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1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51篇
内科学   80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97篇
综合类   482篇
预防医学   70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23篇
  2篇
中国医学   732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术在肾脏疾病中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5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46例肾内科住院患者,对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术。观察取材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病理结果。结果 46例患者中,取材成功率100%,其中42例(91.3%)1~2针取材成功,3例(6.5%)3~4针取材成功;术后,3例(6.5%)患者包膜下出现包膜下血肿,未经特殊护理,术后1周血肿吸收;2例(4.3%)出现肉眼血尿,2d内自行消失、1例(2.2%)患者因术前紧张,血压升高,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8例(17.4%)腰部疼痛明显,因长时间卧床所致,经按摩及定期翻身消失,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病理结果显示,lgA肾病17例(36.9%)、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4例(30.4%),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微小病变性肾病4例(8.7%),局灶增生型紫癜性肾炎、高血压病肾损伤、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各2例(4.3%),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损伤、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各1例(2.2%)。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术取材成功率及穿刺命中率均较高,并发症少,可获得多种病理结果,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效果及心功能、心电图检查结果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QTc间期、QPR波群时限及PR间期等心电图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组QTc间期、QPR波群时限及PR间期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对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肝脏生化功能及肝纤指标的影响.方法:60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以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以人工肝血浆置换法治疗,疗程均为两周,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肝脏生化( ALT、AST、TBil、CHE、Alb、PTA)及肝纤维化指标( PCⅢ、Ⅳ-C、LN、HA).结果:两组治疗后,肝脏生化及肝纤维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能更好地改善患者肝脏生化功能、逆转肝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64.
目的 建立人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成纤维细胞(SFs)-软骨-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模型,以骨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OASFs)作对照,探讨RASFs在RA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培养传代至第4代的RASFs/OASFs经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体(5-Brdu)标记后注入可吸收明胶海绵,与人的正常软骨一起移植入SCID小鼠背部皮下,第30天处死模型,剪取移植物和鼠双膝关节作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5-Brdu和Vimentin阳性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人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和人白细胞介素(IL)-6含量.统计学方法采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结果 ①2组血清中均可检测出人MMP-3,仅在RASFs组检测到1例IL-6.②RASFs组移植的软骨侵蚀程度(0.6±0.7与0.3±0.5)和软骨降解程度(2.3±0.8与1.7±1.0)较OASFs组有增高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RASFs组鼠膝关节的滑膜增生程度(3.1±0.8与1.7±1.0,P<0.01)和软骨侵蚀程度(1.6±1.7与0.6±1.4,P<0.05)均显著高于OASFs组.④在SCID鼠皮下、移植软骨处、鼠膝关节滑膜及骨髓中检测出5-Brdu及Vimentin阳性的SFs.结论 传代培养的RASFs在SCID鼠皮下存活并保持其侵袭性生长的特点,且能迁移至远处关节中诱发关节炎症.  相似文献   
65.
目的总结肋间动脉肋骨瓣移植钛板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肋间动脉肋骨瓣移植钛板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31例。结果31例术后随访12~36个月,其中30例术后13个月内均骨性愈合,脊髓受压症状治愈或明显好转,1例病灶迁延并出现局限性骨缺血坏死,经规范抗结核治疗后骨性融合。脊髓Frankel分级明显改善。结论重建椎体局部血液循环是增强结核病灶抵抗力、确保植骨融合的关键,肋间动脉肋骨瓣移植可显著提高胸椎结核愈合率。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采用"8"字树脂绷带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树脂绷带代替8字绷带外固定,保持患者持续的挺胸位,直到骨折临床愈合。结果随访5~12个月,骨折均愈合,肩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解剖复位32例,功能复位26例。结论树脂绷带有较好的韧性和恰当的硬度,质量轻,透气性好,容易操作使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阿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22年6月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50例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阿芬太尼组(50例)采用阿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舒芬太尼组(50例)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芬太尼组(50例)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比3组的麻醉效果及不同时刻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水平,记录麻醉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呛咳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麻醉苏醒期躁动(PAED)及苏醒期的儿童疼痛评估量表(CHEOPS)评分。 结果阿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的麻醉总优良率分别为100.00%、98.00%、98.00%,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8.00%、14.00%、16.00%,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维持后1 min,3组的心率、MAP水平较麻醉诱导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维持后30 min,3组的心率、MAP水平较麻醉诱导前明显降低,而阿芬太尼组高于舒芬太尼组及芬太尼组(P<0.05),舒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即刻,3组的心率、MAP水平较麻醉诱导前明显降低,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芬太尼组的麻醉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舒芬太尼组及芬太尼组(P<0.05),舒芬太尼组及芬太尼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期及苏醒期,阿芬太尼组的呛咳评分及呛咳发生率明显低于舒芬太尼组及芬太尼组(P<0.05),舒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芬太尼组的PAED评分明显低于舒芬太尼组及芬太尼组(P<0.05),CHEOPS评分稍低于舒芬太尼组及芬太尼组(P>0.05),舒芬太尼组及芬太尼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有利于维持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质量良好,并有效降低术中丙泊酚用量,减少呛咳及术后躁动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分析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并分析不同清扫范围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23例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型及其他临床资料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分析不同清扫范围对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淋巴结转移率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关(P>0.05);肿瘤直径越大、Borrmann分型、TNM分期越高及分化程度越低,淋巴结转移率越高(P<0.05);D2淋巴结清扫术在淋巴结转移率及3年、5年存活率方面均优于D1、D3清扫术(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的大小、Borrmann分型、TNM分期、分化程度密切相关。由于D2根治术较D1、D3根治术在预后有明显优势,且D3根治术损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胃癌D2根治术清扫范围较为合理,D3根治术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集束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态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病人住院号分为两组,单号延迟普通营养治疗组(PT组,21例),双号早期营养集束治疗组(JS组,21例).于营养治疗开始的第1、7、14天观察营养相关指标、 免疫功能指标和ICU住院时间,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JS组患者血清白蛋白、 前白蛋白、 血红蛋白与PT组比较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营养指标较治疗前亦明显升高(P<0.05).②JS组患者IgG、IgM、IgA、 外周淋巴细胞计数(TLC)与PT组比较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③JS组患者在ICU的住院时间比PT组减少约1天,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可出现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下降,规范的早期肠内营养集束治疗可改善病人营养状况,提高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索全程护理干预对于改善体检者健康体检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在2014年1月-2017年5月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体检者中选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体检者给予常规体检护理干预,观察组体检者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体检者在健康体检后的遵医行为依从性、健康认知评分等。结果在健康体检后的遵医行为依从性上,观察组为100.0%,对照组为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健康认知评分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体检护理服务中有助于提高体检者的健康认知水平,提高健康体检后的遵医行为依从性,有助于体检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