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206篇
内科学   75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科学   101篇
综合类   164篇
预防医学   70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88篇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评价磁共振多体素频谱技术在早期海马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单侧颞叶癫痫患者行常规MR及双侧海马区多体素频谱检查,测量双侧海马区域N-乙酰天门冬氨酸、胆碱、肌酸的信号强度,分析双侧海马区代谢物的分布情况。结果 1常规MR检查示4例单侧海马萎缩,4例诊断侧别不一致,20例海马形态学未见改变;2患侧NAA、NAA/Cho、NAA/Cr、NAA/(Cho+Cr)值较对侧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体素磁共振频谱技术能够早期发现海马硬化,进而可对癫痫灶进行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管事件、出血风险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5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3例和对照组68例。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常规予以吸氧、卧床休息,肠溶阿司匹林75~150mg/d口服,根据病情选用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拮抗剂及控制血压、血糖,调脂药物等。观察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0.6ml/次(如体重<60kg为0.4m1),2次/d,皮下注射,连续7d;对照组首先给予普通肝素5000U静脉推注,接着约1000U/h静脉滴入,维持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于60~85s或活化凝血时间(ACT)于250~300s,连续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缓解、心电图改善情况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24h缺血总时间、ST段下移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各项间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脏性猝死、轻度出血、服硝酸甘油情况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可明显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且更少发生出血事件,应用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预防神经外科PICC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3年1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前)行PICC置管患者154例设为对照组,2013年2月~2014年1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后)行PICC置管患者157例设为观察组,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分析神经外科PICC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结果: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神经外科PICC导管留置期间非计划性拔管中效果显著,有效地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主动管理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背景 甲硫氨酸能够促进DNA甲基化的发生,DNA甲基化参与疼痛的发生发展和维持。急性炎性痛是临床常见症状,控制不及时会转化成慢性炎性痛,外源性补充甲硫氨酸可能通过调节DNA甲基化参与调节急性炎性痛,改善患者疼痛症状。目的 本研究采用甲醛溶液诱导急性炎性痛模型大鼠,观察注射L-甲硫氨酸(L-MET)是否会减轻大鼠足底急性炎性痛并探讨其机制,以期为寻找新的疼痛生物标志物和开发理想的镇痛新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7年7月-2018年12月,将24只健康成年清洁级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0.9%氯化钠溶液+0.9%氯化钠溶液组)、B组(L-MET+0.9%氯化钠溶液组)、C组(0.9%氯化钠溶液+2 g/L甲醛溶液组)、D组(L-MET+2 g/L甲醛溶液组),每组6只。B组、D组腹腔注射L-MET,2次/d,总量不超过0.18 mg/kg,连续注射3 d;A组、C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C组、D组左后足足跖部皮下注射2 g/L甲醛溶液20 μl,制作甲醛溶液所致急性炎性痛模型,大鼠足部肿胀并会出现相应的抬足舔足行为视为模型制作成功;A组、B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全程记录给药后60 min大鼠行为学,并记录疼痛次数,每隔3 min为1个观察时段,共分20个观察时段。行为学检测结束后,将大鼠处死,取脊髓L4~L6之间脊髓组织,检测大鼠脊髓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及大鼠脊髓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1、DNMT2、DNMT3a、DNMT3b RNA水平。结果 A组、B组大鼠无明显不适异常反应;C组、D组大鼠出现躁动不安、注射足抬起不着地、舔咬或抖动注射足等反应,其疼痛行为反应呈典型的双相变化,从注射后即刻开始,持续3~5 min的急性疼痛时相(第一时相),5~10 min的静息期,随后出现可持续0~45 min的继发性疼痛时相(第二时相)。C组、D组大鼠各时间点疼痛次数均多于A组、B组(P<0.05);D组大鼠6~39 min疼痛次数少于C组(P<0.05)。B组、D组大鼠脊髓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高于A组(P<0.05);C组、D组大鼠脊髓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低于B组(P<0.05);D组大鼠脊髓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高于C组(P<0.05)。C组、D组大鼠脊髓DNMT3a、DNMT3b RNA水平高于A组、B组(P<0.05);D组大鼠脊髓DNMT3a RNA水平低于C组,DNMT3b RNA水平高于C组(P<0.05)。结论 L-MET对于甲醛溶液所致急性炎性痛模型大鼠具有明显镇痛作用,其机制与脊髓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以及DNMT水平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35.
