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5 毫秒
31.
目的探搜在甲状腺激素检测正常范围内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值与白蛋白尿的关联性。方法搜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6例T2DM患者病历资料,按照尿白蛋白/肌酐比≥30 mg/g定义为白蛋白尿,所有患者分成白蛋白尿组55例,非白蛋白尿组111例,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剖析FT3与白蛋白尿之间的关联性。结果白蛋白尿的检出率为33%。与非白蛋白尿组相比,白蛋白组中年龄、糖尿病病程、治疗年限、收缩压、腰围、臀围、肌酐、尿酸、空腹血糖、超氧化物歧化酶、FT3均有显著差异(P 0. 05)。logistic回归剖析显示:FT3与白蛋白尿患病危险呈负相关,未纠正任何因素时P值为0. 026,而纠正性别、年龄、病程、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混杂因素后P值为0. 027。结论FT3值下降是白蛋白尿患病的独立风险要素,尤其是在甲状腺激素检测非异常的T2DM人群中。  相似文献   
32.
标本兼顾论治糖尿病胃轻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机是以脾胃虚弱为本,以寒、热、湿邪为标。此病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急性期辨证分型为:湿热中阻、脾胃虚衰。缓解期辨证分型为:脾虚胃热、胃阴不足、脾虚湿困。治疗上急性期注重治标兼顾其本,主要针对治疗呕吐、胃胀等严重症状;缓解期则辨证用方除其本,辨证加减治其标,巧用药对顾兼症。临床实践发现,缓解期以脾虚胃热,寒热错杂证最为常见。临证还需结合患者血糖情况,把握整体。  相似文献   
33.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多种病因相互交织的结果,刘怀珍认为脾虚肝郁、痰瘀内阻为其主要病机,病位主要在肝、脾,与肾脏关系密切。"木之性主于疏泄……而水谷乃化""脾土虚弱……瘀而成痰",痰、湿、热、瘀互结发为本病。刘怀珍在研习经典基础上结合长期大量临床实践形成自己的一套治疗经验:从肝脾论治,从痰瘀论治,从肠道菌群论治。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载脂蛋白M(Apolipoprotein M,Apo M)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1∶1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每次15粒,每日3次口服;疗程为1年。观察患者HbA1c、FPG、2hPG、TC、TG、HDL-C、LDL-C、血清FGF21、Apo M水平;测定踝/肱指数(ABI)及下肢血管动脉内径。结果:治疗前两组在HbA1c、FPG、2hPG、TC、TG、HDL-C、LDL-C、血清FGF21、Apo M水平;测定踝/肱指数(ABI)及下肢血管动脉内径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踝/肱指数(ABI)及下肢血管动脉内径,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患者体内FGF21及ApoM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MBCT)治疗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的疗效。方法 将130例PMS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43例、MBCT组43例和针刺+MBCT组44例,其中针刺组和针刺+MBCT组各脱落4例,MBCT组脱落3例。针刺组取穴百会、神庭、命门、腰俞、腰阳关、关元、中脘、中极,根据穴位位置取仰卧位和俯卧位,每穴治疗各15 min,每周2次;MBCT组进行正念认知干预,每周1次;针刺+MBCT组在行针刺治疗的同时联合MBCT。3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经前期症状评定简表(shortened premenstrual assessment form,SPAF)评定PMS症状改善情况,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评定治疗前后状态焦虑(state-anxiety inventory,S-AI)和特质焦虑(trait-anxiety inventory,T-AI)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SPAF总分和情感因子、水肿因子、疼痛因子以及S-AI和T-AI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3组SPAF总分和情感因子、水肿因子、疼痛因子、S-AI和T-AI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MBCT组差值最大。结论 针刺联合MBCT较单纯应用针刺和MBCT治疗PMS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萆苓祛痛方(简称萆苓方)对糖尿病痛风模型大鼠肾脏高迁移率簇B1(HMGB1)、 FOXO3a及肾脏病理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40 mg/kg腹腔注射1次建立糖尿病模型。4天后关节腔注射5%尿酸钠溶液1次,诱导痛风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萆苓组(10 g/kg)、吲哚美辛组(5 mg/kg)、吡格列酮组(10 mg/kg),每组8只。另选8只SD大鼠为正常组。给药组给予对应药物灌胃,正常组、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共给药21天。21天后取肾脏,做肾脏病理,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HMGB1及FOXO3a变化。检测血糖(GLU)、血脂(TG、TC、LDL-C)、血尿酸(UA)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GLU、UA、TG、TC、LDL-C水平及HMGB1、FOXO3a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吲哚美辛组GLU及TG外,各用药组GLU、UA、TG、TC、LDL-C水平及HMGB1、FOXO3a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同时萆苓方组、吡格列酮组TG水平及吡格列酮组TC水平低于吲哚美辛组(P0.05),萆苓方组HMGB1、FOXO3a蛋白表达高于吡格列酮组(P0.05)。病理报告提示模型组肾脏病理损伤严重,而萆苓组的病变程度明显减轻,优于吡格列酮组和吲哚美辛组。结论萆苓方有良好的降糖、调脂、降低血尿酸的疗效,可减轻肾脏病理损伤,对糖尿病痛风引起的肾脏病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正>糖尿病患者会伴随有许多的并发症,例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等,都是大家比较熟知的。然而,糖尿病患者的口腔病变却鲜为人知。血糖升高会容易引起口腔疾病,而口腔疾病也会反过来影响血糖指数,使血糖升高,病情恶化。糖尿病患者为何易发口腔疾患1.糖尿病患者的唾液量减少,唾液内葡萄糖浓度升高,唾液pH值下降,使口腔的自洁力下降,口腔内环境改变,易引起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导致口腔发生多种  相似文献   
38.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慢性肾脏病变的重要类型之一,同样是糖尿病最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1]。其发病率逐渐上升,早期病变有逆转的可能,逐渐发展到临床肾病阶段则难以逆转,终末期肾病则需要透析或肾移植维持。在糖尿病的疾病过程中,预防、逆转或延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应用糖尿病并发症模拟体验对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及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患者44例采用入院后由专职省级糖尿病专科护士全面评估患者在家中的自我照顾和自我管理效能情况,填写日常生活自我照顾活动表(SDSCA)和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C-DMSES).入院后即选择下午患者不做治疗时带患者进行糖尿病并发症模拟体验活动,从眼部并发症到心血管、肾脏、神经、血管、骨关节并发症分别体验.至患者出院前再次填写SDSCA、C-DMSES量表并作体验前后评分比较.结果 经过并发症模拟体验后患者饮食管理、运动行为、血糖监测、遵医嘱服药、足部护理自我照顾能力评分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体验后患者自我效能除"能依医师处方按时服药"这一条目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各条目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糖尿病并发症模拟体验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改善患者饮食管理,运动行为,血糖监测,遵医嘱服药,足部护理的行为;帮助提高临床糖尿病教育效果,可以在糖尿病教育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利用复杂网络方法,分析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瘀证的用药配伍规律。方法:纳入标准以临床医师对证候的辨证为主,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13例、901次诊次。患者病历录入结构化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系统,"人机结合"式转化为可分析的数据,利用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研发的复杂网络分析算法和复杂网络分析系统进行中药配伍特点研究。结果: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显示了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瘀证核心处方药物的配伍规律以及随症加减化裁的网络关系。结论:验证了新安医学治疗消渴病的指导思想在临床中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