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卢苇  钟少棠  刘驰云 《广东医学》2004,25(6):662-663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对胆囊内隆起性病变的超声图像改变。方法 观察 6 8例胆囊内隆起性病变超声特征及血流供应情况。结果 二维超声可显示病变形态、大小 ;CDFI在胆囊癌组病灶内显示为较丰富高速高阻型血流 ,良性病变组则显示较少或无血流信号。结论 超声显像对胆囊内良恶性病变诊断效果好 ,是一种无创性可重复和经济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2.
护肝颗粒冲剂对中重度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护肝颗粒冲剂对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82例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给予护肝颗粒冲剂10g,每日3次,联合常规护肝降酶药物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护肝降酶药物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组血清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CIV)、III型前胶原(PCIII)、层粘连蛋白(LN)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A、CIV、PCIII、LN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肝颗粒冲剂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53.
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病变。方法:观察38例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病变的形态及血流参数,并经诊刮或手术证实。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有效地诊断和鉴别诊断了内膜增生、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和萎缩性内膜;子宫内膜癌的阻力指数最低为0.35±0.03。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较为准确地检测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从而作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CR I)菌血症病原菌的细菌学情况。方法:对我院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GICU)内,近五年发生的CR I菌血症患者的静脉血、体内导管的尖端、中间段和皮下段各1cm长,及穿刺点部位皮肤分泌物,分别作细菌培养加药敏和定量分析的结果,作回顾分析。结果:采集标本105份,31份细菌培养结果阳性,检出病原菌38株,G 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57.89%(22/38);G-菌以绿脓杆菌为主,占36.84%(14/38),所检出菌株数与导管留置时间呈正相关,且具有多耐药性和较高耐药率。结论:CR I菌血症属医院内感染的一种,由其主要病原菌的特点,给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了参考依据。植管术中严格消毒、无菌操作及术后规范护理是预防的关键措施,拔除导管和以导管尖端为主的多种标本细菌学检查结果为依据的目标治疗,为主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性肺动脉高压(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开放、自身治疗前后对照的方法.选择临床缓解期的COPD合并PH患者19例,每晚口服辛伐他汀20 mg,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1 d及治疗第2、4、6个月末,行6 min步行距离(6MWD)试验及Swan-Ganz导管检查,主要观察治疗后各时间段6MWD及平均肺动脉压(mPAP)比治疗前1d改善情况.结果 辛伐他汀治疗第2、4、6个月末时6MWD分别为(188±17)m、(225±20)m、(231±21)m.与治疗前1 d[(179±17)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4,6个月末mPAP分别为(33±5)mm Hg(1mm Hg=0.133 kPa)、(32±5)mmHg,与治疗前1 d[(40±8) 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MWD和mPAP均以治疗第4个月末改善最显著.结论 辛伐他汀对COPD性PH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56.
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前后白细胞参数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放化疗或化疗对恶性肿瘤(除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液白细胞各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SysmexXT-1800I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液WBC、MEUT、LYMPH、MONO、EO、BASO参数;再用光学显微镜油镜下进行白细胞分类比较。结果白细胞各参数在未放化疗或化疗者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WBC、MONO、MEUT、LYMPH在已放化疗或化疗一个疗程结束后患者组与未放化疗或化疗者组及正常对照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已放化疗或化疗者MONO增多,而WBC、MEUT、LYMPH减少,表示骨髓受到抑制,应暂停治疗,避免感染。  相似文献   
57.
[目的]对脾胃系疾病PRO量表进行计量心理学考核,以考评量表测量结果的可信性、有效性.[方法]采集现场调查的201例脾胃系疾病患者和99例健康志愿者的数据,考核脾胃系疾病PRO量表的分半信度、克朗巴赫系数、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区分效度和可行性.[结果]整个量表的分半系数为0.881,生理、独立性、心理和环境各领域的分半系数分别为0.846、0.855、0.646、0.722.整个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43,4个领域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17、0.853、0.739、0.795.各领域积分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大于0.7.生理领域除早饱、腹中重坠感这2个条目外,各条目与其所属方面、领域的相关系数大于0.5;其余3个领域各条目与所属方面、领域的相关系数大于0.7.整个量表模型的拟合优度指数为0.950,4个领域的拟合优度指数分别为0.791、0.996、0.911、0.953.健康志愿者与脾胃系疾病患者总分及各领域得分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脾胃系疾病PRO量表是一个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的疾病专用量表,可操作性强,可用于中医、中西医结合脾胃系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58.
陈镇秋  胡锐明 《新中医》2004,36(5):60-6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对217例肩周炎患者采用手法治疗、中药疗法、压痛点局部封闭、功能锻炼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优136例.良42例,好转2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4.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双盲对比观察硬膜外麻醉与全麻下全髋置换手术病人围术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白细胞介素 - 6 ( IL- 6 )、白细胞介素 - 8( IL- 8)、白细胞介素 - 10 ( IL- 10 )水平的动态变化 ,分析手术麻醉对患者免疫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 30例 ASA ~ 级择期行全髋置换术的病人 ,按麻醉方式的不同随机分成硬膜外麻醉组及全麻组 (每组 15例 ) ,记录术中患者生命体征、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与输血量及不同时间 ,外周血清中 TNF-α、IL - 6、IL - 8、IL - 10水平。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均稳定。两组 TNF-α没有明显变化 ;硬膜外麻醉组 IL - 6在手术开始后 30 min及术毕明显升高 ( P<0 .0 5 ) ;IL - 8在术后第 1天达高峰 ,至术后第 2天仍高于正常 ;IL- 10在术后第 1天、第 2天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 ( P<0 .0 5 ) ;全麻组 IL- 6在手术开始后 30 min及术毕升高 ,与术前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 ,但明显小于硬膜外麻醉组同时点值 ( P<0 .0 5 ) ,IL- 8在术后第 1天达高峰 ,至术后第 2天恢复于术前水平 ;IL- 10在术后第 1天、第 2天水平较术前有所下降 ,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手术创伤可引起促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增加及抗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的不足 ,全身麻醉能更好地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  相似文献   
60.
参附注射液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颅脑损伤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参附注射液,每日3ml/kg,分3次,用0.9%氯化钠溶液1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连续使用10天;对照组单用0.9%氯化钠溶液,剂量、用法同治疗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同时观察GCS、GOS评分及语言与运动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GCS、GOS及语言功能与运动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