水平均上升,CD8+水平、局部HPV载量均下降,且实验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实验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7.50%)稍低于对照组(20.00%,P>0.05),复发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率(22.50%,P<0.05)。结论 匹多莫德与二氧化碳激光联合治疗尖锐湿疣,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能够有效降低局部HPV载量,且通过提升患者机体的免疫水平使得随访复发率显著下降,具有在临床中推广运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7):3957-3958
选取50例CHD患者设为PCI组,实施PCI治疗。对患者术前、术后10min、术后3h、术后6h、术后12h以及术后24h的IMA、CK-MB、以及c Tn I的水平进行测定,其中,IMA升高的患者确定为PCI亚组,与同期的100例体检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有可能影响IMA升高的具体因素。PCI会诱导患者产生一过性急性心肌缺血症状,而IMA是反映心肌缺血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特点,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近3年收治的142例消化道肿瘤患者RDW-CV值的特点,研究其与贫血严重度、肿瘤TNM分期、患者Karnofsky评分以及低蛋白血症之间的关系。结果:伴有贫血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RDW-CV值明显高于无贫血患者,且与贫血程度呈正相关,肿瘤分期为Ⅲ+Ⅳ期或伴有低蛋白血症患者的RDW-CV值明显高于Ⅰ+Ⅱ期或血清白蛋白水平正常的患者,而RDW-CV值与患者的KPS评分无关。结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RDW-CV值与患者的贫血程度、肿瘤TNM分期以及是否伴有低蛋白血症有关,可间接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使用单个可膨胀融合器(B-Twin ESS)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0年1月由同一术者完成的21例共22个间隙使用单个B-Twin ESS固定融合术的病例,随访38~64个月,平均50个月,分析术前与术后随访时的JOA评分和椎间隙高度变化,用Suk标准评估椎间隙融合情况。结果 21例患者术前JOA评分为(11.6±2.9)分,末次随访为(26.6±1.5)分,末次随访时的JOA改善率为64.7%~94.4%,平均为86.4%,疗效均达到显效;术前病变椎间隙高度为(9.5±1.5)mm,术后1周为(11.5±1.3)mm,术后6个月为(10.0±1.4)mm,末次随访为(9.4±1.7)mm,术后6个月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9例(40.9%)达到坚固融合,13例(56.3%)达到可能融合,0例未融合患者。结论经后路椎间盘镜下使用单个B-Twin ESS固定一个椎节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远期症状改善率好,但融合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