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雌激素受体α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ERαc.454-351A→G多态性和ERc.454-397T→C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159例男性冠心病患者和159例正常男性对照者中,ERαc.454-351A→G和ERc.454-397T→C多态性的分布,并分析ERαc.454-351A→G和ERc.454-397T→C多态性下,冠心病发病率的变化规律。结果ERαc.454-351A→G和ERc.454-397T→C多态性与血压、血糖、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间没有显著联系。但ERc.454-397T→C多态性与缺血性心脏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有关,CC基因型人群患缺血性心脏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OR)显著高于其它基因型的人群。结论ERc.454-397的基因型中的突变纯合子(CC)发生缺血性心脏病和急性心肌梗死有明显的可能性大于其他基因型。ERαc.454-397T→C多态性可用于预测和分析不同个体患冠心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2.
患者男,82岁。因继发性癫痫于2002年10月21日开始服丙戊酸钠(VPA)0.3 g tid。两个月后逐渐出现行走时身体前倾、步幅小、步速快。2003年1月31日癫痫大发作。测 VPA血浓度33.60 μg·ml-1(正常参考值50-100μg·ml-1), 未达到治疗浓度。此后一个月内VPA剂量递增至0.4 g,tid, 复查VPA血浓度为50.82 μg·ml-1。后因听力减退、进食极少、极度消瘦虚弱、数次摔倒,于2003年6月17日入院。初步诊断:①重度神经性耳聋;②继发性癫痫;③营养不良;④  相似文献   
183.
微弹簧圈瘤腔栓塞治疗假性动脉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微弹簧圈(MC)瘤腔栓塞治疗兔颈总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TPA),评价其长期疗效。方法 在16只兔的右侧颈总动脉制作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将术后3-4周存留的12个TPA兔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MC瘤腔栓塞组,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栓塞治疗后3个月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做病理检查。结果 对照组3只兔未接受任何治疗,均死于TPA破裂出血。MC瘤腔栓塞组中4只兔闭塞全部瘤腔、4只兔闭塞大部瘤腔、1只兔发生MC脱入载瘤动脉。栓塞术后3个月复查DSA见4只全部瘤腔闭塞者仍完全闭塞,载瘤动脉通畅,局部解剖发现TPA原有结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团瘢痕组织。栓塞大部瘤腔的4只兔未发生进一步的栓塞,MC有再压缩现象,统计分析显示两者无前防止TPA破裂出血的治疗效果(P=0.029)。结论 采用MC瘤腔栓塞TPA可以达到完全闭塞瘤腔,保留载瘤动脉畅通的效果,瘤腔部分栓塞亦有防止TPA破裂出血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4.
十二指肠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腹内脏器损伤,约占腹部外伤的4%.由于十二指肠在解剖位置上的特殊性,损伤后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手术治疗也颇为棘手.统计我院近6a共收治各类十二指肠损伤13例,术前确诊仅5例,治愈门例,死亡2例,现就本组诊断及治疗情况谈一点体会,以期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与正确治疗.亚临床资料本组13例,男11例,女2例,年龄7岁~64岁.单纯十二指肠损伤8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5例,治愈门例,死亡2例.致伤原因:车祸伤5例,暴力挤压伤4例,吞服异物伤4例受伤部位:球部伤2例,降部伤3例,横部伤4例,升部伤4例合并伤…  相似文献   
185.
目的 探讨急诊早期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药物、毒物重度中毒的方法及应用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8例急性药物、毒物重度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Glasgow评分、住院天数、机械通气使用率、痊愈率、病死率及血液净化治疗的不良反应等.结果 患者初诊时Glasgow评分为(5.5±2.0)分,使用血液净化的时间为初诊后(2.1±0.7)h,使用血液净化次数(2.6±0.7)次,其中单用血液透析8例,单用血液灌流治疗52例,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10例,使用床边长时间肾脏替代治疗8例.痊愈出院65例(83.3%,65/78),自动出院10例(12.8%,10/78),死亡3例(3.8%,3/78).住院天数(5.4±2.5)d.结论 早期、积极、充分应用血液净化治疗、抢救重度中毒,可提高抢救成功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6.
摘 要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患者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腹部手术后肠梗阻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注射液0.1 mg,ih q8h。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 h后血清VIP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减压量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血清VIP水平、腹痛评分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胃肠减压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奥曲肽能显著降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血清VIP水平,可能是奥曲肽治疗肠梗阻的一个新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7.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04年5月实施根治性结直肠癌手术14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72例,传统开腹74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医疗费用、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近期和远期生存率等情况。结果:两组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间的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数目及2,5年总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术中出血、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体现了优势。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安全、有效、经济、与传统开腹手术的近、远期临床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88.
目的提高ICU病人监护信息采集的准确性、病人服务满意度及护理工作效率。方法应用ICU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病人信息、床位管理、医嘱处理、整体护理、电子病历、护理文书、科研统计、系统设置及效果评价。结果应用ICU管理信息系统后缩短了24 h护士书写文书时间,24 h护士床边护理时间明显延长,提高了护士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观察病情及时率和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P0.01或P0.05)。结论 ICU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改进了ICU综合管理模式,提升了护士救护能力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9.
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变异类型的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我院536例胆囊切除术者中发现胆囊管变异57例,占10.6%,其中男性21例,女性36例,年龄21~65岁.原发疾病: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20例,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35例,胆囊息肉2例.发生医源性胆道损伤4例.胆囊管解剖变异发现方法: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内镜逆行胆道造影(ERCP)、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术中解剖及术后T管造影等.  相似文献   
190.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用MTr比色法观察其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TUNEL染色法记数细胞凋亡指数,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结果塞来昔布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SMMC-7721细胞的生长,2、10、20及40mmol/L塞来昔布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0.78%、33.37%、48.57%和64.96%(P<0.01).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到细胞皱缩、核质浓缩、核碎裂以及凋亡小体形成等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示2、10、20及40mmol/L浓度下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44±0.34)%、(19.59±1.73)%、(29.04±4.18)%和(42.14±2.40)%,与对照组(2.13±0.17)%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塞来昔布能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亦能诱导其凋亡;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塞来昔布抑制人肝癌细胞生长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