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61.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与顺铂(CDDP)协同对T24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姜黄素(Curc,15μM)和化疗药物顺铂(CDDP,0. 4μM)单独使用或者联合使用处理T24膀胱癌细胞。对照组中加入不含任何干预剂的培养液。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Curc和CDDP对T24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半数抑制浓度(IC_(50));采用细胞划痕和穿透小室(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姜黄素联合顺铂对T24细胞迁移的影响;采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T24细胞中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神经钙粘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姜黄素组和顺铂组均能够明显降低T24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并可降低MMP-2、N-Cadherin、Vimentin蛋白的表达以及提高TIMP-2蛋白的表达。姜黄素和顺铂联合组可协同减弱T24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使得IC_(50)提高3. 4倍(P 0. 05),以及协同降低MMP-2、N-Cadherin、Vimentin蛋白的表达以及提高TIMP-2蛋白的表达。结论姜黄素联合顺铂可协同降低T24膀胱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案例情景教学在神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201 1年9月至2012年7月,在三峡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轮转的护理专业实习生153人作为教学对象,采用情景模拟训练结合案例回放进行实习教学.实习结束后对实习护生进行满意度调查及护生业务能力评价.满意度评价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实习护生业务能力采用基础操作考核(30%)、专科操作考核(30%)、专业理论考核(30%)及教师评价(10%),计算总成绩.数据录入Excel 2007,采用函数公式Countif及Count计算合格人数及合格率.结果 实习护生对案例情景教学评价较高,153(100%)名实习护生均认为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实习结束时实习护生基础护理操作考试合格率为98.69%(151/153),专科护理操作考试合格率为96.73%(148/153),专科理论考试合格率为100%,总成绩合格率为100%.结论 案例情景教学能够提高实习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动手能力,提高实习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脊髓圆锥髓内肿瘤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显微手术切除的脊髓圆锥髓内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2例,次全切5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随访648个月,症状明显改善8例,复发死亡1例,Mc Cormick分级:Ⅰ级6例,Ⅱ级2例。结论脊髓圆锥髓内肿瘤多为低级别胶质瘤或良性肿瘤。手术全切除较困难,但争取手术全切或次全切除可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64.
神经内镜治疗颅内病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科于2004年1月至2005年11月对41例颅内各种病变患者进行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经验和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27例,女14例,年龄6~61岁,  相似文献   
65.
微创钻孔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硬膜外血肿患者进行微创钻孔引流术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15例中有1例在引流中出血,注入凝血酶后血止住。1例出现硬膜下积液,没作任何处理,3周后吸收。15例患者均治愈,最短3d出院,最长12d出院。1例轻瘫患者出院后一月完全恢复。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钻孔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安全、创伤小,对一些血肿稳定,不需要减压的硬膜外血肿患者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更合适。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继发非动脉瘤性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67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发生非动脉瘤性颅内出血7例;其中6例出血位于动脉瘤同侧、1例对侧;3例行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3例保守治疗,1例行神经导航下血肿清除术;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3例,3~5分3例,死亡1例。与未发生出血病人相比,出血病人术前收缩压和术前血栓弹力图检测ADP抑制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非动脉瘤性颅内出血是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少见并发症,术后控制好血压、术前ADP抑制率较高病人谨慎使用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减少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颅内创伤性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颅内创伤性蛛网膜囊肿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开颅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术20例,囊肿腹腔分流术15例,并进行定期随访观察.结果 患者手术过程均较顺利.经过6个月至1年的随访,20例行开颅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术患者,11例囊肿完全消失,7例囊肿体积明显缩小,2例无改变;15例行囊肿腹腔分流术患者,8例囊肿完全消失,6例囊肿体积明显缩小,1例无改变.9例伴有癫痫发作的患者,4例症状控制满意,3例症状有改善,2例症状无改善.结论 对有临床症状的颅内创伤性蛛网膜囊肿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开颅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术和囊肿腹腔分流术都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ALCPS治疗对TH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TH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LCPS组和VPS组,ALCPS组给予ALCPS治疗,VPS组给予VP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并发症、ADL得分和NSE、S100β水平。结果 ALCPS组术后血清NSE、S100β水平明显低于V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LCPS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V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LCPS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V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LCPS组术后3、6个月ADL得分明显高于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ALCPS治疗可有效降低TH患者血清NSE、S100β水平及并发症发生风险,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采用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经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12例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均为单一瘘口,其中瘘口位于胸段10例,腰段2例。顺利夹闭瘘口,无脑脊液漏,未发生切口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术后随访6个月,12例症状均缓解;术后Aminoff-Logue残疾量表评分[(3.9±1.6)分]较术前[(6.6±2.1)分]明显改善(P<0.05);术后X线检查未发现脊柱不稳定情况。结论 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瘘口封闭效果好,不易复发,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  相似文献   
70.
目的 为临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留置胃管提供一个最佳时机,以期把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降到最低.方法 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按照伤后留置胃管的时间分成2组,实验组30例为重型颅脑外伤6 h内入院立即留置胃管,对照组30例为重型颅脑外伤后24 h留置胃管,2组患者的基础治疗和护理均相同,对2组患者的胃液pH值、胃液隐血试验阳性率,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等方面作统计学处理和对比分析.结果 2组患者的胃液pH值、胃液隐血试验阳性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病死率分别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受伤6 h内入院立即留置胃管,能最大限度地预见此类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