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29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366篇
预防医学   37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23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目的:探讨改进外踝上穿支皮瓣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在解剖观测基础上设计以外踝上穿支升支为血管蒂,结扎其降支,在小腿外侧以腓动脉皮支穿出点连线为皮瓣轴线设计切取皮瓣,转位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本组14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面积7 cm×12 cm~16 cm×23 cm,穿支血管蒂长1.6~2.8 cm。术后随访6~18个月,皮瓣肤色与周围相近,略臃肿,外观较为满意,创区功能恢复好。结论解剖研究为临床外踝上穿支皮瓣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经改进的外踝上穿支皮瓣为足踝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种实用性新方法。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及三维CT引导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PRTTG)治疗三叉神经痛(TN)时产生心血管反应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38例原发性TN患者局麻下行立体定向及三维CT引导下PRTTG,术中全程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结果治疗TN 138例中,有16例患者在穿刺卵圆孔过程中出现心率和血压下降,所有138例患者在行射频热凝时均出现心率及血压的升高,经积极干预,无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等重大并发症。结论立体定向导航及三维CT引导下PRTTG,密切观察患者心电及血压变化,是减轻患者心血管反应、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患者使用气水式鼻腔清洗器冲洗鼻腔的效果。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鼻咽癌根治放疗患者,在放疗期间实验组采用气水式鼻腔清洗器冲洗鼻腔,对照组使用球囊式鼻腔冲洗器冲洗鼻腔,比较两组患者放疗期间鼻咽粘膜反应情况和放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放疗期间鼻咽粘膜反应情况及放疗并发症情况均较对照组为轻(p<0.05)。结论气水式鼻腔清洗器冲洗鼻腔能有效减轻放疗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4.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引起小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医学的高速发展,早产儿机械通气理念逐渐完善,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早产儿的病死率逐渐下降,但BPD发生率却有所增多且日渐受到重视。BPD发病机制主要是在肺发育不成熟的基础上,长期暴露于高氧环境下可引起肺损伤,再加上产前、产后的感染可引起促炎、抗炎因子的释放,以及损伤后血管化失调和肺组织异常修复。在治疗上无固定、完美的策略,目前常规治疗方法包括保护婴儿避免感染、适当的通气策略、液体控制、早期足够的营养;药物治疗主要为利尿剂、支气管扩张剂、皮质激素、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等,但效果仍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肢体软组织血管畸形合并巨大静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方法。 方法通过使用金属钢圈联合液体组织胶对5例肢体软组织血管畸形合并巨大静脉瘤进行栓塞治疗。对于复杂的动静脉畸形,使用组织胶充分栓塞异常血管团,阻断多支动脉供血以防止侧枝血管建立引起的复发。 结果5例肢体软组织血管畸形合并巨大静脉瘤栓塞后畸形血管完全闭塞,随访1~3年无复发。 结论介入栓塞治疗肢体软组织血管畸形合并巨大静脉瘤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可靠的方法,关键是尽量将静脉瘤完全填塞。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睛(99Tcm-MIBI)甲状腺亲肿瘤显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经超声诊断为甲状腺结节,且接受手术治疗获得病理诊断的患者,所有患者先进行99TcmO4-甲状腺显像,依据图像判断“冷结节”或“凉结节”,次日进行99Tcm-MIBI甲状腺亲肿瘤显像,包括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以早期显像或/和延迟显像原“冷/凉结节”部位出现异常摄取,判断为阳性。并以ROI技术测定结节部位99Tcm-MIBI的摄取T/N比值。对甲状腺癌结节按长径分组,计算各组的显像阳性率。以病理结果为标准,计算99Tcm-MIBI显像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甲状腺癌组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之间T/N比值的比较、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良性结节之间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T/N比值的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结节大小组别之间显像阳性率的比较,采用Chi-Square检验。结果:165例患者,手术后病理证实甲状腺癌97例,甲状腺良性病变68例,99Tcm-MIBI显像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灵敏度为84.5%(82/97),特异性为76.4%(52/68),阳性预测值为83.6%(82),阴性预测值为77.6%(52),准确度为81.2%(134/165)。在甲状腺癌,早期显像结节T/N比值(t=2.706 6, P<0.005)以及延迟显像T/N比值(t=2.398 1, P<0.01),均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甲状腺癌结节长径≥20 mm组阳性检出率74.1%,≥30 mm组为91.6%,长径≥30 mm组和20~29 mm组比较,阳性检出率未见显著性差异([χ2]=3.575 9, P>0.05),但20~29 mm组比10~19 mm组([χ2]=3.857 1, P<0.05)以及<10 mm组([χ2]=8.851 7, P<0.01)阳性检出率明显提高。结论:99Tcm-MIBI甲状腺亲肿瘤显像,对甲状腺结节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与甲状腺良性病变比较,甲状腺癌对99Tcm-MIBI的摄取更多。当甲状腺癌结节长径大于20 mm,诊断阳性率高,结节大小是影响甲状腺癌诊断灵敏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整合理论(ITHBC)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1日~2018年5月31日诊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其自愿及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ITHBC的护理干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自我效能[采用中文版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SSEQ)]及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IEF)]。结果:干预后,研究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SSEQ中活动功能、自我管理及总分,WHOQOL-BRIEF中生活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将基于ITHBC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可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分析不完全川崎病并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2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病例资料,将12个可能与冠状动脉损害相关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血浆白蛋白〈30g/L、发病年龄与冠状动脉损害存在相关性(P〈0.05),血小板计数≥450×10^9/L、发热天数≥10d与冠状动脉损害可能有关,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白蛋白〈30g/L、发病年龄均入选Logistic方程,Logistic方程为y=-0.116x1+0.463x2—1.641,血浆白蛋白〈30g/L对判定不完全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预后的贡献相对较大。结论不完全川崎病并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为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年龄,对相关指标的分析探讨有利于疾病的及早诊断和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6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面部外观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面部年轻化已成为整形外科中重要的研究项目.面部衰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皮肤本身的老化,软组织的萎缩、松弛、下垂,重力作用的长期影响及骨组织的吸收、退化等.此外,其还与年龄、营养、遗传、环境、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