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参与炎症反应、诱导细胞迁徙和归巢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且与神经的产生、内分泌及变性等均密切相关。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证明,CXCL12及其传导通路在缺血性脑卒中不同时期具有加重损伤及促进功能重建的双重作用,有可能成为预测缺血性脑卒中近期发作及预后的一个新的生物学指标,为脑卒中预防及治疗开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6.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慢性认知功能进行性下降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尿酸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可以有效清除体内部分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但是尿酸水平过高时,其还具有促氧化性质,导致氧化应激反应。血清尿酸对阿尔茨海默病究竟是保护因素还是危害因素存在争议。如何找到一个合适范围的血尿酸浓度,既能避免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又能延缓甚至于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患者,男,47岁,因"发现右耳下肿物1年"于2012年2月28日入院,患者1年前无意中发现右耳下一肿物,无疼痛,无口角歪斜,一直未采取治疗措施,1年来肿物无明显增大,仍无疼痛不适感,以"右腮腺肿物性质待查混合瘤?"收住院。入院后检查见右耳下可扪及一肿物,表面光滑,约4.5cm×3.0cm大小,质中等,边界清,口内检查见右腮腺导管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球结膜下注射雷帕霉素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FDM)的干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2~3周龄豚鼠80只(80眼),雌雄不限,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FDM组、雷帕霉素组、FDM+雷帕霉素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FDM组单纯缝合豚鼠右眼眼睑;雷帕霉素组于实验第1天、第7天豚鼠右眼球结膜下注射雷帕霉素50 μg;FDM+雷帕霉素组于实验第1天、第7天豚鼠右眼球结膜下注射雷帕霉素50 μg后再缝合右眼眼睑。记录各组豚鼠实验前及实验第7天、第14天的眼轴长度、屈光度;并取各组豚鼠视网膜行过碘酸-雪夫染色(PAS染色)及透射电镜检查,观察各组豚鼠视网膜形态变化;取各组豚鼠巩膜行RT-PCR检测巩膜组织中mTOR、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mRNA表达;利用Western blot 检测各组豚鼠巩膜组织中AKT、p-AKT、mTOR、p-mTOR的蛋白表达。结果 FDM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第7天、第14天豚鼠的右眼眼轴长度、屈光度增加,形成了相对近视;FDM组巩膜中MMP-2、α-SMA 的mRNA相对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增加,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FDM组豚鼠巩膜中mTOR mRNA和AKT、P-AKT、mTOR、p-mTOR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变化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视网膜变薄,各层结构排列紊乱、疏松。雷帕霉素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第7天、第14天豚鼠右眼眼轴长度、屈光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视网膜形态无明显变化。FDM+雷帕霉素组与FDM组相比,实验第7天豚鼠右眼眼轴长度、屈光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实验第14天右眼眼轴长度和屈光度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TGF-β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增多,MMP-2、α-SMA、mTOR 的mRNA和AKT、p-AKT、mTOR、p-mTOR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雷帕霉素球结膜下注射可延缓豚鼠FDM的形成,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节巩膜中的MMP-2、TGF-β1、α-SMA的表达而发挥作用的,且对正常豚鼠视网膜结构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在急性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PIO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30例急性PION患者进行双侧视神经的DTI及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分别测量双眼视神经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扩散系数(ADC)及VEP参数P100潜化期和波幅。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患眼及健眼DTI及VEP参数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并采用Pearson分析患眼视神经VEP参数与DTI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0例急性PION患者患眼视神经的FA及ADC分别为0.383±0.050、(1596.93±144.07)×10-6 mm2·s-1,健眼视神经的FA、ADC分别为0.636±0.080、(1197.80±93.09) ×10-6 mm2·s-1;与健眼相比,患眼视神经FA明显下降,ADC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53、11.54,均为P<0.01)。患眼与健眼VEP参数P100潜伏期分别为(135.38±7.51)ms、(96.76±6.35)ms,波幅分别为(4.79±1.15)μV、 (10.05±1.45)μV;与健眼相比,患眼VEP参数P100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67、-15.19,均为P<0.01)。患眼视神经DTI参数FA与VEP参数P100潜伏期呈负相关(r=-0.540, P<0.01),与P100波幅呈明显正相关(r=0.662,P<0.01);患眼视神经DTI参数ADC与P100波幅呈明显负相关(r=-0.711,P<0.01),与P100潜伏期无相关性(r=0.234,P>0.05)。结论 DTI能够早期发现急性PION患者视神经的弥散障碍,能够为其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自发性脱位于玻璃体腔的人工晶状体囊袋复合体经巩膜缝合固定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17-04/2019-06对自发性脱位进入玻璃体腔内的人工晶状体囊袋复合体8例8眼(研究组)采取23G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囊袋复合体巩膜缝合固定治疗。选取同期玻璃体晶状体切除术后行折叠人工晶状体悬吊手术10例10眼为对照组。术后7、30、60d随访两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角膜散光、IOL的偏心值与倾斜度和手术并发症。结果:研究组8眼人工晶状体囊袋复合体顺利经巩膜缝合固定,对照组10眼成功植入并缝合固定人工晶状体。视力:两组内术后7、30、60d裸眼视力和术前比较,均提高(P<0.05);两组术后7、30、60d矫正视力较术前无差异(P>0.05)。术后两组裸眼视力无差异(P>0.05),术后7d与术后30、60d裸眼视力有差异(P<0.001);术后7、30、60d两组矫正视力无差异(P>0.05)。术后7、30、60d两组患者眼压均正常(10~21mmHg),组内及组间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散光:组内比较:对照组术前与术后30、60d比较,研究组术前与术后30d比较,均有差异(P<0.05),散光值较术前增大;术后30、60d,对照组术后散光度均大于研究组(P<0.05)。IOL的偏心值与倾斜度:术后30、60d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脱位于玻璃体腔内的人工晶状体囊袋复合体采取23G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经巩膜缝合固定手术可以减少手术步骤,降低手术性创伤,较好恢复人工晶状体的位置和改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